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注入时期讨论

时间:2022-10-07 12:54:59

油藏注入时期讨论

1 CO2驱替方式

油田开发早期利用天然能量开采原油,地层压力下降快,采收率低。开发中期利用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注水开发对中高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较好,但对于低渗透油藏,由于毛细管阻力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注水困难,地层能量很难补充,注水开发效果不明显。我国低渗透油藏探明地质储量为60多亿吨,其中50%未动用,在目前能源需求紧张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显得日益重要[1-3]。

20世纪80年代,CO2吞吐作为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4-7]。研究表明,CO2驱比较适合低渗透油藏,因为CO2容易注入,地层能量能够迅速得到补充,采收率也比注水采收率高。吉林油田某区块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10×10-3μm2。1992年开始注水开发,2005年,由于对应油井水淹,部分水井被迫停注,水驱采收率很低。吉林油田的CO2资源比较丰富,对CO2驱的研究也较早。

CO2驱提高采收率在机理上已比较清楚[8-11],矿场应用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很大风险。CO2的注入方式对其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埋存潜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常用的注入方式有连续注气和气水交替注入。气水交替注入是目前应用最广、实施效果最好的一种CO2驱替方式,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改善流度控制,延长水气突破时间。CO2驱和水驱相结合改善了储层的垂向驱替效率,可以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大部分油田都采用这种驱替方式。针对注入时机,以前主要研究的是不同含水阶段进行交替驱后采收率提高的幅度[7-9],而对注水开发和交替驱整个过程总的采收率研究较少。此外,衰竭开采后进行交替驱与注水开发后进行交替驱,两者的对比研究几乎很少涉及。注水开发后,先经过一段焖井时间,再进行交替驱,焖井时间的优化也很少研究。

2数值模拟

2.1参数设置CO2驱数值模拟采用Eclipse组分模型,油藏数值模拟输入参数如表1所示;井组采用五点法布井,注采井距为300 m。根据吉林油田某区块的原油实际资料,确定数值模拟中原油的拟组分(见表2)。

2.2注入时机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不同驱替方式下的原油采收率。数模结果发现,在不同注入方式中,气水交替驱效果最好,与相关文献中的结论一致[7-11]。不同的CO2注入时机对气水交替驱的效果也有很大影响。研究注入时机对气水交替驱的影响,分2种情况:1)先衰竭开采,再气水交替驱;2)先注水开发,再气水交替驱。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这2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2.2.1衰竭开采后气水交替驱在数值模拟方案中,注入井作为生产井先衰竭开采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气水交替驱。改变注入时机,也就是改变注入井衰竭生产时间的长短。在衰竭开采时,井组共有5口生产井,生产井先是定产生产,定产条件不能满足时改成定井底压力生产。在气水交替驱中,首先注入气段塞,注气速度为1×104 m3/d,注气时间为180 d;然后注入水段塞,先是定量注入,定量注入条件不能满足时改成定井底压力注入,注水时间为185 d;经优化后,注入段塞个数为7个,注气段塞总体积为0.363 5 PV,交替驱后继续注水。研究衰竭开采后不同注入时机(注入井同时交替驱、注入井生产1个月后、6个月后、1 a后、2 a后,以及4 a后进行交替驱)对生产指标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换油率是指从开始交替驱时,累计注气量和相同时间内的累计产油量的比值。随着注入时机的推迟,换油率逐渐增加,1月后交替驱时的采收率最高。图1、图2为不同注入时机时气油比和含水率的对比结果,由图可见,随着注入时机的推迟,无水采油期逐渐增加。

2.2.2注水开发后气水交替驱在数值模拟方案中,注入井作为注水井开始注水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气水交替驱。改变注入时机,也就是改变注入井初始注水时间的长短。注水开发阶段,井组共有4口生产井、1口注水井。生产井先是定产生产,定产条件不能满足时改成定井底压力生产;注水井先是定量注入,定量注入条件不能满足时改成定井底压力注水。在气水交替驱中,首先注入气段塞,然后注入水段塞;注入段塞个数为7个,交替驱后继续注水,其他条件同衰竭开采后气水交替驱。研究注水开发后不同注入时机(对注入井同时交替驱,注水1 a,2 a,3 a,5 a及8 a后交替驱)对生产指标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可以看出,随着注入时机的推迟,换油率逐渐增加,3 a后交替驱时的采收率最低。图3—5为不同注入时机采收率、气油比和含水率的对比结果,由图可知,随着注入时机的推迟,采收率先快速下降,然后逐渐缓慢上升;随着注入时机的推迟,无水采油期逐渐减小。由此可知,在含水中期进行交替驱最为不利。总体上看,与衰竭后交替驱相比,注水后交替驱的采收率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前期的注水使油层部分水淹,部分原油成为“死油”,因此降低了最终原油采收率。

2.3焖井时间优化焖井时间是指在注水开发后气水交替驱开始时,对注入井和生产井进行关井的一段时间。不同的焖井时间对气水交替驱的效果有比较复杂的影响。在数值模拟中,先是注水开发8 a,含水率为97.02%,焖井一段时间后进行气水交替驱。图6为采收率与焖井时间关系曲线,由图可见,当焖井时间为120 d时,采收率最高,为72.66%。但焖井时间与采收率关系曲线比较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结论1)通过对低渗透油藏CO2驱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不同驱替方式中,气水交替驱优于注水和连续注气方式。2)衰竭开采后进行气水交替驱,随着注入时机的推迟,采收率先是快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而采收率变化幅度较小。3)注水开发后进行气水交替驱,随着注气时间的推迟,采收率先是快速下降,然后缓慢增加。在含水中期进行交替驱,最为不利。4)注水开发后,经过一段焖井时间,再进行气水交替驱,焖井时间与采收率关系比较复杂,最佳焖井时间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得到。

上一篇:渗透气藏井距经济效应 下一篇:高新设备技术在草莓栽种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