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7 01:41:51

“主题阅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没有阅读教学,就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主题阅读”是一个十分有利于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主题阅读 中职语文 阅读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85-02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在语文方面则更多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的高效以及与学生所选专业的结合方面。其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基本被忽视,几乎呈现“真空”状态。阅读教学中的“主题阅读”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只是出现在小学和初中教学之中,普高语文教学也积极参与其中。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几乎没有涉及这个概念更无教学实践。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没有阅读教学,就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主题阅读”是一个十分有利于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关注企业文化和专业(行业)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素质劳动者。

目前中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仍以知识体系为主,过多注重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释义、主题思想概括、写作特点等内容的分析和把握,讲解充斥了课堂大多数时间,忽视对课文整体性把握。苏版中职新语文教材虽然以人文主题为纲目来编排引领,但实际阅读教学中老师还是缺乏深度指导,使学生阅读仍然呈现杂乱无章和浅尝辄止的状态,加上对口单招高考考查题型以及考查范围的限制,老师对于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是否有独特思想感受或情感体验,能否形成个性阅读结果根本不予关注。长此以往是绝不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阅读成了功利行为,即使造就有知识、没文化的阅读者都可能做不到。这一切都是与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是严重相悖的。

一般来说,中职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如果只有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更会使他们对语文失去兴趣,对阅读失去兴趣,“有文化品位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就可能只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主题阅读”其实是引导性非常强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主题集中鲜明,文字优美动人,思想深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一种能使学生以后成为一名“读者”打下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劳动者”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大多数,甚至是社会的基石,所以加强阅读教学,这也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要求。绝不只是教会他们“生存”技能,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生活”。

二、中职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运用

中职语文“主题阅读”与一般中小学应该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绝不能“生吞活剥”“照搬照抄”中小学的固有模式。要借鉴中小学“主题阅读”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一)遴选主题,更接地气

以人文主题为中心,筛选主体,编辑浅显阅读材料,力求贴近生活,逐渐深入,分层阅读。一般的“主题阅读”研究已有成果中,选取的是对人生最为重要、最需要关注、最富有情感、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的主题,如:感动、感恩、博爱、敬畏、品位、睿智、和谐、宽容、生命、自然等,通过阅读与这些主题相关的文章,展现个体的阅读个性和理想,培养其自觉阅读、独立阅读、有思考地阅读、以及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觉寻找有意义主题的习惯,最终使学生成为渴望的阅读者、有思想的阅读者和终身的阅读者。笔者认为这些主题固然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但同时其中有些也是较为抽象的、概括的,带有哲理思考的、形而上的主题,这些主题对于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讲显得有点过于“高大上”,而且和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活距离也比较远。所以我们首先遴选主题和内容,“降低门槛”选出相比较而言最贴近生活的主题,如“感恩”“宽容”“品味”等,并且在某一主题统领下文章的选择也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主要选择叙事类的、反映当下生活的。有的最好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这便于学生快速切入主题,掌握主题、领悟道理。最终基本形成一个主题、一两篇经典文、多篇时文的阅读材料整体框架结构。

(二)基于创业,链接专业

中职学生,面临着毕业之后的就业乃至创业问题。他们在阅读中除了要了解上述有关人生“大义”之外,更想知道与“创业”有关,与本专业紧密关联的内容。首先是创业方面,我们在阅读材料的选取和编辑方面,要注意择取一些对他们有启示的创业故事。可以是关于一个白手起家成功晋级为富豪的企业家,也可以是关于某个城市的某个街道一爿知名小店。可以是商海沉浮风吹浪打富甲一方荣耀一时,更可以是安于一隅服务一方诚心经营知足乐业。创业需要敏锐眼光、过人胆识、惊人气魄,更需要淡定从容、坚忍顽强、知足乐善。创业首先是为了“生存”,却也远远不只是为了“生存”,更多的应该是为了惠泽社会和地方。其次是与专业链接方面,我们要以学生所学专业为中心,搜集相关阅读材料。比如“酒店管理”专业,我们可以搜集与世界知名酒店有关的文章,还有与“礼仪”、“尊重”、“品味”、“格调”等主题有关的文章。再如“服装设计”专业,我们可以选集涉及“古代服饰”、“服饰美学”“时尚”“视觉艺术”等主题相关的文章。“计算机技术”专业,我们可以选取与“计算机发展”、“网络文化”、“网络伦理共建”“媒体发展史”等主题相关联的文章。总之,作为中职语文老师,教学一个专业班级的语文学科,眼光不能只是局限在自己语文学科“圈圈”内,应该整体把握,眼观全局,让语文和专业课产生“交集”,发生融通,互相“催化”。语文老师应该和学生多交流沟通,要了解他们所学的专业,要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也能“嗅到”专业的“味道”,这样语文学科也更会成为一道学生喜欢的“美味佳肴”。这也是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所决定的。当然这也就要求中职语文老师自己首先要进行广泛阅读,注意积累材料,为学生有效主题阅读奠定良好基础。

(三)交流深化,提升素质

相对于普高学生来说,中职学生课外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这非常有利于我们开展各类学生读书交流活动。“主题阅读”的形式又使一个班级的学生甚至好几个班级的学生在同一段时间内阅读的内容指向基本一致。这又可以大大提高读书交流活动的实效,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碰撞,摩擦出智慧的火花。年级层面我们可以建立“读书社”等团体,定期进行交流活动;同专业班级层面,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读书交流会;班级内部层面,可以组织读书交流课。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提出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对别人的观点给予点评,这是“主题阅读”的一种提炼和升华。也就是说,通过主题阅读交流活动,使得“主题阅读”不只是停留在简单被动接受的层面,而是学生能够在阅读后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唱出自己“优美歌声”。这样“主题阅读”才能真正升级成为一种“个性阅读”,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抛却了功利性。这样的阅读是真正的快乐阅读,快乐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这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喜欢读书的人,可以成为一个“终生阅读者”。这不但提升了学生以后的生活品质,更是大大提升了国民的文化素质。“主题阅读”始于阅读,形成于交流乃至写作,再生成更深入的阅读,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才完成了它的整体性。

总之,“主题阅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得到充分应用,而且是一种最能体现“主题阅读”理念价值的应用,但必须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阅读教学策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对于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对于完成“培养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课程目标,对于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永华.向阅读纵深处漫溯――“主题阅读”的理念、框架及意义建构. 新课程学习(上), 2012(10)

[2]苏云杰.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的课程安排和实施策略.《语文天地》,2014(04)

(责编 罗汝君)

上一篇:情境模拟在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在中职法律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