浅淡公路施工技术的分析

时间:2022-10-07 02:23:59

浅淡公路施工技术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公路施工技术的控制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中心环节,只有严把技术关,才能从基础上保证完工后公路的安全运营。本文便是对公路施工技术的全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土方填筑;排水系统;路面防护;软土地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high-grade highways in term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trol is to ensure that the central link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only strict technical clearance in order to ensure comple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highway. This article is high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Key words: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arthwork; drainage system; pavement protection; soft ground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猛,公路施工质量面临新的挑战。由于行车速度的提高,公路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荷载不断增大,使得现代交通对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路基施工的质量问题易导致路面早期出现龟裂、沉陷、翻浆等病害,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加大了养护成本。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使路基达到坚实而稳定,可为路面结构承受长期荷载作用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随着对公路路基、路面质量的更高要求,公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

1.路基土方填筑的施工技术

1.1 原地表处理:根据规范规定,清理后的地面及其基底压实度、地面横坡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除特殊要求要保留的植被和保留物外,在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树木,树根、灌木和垃圾均应予以清除运走。原地面表土、草皮严格按图纸要求或监理要求的深度和范围清除。地表清理完毕后再进行基底压实,直至满足规范要求。原地面横坡陡于1:5 的填方路堤和路基拓宽的填方路段,要将原地面及旧路边坡挖成台阶。

1.2 填料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路基的填筑厚度应不超过30cm,每层填料的铺设宽度,每侧均应较设计路基宽填30cm。1.3 碾压检测:根据试验段提供的资料,利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按标准碾压方法及检测方法进行碾压、检测。

1.4 路基整修:路基填至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修整出路拱,使路基表层平整度、坡度、宽度符合规定要求。

1.5 边坡修整:放出路基边线桩,按设计规范要求,刷去超填部分,修整折点,修整后达到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平直,曲线圆顺。

1.6 涵侧填筑。1)挖基土应根据具体情况由试验确定其是否可用作回填料,不能作为回填料的必须远弃。2)涵侧填土必须分层对称均衡填筑,分层厚度以不大于15cm为宜,并严格夯实。在压路机不能碾压到的边角处,必须采用液压振动夯等机具碾压。涵顶填土超过1m后,方许机械通过。3)涵侧填筑材料采用设计规定的渗水材料,回填时严格控制压实度,要求自上而下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5%。4)涵背回填应在涵身混凝土(砌体)强度达到

100%设计强度时,方可两侧对称进行。

2.排水系统施工技术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也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1地面排水

地面渗水的排水设计,沿地面边缘设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组成的地面边缘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地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由于通过沥青面层下渗的水量有限,设计中应在每10m左右设置一道Ф5cm横向排水管以确保地面下渗水的排除。

2.2路面排水

一是可以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二是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三是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四是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地下水排水设计可以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3.路基防护技术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3.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士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格(方型、菱形、拱型、M型)种草防护。石砌圬工防护仍较普遍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上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3.2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3支挡防护

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目前仍占主要。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歹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士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垛式挡土墙易于调整墙的高度,并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是一种特殊型式的挡土墙。

4.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建设的迅速发展,针对软土地基,在防止路堤失稳定、沉降观测控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4.1 灰土挤密桩

当软土地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采取灰土挤密桩。含水率过大可往孔内填干土粉或石

灰粉,以吸去部分水分;含水率过小,应预先浸湿加固范围内土层,成孔顺序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对已成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应当天回填夯实。

4.2 轻质路堤

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可减轻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应用粉煤灰填筑路堤的成功经验,可使路堤自重减轻25%左右。

4.3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

浅层(一般小于3m厚)的软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铺筑土工布,再填筑路堤,土工布起分隔、过滤、排水和加速固结等作用,从而取代常规的置换方法。

5.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贯彻实施以往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同时攻克施工技术中的一些难关,创造新的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健发展,才能保证公路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鸣.浅谈公路土方路基的压实处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2).

[2] 胡长顺,黄辉华.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2003.

上一篇:大成基金:四季度重点关注三大板块等 下一篇:玉米制种缺素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