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境内现存明长城构筑方式探析

时间:2022-10-07 09:38:22

宁夏境内现存明长城构筑方式探析

[摘要]宁夏素有“地上长城博物馆”之美誉,境内不仅存有早期战国秦长城,而且明长城遗迹丰富,有西长城、旧北长城、北长城、陶乐长堤、头道边、二道边、固原内边等,可见墙体近千公里。宁夏境内明长城构筑方式多样,特别是“品”字形窖、壕堑、苟拉壕等颇具地域特色。

[关键词]宁夏境内;明长城;构筑方式

[中图分类号]K92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2-0020-03

宁夏素有“地上长城博物馆”之美誉,境内现存长城遗迹、遗存丰富,种类繁多,时间跨度长,有战国秦长城、隋长城、宋壕堑、西长城、旧北长城、北长城、陶乐长堤、头道边、二道边、固原内边等,可见墙体近千公里,辅助设施2000多个。宁夏境内长城构筑方式多样,尤其是明长城,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夯筑、堑险、垒砌等构筑方式,而且因地制宜,采用创新方式,形成了“品”字形窖、壕堑、苟拉壕等颇具地域特色的构筑方式。

一、明长城遗迹

明代,为了防范北元政权的进犯,在北方“九边”重镇一线,修筑长城,“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①今宁夏是历史上的重点防范地带,也是修筑长城最多的区域,并设有宁夏镇和固原镇负责管理长城防范事宜。宁夏镇总兵驻地在甘肃宁夏县(今银川市),管辖的长城东起大盐池(今盐池县),西至大兰靖(今甘肃皋兰、靖远),全长2000里。固原镇(又称陕西镇)总兵驻地在今固原市原州区,管辖的长城东起今陕西靖边与榆林相接,全长940里。境内现存明长城遗迹主要有西长城、旧北长城、北长城、陶乐长堤、头道边、二道边、固原内边段等。田野考古调查现有墙体总长792925.11米,其中土墙422225.7米、石墙29218.7米、山险墙92561.7米、山险248919.01米,单体建筑847座,其中敌台466座、辅舍15座、烽火台366座、关堡49座、相关遗存13处,包括“品”字窖、居住址、石雕、题刻以及其他遗址。②

(一)西长城

西长城主要指沿宁夏西北贺兰山东麓及诸沟口修筑的长城防御设施,史书又有“西边墙”、“城西南墙”等称呼,始筑于成化九年(1473)。西长城北起贺兰山扁沟,沿贺兰山南行,至赤木关(今三关口),逾胜金关,于黄河北岸的黑林村,南跨黄河,沿黄河南岸由东向西至下河沿、上河沿,至南长滩枣剌沟、夹巴沟,最终到甘肃省靖远县与中卫的交界点――观音崖。穿越今惠农区、大武口区、平罗县、贺兰县、西夏区、永宁县、青铜峡市、中宁县,至中卫市沙坡头区。经勘查,全长391944.51米,其中土墙126568.8米、石墙33912. 2米、山险231463.51米。沿线有烽火台147座、敌台43座、关堡8座、挡马墙1段、题刻4处。③依据修筑年代全线可分四段:一是下河沿至南长滩段,即中卫黄河南段,修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二是胜金关至黑林,即中卫黄河北段,最早修于成化九年(1473),万历年间有增修;三是由赤木关至胜金关,该段边墙自双山南起,至广武界止,又称为“城西南墙”,最早于成化十年(1474)前后修筑,随后有重新整修之情形,可分四段;四是由北向南,从扁沟至赤木关,可分为三段。

(二)旧北长城

旧北长城俗称红果子长城。明代早期修筑,成化二十一年(1485)随着北长城的新建,逐渐弃守。东起石嘴山市惠农区黄河西岸惠农农场,止点在贺兰山东麓的扁沟山脚下,全长18716.7米,可见墙体约5846.7米,分土墙、石墙两类。沿线有敌台两座,一座为块石砌筑,一座为黄土夯筑而成。

(三)北长城

北长城又称边防北关门墙、大武口长城,由总制尚书王琼始筑于嘉靖九年(1530),西起平罗县高庄乡金星村(俗称边墙头子),止点在贺兰山枣儿沟临山墩。全长19223.7米,调查墙体12段,地表有痕迹者12128.7米,均属夯筑土墙。

(四)陶乐长堤

陶乐长堤是东长城顺黄河向北方的延伸,筑于嘉靖十五年(1536)。由于比河东墙低矮,犹如河堤,故称“长堤”。北起内蒙古巴音陶亥,过都思兔河进入宁夏境内,沿黄河东岸直抵横城大边。现在高仁镇以南尚有遗迹可寻,当地人称“陶乐长堤”。调查墙体5段,全长81123米,可见墙体约7886米,沿途分布敌台3座、烽火台10座。

(五)东长城

东长城东起于盐池县花马池镇,西止于兴庆区横城村北黄河岸边,在灵武市清水营迤东分为内、外两道,习惯上称为“头道边”与“二道边”。这是宁夏境内明长城墙体整体线路较长、保存较完整的部分。“二道边”即外长城,又称“河东墙”,俗称“河东横城大边”。成化十年(1474)修筑,自黄河嘴起至花马池止,长387里。“头道边”即内长城,因外观整齐高大、颇为壮观,又称“深沟高垒”。嘉靖十年(1531),兵部尚书王琼奏筑,自横城起至花马池止,长360里。经调查,墙体自盐池县花马池镇东郭庄村开始,到达横城村黄河岸边止。有墙体35段,全长91847米。长城墙体沿线有敌台376座、铺设15座、烽火台27座、“品”字窖1处。

(六)固原内边

固原内边又称“固原旧边”、“内墙”, 始筑于弘治十五年(1502),由总制尚书秦创修,“自饶阳堡起西至徐斌水三百余里,系固原地界,自徐斌水西至靖虏花儿岔至,长六百余里,亦各修筑,至于今二、八月各修理一次,屹然为关中重险”。嘉靖九年(1530),王琼对这道边墙再次重修完善。该道长城东端从盐池麻黄山乡松记水村杏树湾自然村东南陕甘宁三省交界处进入宁夏境内,向西依次穿越盐池县、环县、同心县、海原县,进入甘肃省靖远县境。经调查墙体总长112904米,其中夯筑土墙长23801米、山险墙长21253米、山险长67850米。

二、明长城构筑方式

宁夏境内现存明长城基本上是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仅采用夯筑、堑险、垒砌等古长城传统构筑的基本方式,而且还采用苟拉壕、“品”字窖、深沟高垒等多种创新方式,形成了长城构筑方式的地域独特性。

古代长城最基本、最传统的构筑方式就是夯筑、堑险与垒砌,宁夏现存明长城也不例外。

夯筑就是作为长城主体的墙体以黄土为主要材料,采用夯筑方式构筑而成。由于明长城行经路线的地理位置不同,受具体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夯筑时就地取材,所使用的土质材料构成略有差异,有黄粘土、褐色土、黄沙土、黄土夹砂、黄土夹砾石、含砂黄土、含砂红土等。如北长城就属黄沙土夯筑,西长城的土墙为黄土夹杂沙粒、砾石夯筑。另外,夯筑方式也略有差异,西长城基础多为自然基础,大部分墙体采取分段版筑。从对墙体试掘的剖面分析,“头道边”有明显的叠压关系:首先夯筑基础部分,然后筑基础内侧的墙体,形成较坚固的统一基础;最后在台基之上起筑,直至墙顶为一整体。④这段长城构筑方式颇具独特性,在技术上采用了先筑墙基中心再筑两侧外层墙体的方法,夯筑层密而结实,并在墙体不断延长修筑的过程中,于版缝连接处挖有楔形槽,通过楔形槽夯筑将墙体坚实地连为一体。

堑险是历史上构筑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首先把“堑”引申为修筑长城的一种方法,意即掘、铲削、堑削。⑤在构筑长城的防御体系中,“堑”的理解应该既是名词,即自然天险,又可使用为动词,即挖掘、铲削、堑削之意,也就是人造天险。宁夏现存明长城遗迹的构筑中采用堑山劈险的方法比较普遍,特点明显,从而形成了自然山险、人工堑险、掘开壕沟等多种堑险方式。

砌垒是修筑长城防御体系惯用的方式之一,一般在长城经行的山崖间、关隘、阙口处使用,大致可分包砌和垒砌两种类型。包砌是指在坡度较陡的山坡面直接用石块紧贴山体砌筑形成陡壁,在陡壁内侧与山体坡面的空隙填塞黄土及小石块,顶部形成平台。明长城在中宁县境内的贺兰山山间,就使用这种方式。垒砌是指用石块垒成的墙体,这种方式在宁夏境内的明长城遗迹中使用较普遍。旧北长城的扁沟山脚下至扁沟半山坡陡崖处,属垒砌石墙段。这段石砌墙,因地震造成墙身上下错位达1米左右。

除了传统的构筑方式之外,宁夏境内的明长城还采用了适宜本区域的独特构筑方式。

(一)挑挖壕堑

位于长城主墙体外侧的壕沟,一般意义上理解是修筑长城时就地取材而成,而实际上也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道堑险,既便利了长城修建时用材,又增强了长城的防御功能,在阻挡进犯者攻破长城防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后期修筑的长城,尤其是明代特别重视其外侧壕沟的挑挖,从而形成了防御的一道人工堑险。固原内边今同心县境内从响石沟到下马关城的墙体外侧壕沟,宽、深均达数十米,甚为峻阔。嘉靖九年(1530),“尚书王琼令镇守都督刘文领军八千,于下马房东乡石沟,挑挖壕堑三十里五分,深、阔各二丈五尺”。⑥北长城以遮平虏城者,“由沙湖西至贺兰山之枣儿沟,凡三十五里,皆内筑墙,高厚各二丈,外浚堑,深广各一丈五尺”。“头道边”墙基外侧挖深0.5~1米的浅沟,宽约4米,浅沟以外4~7米远处有深2~3米、宽10~21米的防护壕堑。

(二)苟拉壕

苟拉壕是连接沟与沟之间的人工壕将深沟堑险拉结为一体,属于人工堑险。这是宁夏境内明长城遗迹中存在的比较独特的修筑方式,仅使用于明代固原内边的修筑中。固原内边位于今盐池县境内的杏树湾山险墙与李家畔山险墙之间,系在山梁上人工挖掘沟壕联通两侧自然沟壕,口宽底窄呈壕沟状,沟壁呈斜坡状,沟底较为平坦,横剖面口宽底小呈倒梯形。口宽20米、深10米,底宽3.5~8米,当地人称“苟拉壕”或“沟拉壕”。 还有一段在宁夏境内或两省交界处,大体沿东西向省界墩墩梁、小掌子梁北麓西北行,西端止于甜水堡东北侧石截子沟,长近万米,在山梁北侧临近山顶的山坡上依地势人工单侧铲削山体,形成斜坡状生土崖面以及人工台地,截面呈“L”形,底部平台宽5~15米,内侧铲削崖壁高3~10米,台地外侧有堆土形成的地坎。有些地段挑挖呈壕沟状,外侧多为陡坡,内侧山顶或地势开阔处多设烽燧。

(三)深沟高垒

明嘉靖十年(1531),总制尚书王琼放弃了成化十年(1474)修筑的河东墙,重新筑边,即现存的“头道边”,习惯上称之为“深沟高垒”,遂成为这段长城修筑的基本方式。“深沟”指使沟更深,就是把长城墙体外侧的壕沟挑挖得更深;“高垒”指使墙体垒得更高,就是把长城主墙体垒筑加高。嘉靖九年(1530),王琼总制三边军务,在“花马池(今盐池县城)城北六十步”,修筑了袤长54里的沟垒。在关门上还建有关楼,写着“深沟高垒”、“朔方天堑”、“北门锁朔”与“防胡大堑” 等字。嘉靖十年(1531)春三月继续修建,至秋九月完工,历时半年,修筑了“堑深广皆二丈,堤垒高一丈,广三丈”的一道防御工程。嘉靖十六年(1537),在兴武营附近又由总制尚书刘天和“沿边内外挑壕堑各一道,袤长五十三里二分,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 现保存较完整,具体从盐池县花马池镇到达横城村黄河岸边,长360里。

(四)“品”字形窖

明长城外侧的“品”字形坑,是长城防御中一道人工堑险,因其排列错位成“品”字形而得名。这种构筑方式仅存于宁夏明长城防御体系的修筑中,即在地势比较开阔平坦、便于敌骑驰骋的地段挖出1米见方的深坑,一般较隐蔽,主要用来防止或延缓进犯者的骑兵顺利通过,俗称绊马坑。在实地调查中,于灵武市临河镇横山村长城外侧以西1300米处发现了大量排列规整有序的“品”字形坑。这些“品”字形绊马坑距长城边墙约50米,均随长城并行。“品”字形坑南北共有三排,其前排和后排相互对直,中间一排与前后排相互错位后便形成“品”字形。经过遗迹暴露较为清晰的地段开10×10米探方发掘清理得知,在10×10米的探方内共有长方形坑14个,第一排有5个长方形坑,第二排(中间的一排)有4个,第三排有5个。这些长方形坑大小基本一致,坑壁较直,坑(南北)长1.2~1.3米、(东西)宽0.9米、深1.2米。坑与坑的东西间距一般为0.9~1米,南北间距为1.3米。

[注释]

①《明史•兵三》

②③宁夏文物局、宁夏测绘局:《宁夏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2009年。

④⑦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盐池县博物馆:《宁夏盐池县古长城调查与试掘》,《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3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鄂托克前期文化局、灵武市文物管理所:《宁夏灵武古长城调查与试掘》,《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

⑤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⑥《嘉靖宁夏新志》卷1《关隘》,《隋书•炀帝纪》。

上一篇:朔门古街,暗自快乐 下一篇:圣洁狂野的花瑶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