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7 11:54:42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急性期(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降纤酶)、对照组30例(降纤酶),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降纤酶;临床疗效

从2008年7月开始对38例患者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佰塞通,贵州益佰注射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100 ml含丹参素20 mg、川芎嗪100 mg)联合降纤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并与单独使用降纤酶治疗ACI 30例作比较,现将结果对比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发病3~72 h内)68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48~79岁,平均(58.4±8.4)岁;病程3~72 h;平均21 h;其中一侧基底节脑梗死18例,多发性脑梗死10例,脑干梗死6例,小脑梗死4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6~80岁,平均(61.3±7.2)岁;病程3~68 h,平均20 h;一侧基底节脑梗死12例,多发性脑梗死9例,脑干梗死6例,小脑梗死3例;剔除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新近手术史、妊娠、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血纤维蛋白原浓度

1.2 方法 治疗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次,2次/d,连用14 d;降纤酶注射液10 U、5 U、5 U各加生理盐水250 ml,分别于入院第1、3、5天静脉滴注3 h。对照组单独使用降纤酶,方法及用量与治疗组中降纤酶相同。在治疗期间均未使用蛇毒类、溶栓类及其他抗凝类或降纤类药物,其他合并用药(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拮抗剂及镁极化液)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进行评分。同时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天分别检查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脏器出血等不良反应。疗效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样本均数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86.8%)显著高于对照组(70%)(P

表1

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死亡总有效率

治疗组3813(34.21)*14(36.84)6(15.79)4(10.53)1(2.63)86.84#

对照组303(10)11(36.67)7(23.33)6(20)3(10)70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

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3822.78±4.78*10.89±3.78# α

对照组3021.85±5.1017.42±4.53β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比较#P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出血病例,治疗组有1例女性患者月经期由原来3~5 d延长至用药后11 d才干净,停药后月经量自行减少。皮疹2例,未予治疗,疗程结束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微血管血栓形成和大动脉粥样斑块脱落所致。梗死一旦形成,治疗的关键在于在治疗的时间窗内紧急抢救那些功能已受损但尚存活的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尽快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恢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改善缺血脑组织的功能。起病3 h内已能明确的脑梗死应用血管内溶栓疗法是目前脑梗死治疗最为理想的方法,但是在起病3 h以外的患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出血危险增加[2]。因此,本研究选择超过3 h溶栓时间窗的ACI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降纤酶作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降纤酶的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射用降纤酶是从中国尖吻腹蛇或白眉蝮蛇酶中提纯得到的精制蛋白水解物制剂,通过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的形成[3]。而且降纤酶的治疗时间窗比溶栓药物宽,适用于更多的患者。根据全国降纤酶临床评价研究协作组[4],通过多年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降纤酶治疗ACI患者,其结果显示降纤酶对超过3 h溶栓时间窗的ACI是安全有效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国内第一个含丹参素和川芎嗪单体的小输液剂型,每100 mL中含盐酸川芎嗪100 mg,丹参素20 mg。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证实,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具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效保护血管的内皮功能,具有抗缺血缺氧后炎性损伤的作用[5 7]。其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显著抑制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PGE2)和血栓素B2(TXB2);②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1的表达;③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L 8、IL 1β的浓度,减少白细胞浸润,减轻细胞损伤;④在缺血再灌注时,诱导IL 6的表达,而后者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其基本药理作用是改善血液流变学,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加快,对抗红细胞聚集;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提高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降低血栓素(TXA2)的合成;抑制静脉血栓形成,改善脑组织营养代谢、炎症及水肿。另外其有抗氧化作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线粒体膜流动的影响,起到保护线粒体的功能,能有效对抗组织抗氧化作用。

有鉴于此,本组采用随机对照和开放的方法,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降纤酶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降纤酶治疗超过溶栓时间窗的ACI患者进行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基本痊愈率(34.21%)高于对照组(10%)(P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3 314.

[2] Sila CA Furlan aj.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the dooropens.interpreting the NINDS rt PA stroke study.Cleve Clin J Med,1996,63:77 79.

[3] 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6.

[4] 全国降纤酶临床再评价研究协作组.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再评价.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5):263.

[5] 李艳杰,孙玉华.丹参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6,29(1):73 75.

[6] 岳宣峰,王凯,张延妮.川芎嗪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榆林学院学报,2005,15(5):17 20.

[7] 袁恒杰.丹参素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04 606.

上一篇:MSCT MPR重建与Lung Care软件对周围型小肺癌边... 下一篇: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