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警花带“妹”出嫁

时间:2022-10-07 11:41:50

在北京市通州区一个居民小区里,有一户这样的人家,30多岁的女主人和她的丈夫,与4个花季年岁的妹妹共同组成了一个家庭。生活中,女主人对4个妹妹呵护有加,邻居看在眼里,说:“这个姐姐年龄不大,却像母亲一样精心照顾着妹妹们,现在这样的女孩真不多见。”直到2012年,邻居们才知道,原来女主人与她的4个妹妹并非亲姐妹,这4个女孩,都是曾被遗弃的孤儿。

一名年轻女子为何会抚养4个孤儿,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童心埋下仁爱种子

年轻的女主人名叫于文静,1978年出生在山东临沂,现在是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一名人民警察。

于文静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和姥姥非常亲。从懂事起,善良的姥姥给她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每当左邻右合有什么困难找到姥姥,只要力所能及,她总会伸手帮一把。随着于文静年龄的增长,姥姥在她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同时,姥姥的仁爱也像种子一样,在她心中扎下了根。

1988年夏暮秋初的一天,于文静和妈妈、二姨一起外出,路过一个烤红薯摊时,看到很多人围着一个女婴议论纷纷:“这是什么父母,孩子说扔就扔啦……”她们凑近一看,那个女孩大约有1岁,病得很重,小屁股烂得露出了白骨,已经奄奄一息。回家后,妈妈向姥姥说起这件事,姥姥听了马上说:“那就赶紧把孩子抱回来治治吧!治好了咱养活,治不好养不活,咱也尽力了,好歹这是条性命!”就这样,小女孩被抱了回来。姥姥先是带她上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孩子病得太重很难治愈。姥姥不甘心,便四处讨要偏方,找到后买来中草药,给孩子边内服,边清洗伤口、外敷。孩子屁股上的腐烂处,血水、黄脓、白色的腐肉混合在一起,散发着一股臭味,看着令人心中极不舒服,可姥姥全然不顾这些,天天细心给小女孩治疗,并给她做好吃的补充营养。

或许是姥姥的善良感动了上苍,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小女孩的病竟奇迹般痊愈,这件事一下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奇闻佳话,人们纷纷赞誉姥姥有仁爱之心。

可未料到,此后不久,又有人将还在襁褓中的女婴遗弃在姥姥家门前。每次看到被爹娘抛弃的孩子,姥姥都会长叹一声,然后默默将孩子抱回家中。就这样,三年间姥姥又先后收养了3个弃婴,加上先前的那个小女孩,于文静有了4个并无血缘关系的妹妹。

多年来,姥姥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卖花,由于她为人好,生意还过得去,能够保证基本生活。可是自从收养了4个弃婴后,这点收入便难以维持生计了,尽管有家里的人一起帮助姥姥,日子仍然过得很难。

姥姥和家人的无私付出,让于文静一件件一桩桩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她告诫自己将来也要做一个像姥姥那样的人。参加高考时,她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毅然选择了报考军校,她说:“军校管吃管住,还发衣服,这样家里可以省下钱抚养4个妹妹。”

上军校后,于文静每月有了115元津贴。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女兵们,拿到津贴后,都爱买一些自己喜爱的衣服、小饰品,周末时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于文静却从不在这方面花一分钱,她总是穿着学校发的衣服,日常生活中除了牙膏、洗衣粉等必需的开销外,她能省就省。她只有一个心愿,攒下钱可以帮助姥姥,减轻一点她的压力。多年来,于文静一直坚持这样做,即便后来考上了研究生,每月津贴900元,她依然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

为四孤儿撑起一片天

时光荏苒,转眼15年过去了,昔日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弃婴,在姥姥的照料下,都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然而,姥姥由于常年操劳和年龄的增长,身体已大不如前。2003年的一天,于文静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姥姥生病住院了,手术费还差一千多元,你能不能寄点钱回来?”母亲焦急的声音让于文静心中一惊,她顾不得多问,立即说:“妈您别着急,我马上把手里的钱都寄回去!”放下电话,于文静一边赶紧取钱汇钱,一边不断祈祷,希望上苍保佑自己深爱着的姥姥。谁知第二天传来噩耗,姥姥因病情恶化去世了。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时惊得于文静心头颤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噼里啪啦滚落下来。待情绪稍微稳定后,于文静获假踏上了回家奔丧之路。回到家中,看到姥姥的遗容,于文静数度失声痛哭,泪湿衣衫,这一刻她真真切切感受到,姥姥永远离开了自己。

在处理姥姥后事的几天里,悲伤之中的于文静看到,4个妹妹每天都是泪水涟涟,常常依偎在一起喃喃而语,她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世界上最疼我们的人走啦!我们以后怎么办啊?”妹妹们的话语,和她们那一脸无助的神情,深深刺痛了于文静的心。她知道,姥姥是妹妹们的“天”,姥姥的离去,对她们来说无异于天塌了。想到几个妹妹今后的生活,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于文静心中腾起,她暗暗说:“我一定要为妹妹们再撑起一片天!”于是,她告诉几个妹妹:“姥姥走了,可这个家还在,姐姐还在,你们永远是我的妹妹!”就这样,一句承诺,于文静默默接过了姥姥留下的担子。

姥姥去世时,最大的妹妹16岁,最小的妹妹13岁,都正是读书、长身体的时候。于文静知道,家中生活不富裕,要让她们完成学业,健康成长,自己必须多挣钱贴补家里。

回到学校后,于文静马上行动起来,利用周末拼命打工,为软件公司做文案,为商业营销活动当主持,卖保险……只要能挣到钱,再苦再累的活她也咬牙坚持。在软件公司打工时,一次为赶一个任务,她从上午一直干到第二天清晨,近20个小时里就吃了一顿饭。如此辛苦地四处打工,一个月下来能挣到1000多元钱。同时,于文静还在生活上压缩开支,将自己的生活标准降到最低,一个20多岁的女孩,没有漂亮服饰,没有好的化妆品,整日素面朝天。

就是这样,靠打工和节省下来的这些钱,仍不够正在读高中、上中专的4个妹妹的开销。这种状况让于文静十分心焦,一段时间里,“怎样才能继续供养妹妹们”成了每天萦绕在她脑海中的难题。能想到的办法她几乎都想了,甚至想到让年龄大一点的妹妹辍学打工,以减少一些花费,可她转而又觉得,这样做是对妹妹不负责,也对不起姥姥;向亲戚朋友们借钱呢,于文静觉得同样不是长久之计。思来想去,于文静还是找不到良策。

不离不弃带妹妹们出嫁

2004年,于文静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北京某部队。尽管这时收入多了,可抚养妹妹们还是非常吃力。一个周末,她外出办事,路过一家酒店时,看到一对年轻人正在举办婚礼,眼前的景象让她心中一动,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已经25岁了,如果能遇到一个喜欢自己,又愿意和自己一起照顾妹妹们的人,抚养几个妹妹的问题不就不那么难了吗?”想到此,于文静脸上泛起一片红晕,羞涩地暗自一笑。

此后几天,这个想法不时出现在于文静脑海中,琢磨来琢磨去,她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于文静有学历,人又长得漂亮,以往经常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可她一想到几个妹妹,便以各种借口推脱了。此后,她不再拒绝说亲的人,由于她条件不错,战友及朋友介绍来的男友都挺好,有高级知识分子,有年轻的公司高管……于文静是个性情直爽的人,见面后如果看上了对方,聊一会儿后,就会如实提出自己的要求:“我家中有父母需要赡养,还有4个妹妹需要我抚养,负担挺重,这些不知你能不能接受?”此话一出,大多人寒暄几句便起身告辞了。就这样,短短几个月,前后十几次相亲,均以失败告终。于文静心中十分失落,但仍不改初衷。

不久,朋友又给于文静介绍了一个男友,他比于文静大12岁,话不多,看起来挺憨厚。这个小伙儿表示,完全接受于文静的条件,可于文静觉得两人年龄相差太大,当时没有接受他。尽管相亲未成,可此后每到节假日或天气变化时,于文静总能收到对方问候的短信,虽话语不多,却很真诚、温暖。出于礼貌,于文静也会回短信表示谢意,有时还会和对方聊几句。

2004年的一天傍晚,于文静一个刚到北京不久的好友急火火找到她:“我妹妹因感情问题突然离家出走,你能不能帮忙找台车,和我一起寻找?”于文静来北京时间不长,赶紧在脑海中搜索起自己认识的人,立刻想到了一直给她发短信的那个小伙儿。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电话向对方求助。结果,对方二话没说,便从他所在的通州区跑了大半个北京,开车来到于文静所在的海淀区,随后马上和她们一起找人。一路上,他一边安慰于文静与好友,一边帮着出主意。在他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于文静好友的妹妹。这个晚上,小伙子的热情、朴实、无私,给于文静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觉得,这是个实在的人,若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他一定会像相亲时答应的那样,跟我一起照顾妹妹们。

经历过这件事后,于文静和小伙子正式交往起来,经过两个多月的了解,女孩的直觉告诉于文静,她没有看错人。不久,两人便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从此,于文静不再为抚养妹妹们发愁了,丈夫和她一起为妹妹们撑起了一片天。从一月几百元的生活费,到一年近万元的学费,只要妹妹们需要,于文静花多少钱,丈夫从不计较。他对于文静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该花的就花,家里有我呢!”

有了姐姐和姐夫的关爱,几个妹妹得以安心生活、学习。到2008年,4个妹妹先后完成了学业,这时于文静已从部队转业到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成为一名警察。看着长大成人的妹妹们,于文静又做出了一个重大抉择,她要把妹妹们接到北京,帮她们找个工作,让她们生活在自己身边,以方便照应她们。

在于文静的安排下,4个妹妹来到了北京。由于她们学历都不高,找工作颇费了一番周折,直到2012年初,经丈夫、同事和朋友们的帮助,她们相继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看到妹妹们安定下来,于文静终于舒了一口气,她希望妹妹们好好工作,将来找个好老公,在北京成个家,过上幸福生活。

于文静,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在她的10年青春岁月里,用一颗善良之心承担起姥姥留下的重担,无私无怨地抚养4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谱写出一曲人间大爱之歌。

于文静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2012年,她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通州区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好人”,当选为北京市举办的“北京榜样”和中央文明办举办的“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上榜候选人;并赢得了“中国最美女警察”的美誉。

于文静今年有个打算,想在姥姥忌日时,带妹妹们回山东老家看看她老人家,跟姥姥说一声妹妹们都长大了、工作了。她相信,姥姥在九泉之下知道了妹妹们的情况,一定会高兴的。

(责编:隋元)

上一篇:谁开辟了“横店抗日根据地”? 下一篇:骗子施计,俩老板对簿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