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快进 宿迁在招商中崛起

时间:2022-10-07 09:43:45

后发快进 宿迁在招商中崛起

地处苏北的宿迁,1996年建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29万。刚建市时,宿迁工业经济几乎是一片空白,工业化、外向型经济都是零起点、零基础。

宿迁人以思想解放、观念创新为最大抓手,坚持后发快进,从而实现了宿迁“阵痛”之后的“涅”,闯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追赶型、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新路。为我们重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带来了许多启示。

■ 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

宿迁人认识到,自身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靠上级布点投入也不太现实。出路在于,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第一抓手”,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带动大产出,以大产出带动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低谷隆起、洼地崛起、后发快进。

宿迁把工业化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把工业突破作为首选路径,把招商引资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全部工作以抓经济工作为主,经济工作以抓工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以抓招商引资为主,招商引资以进园区项目为主的“四为主”导向,以招商引资的大投入、大突破,实现宿迁工业经济大提升、大跨越。

■ “保姆式”服务

营造良好服务氛围,宿迁响亮地喊出“厂内企业负责,厂外宿迁服务”的口号。在宿迁,没有任何与招商引资无关的人,没有任何与招商引资无关的事,言必谈招商、行必为招商,人人关心招商、人人参与招商。

宿迁规定,凡项目第一引资人,不管岗位怎么调整,必须始终如一服务到底;凡落户项目,只要客商需要,就克服一切困难做好协调,全过程跟踪包办。简化一切程序,从速从优为客商办理手续,只要材料基本齐全,半日内全部办结。向投资商发放“投资乐园卡”,为客商在宿迁发展、生活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在宿迁投资兴业的浙商已有3万余人。

■ 从招商到选商

宿迁招商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盲目向理性的转变。目前,宿迁的招商引资已实现从“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嬗变。宿迁人说,全民招商解决了宿迁工业“从无到有”,专业招商解决了宿迁工业“从有到精”。宿迁的“全民招商”更多的是“全民服务招商”,“专业招商”则更多的是以部门为协作组,在党政领导的带领下,集中精力,整合力量,对大项目实施兵团式作战、集团式冲锋,形成“猛攻”合力。

■ 非经济部门也出生产力

招商引资工作的督查与考核工作分别放在纪委和组织部。他们喊出了“非经济部门也出生产力”的强音,明确提出“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和第一能力”、“不懂经济的干部是不合格的干部,不会招商的干部是能力不强的干部”,把招商引资实绩作为拟提拔干部任前公示的重要内容。明确规定:市直部门招商引资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不得推荐、提拔干部;无招商实绩的干部,不得提拔重用;助理类干部无招商实绩的,不得转正,到期转不了正的取消“助理”资格;各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未能全面完成任务的,必须引咎辞职或降职使用;市直部门未能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的,不得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按未完成比例扣除下一年度每月干部职工的部分岗位补贴。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强推硬逼的手段,使宿迁实现了后发快进:2003年以来,宿迁共引进骨干工业项目2100个,竣工投产项目1200多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90多亿元。与2001年相比,2007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23.16亿元增长到542亿元,财政收入从12.5亿元增长到61.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099元增长到94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71元增长到4783元。

(重庆市政府驻上海办调研组)

上一篇:“全程代耕”催生新“职业农民” 下一篇:开县:多管齐下“正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