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宝良:通胀还将进一步显现

时间:2022-10-07 06:41:18

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了11.9%,有人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过热了。事实是否如此呢?

4月是绿瘦红肥的季节,17日那天,记者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北京)期货暨衍生品市场论坛。会议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未来走势做了精要的分析,同时,他也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着独到的见解。

由于去年十月份,我国调整了宏观调控目标,经济政策由比较宽松转为适度宽松。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较好成效。从整个经济形势看, “今年中国的整个经济增长是前快后慢的形势。”祝宝良作了判断。

对日前出炉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祝宝良表示,通胀预期还在进一步显现。从目前数据看,经济增长恢复到了12%左右,目前的问题是,通胀预期增强、房价高企,以及一些农产品价格又再大幅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收紧货币政策,采取加息等措施?

“个人觉得,应对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办法可能要动用利率工具了,用差别利率的办法。”不过,最新出台的抑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包括提高二套房的利率、停贷第三套房,其实这已是差别性利率了。就此,祝宝良认为,整个国家通过提升利率来应对经济过热的必要性就降低了。

他说,其实无论是采取哪种政策,多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就当前经济形势看,中国通货膨胀预期比较高,CPI控制在3%之内有困难,但是控制在5%的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祝宝良表示,中国政府应该要进行温和的通货膨胀,借鉴2008年的教训。而就目前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情况看,中国率先利用加息也不是很好的办法。

其次,他还认为今年通货膨胀的情况不会太严重,需要动用财政政策,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补贴,抑制这方面的价格上升。所以货币政策要在年内控制在17%以内,适度地控制信贷工具。

就货币政策汇率和利率的关系问题,祝宝良表示,在动用利率以前应该先动用我们的汇率政策,今年人民币汇率可能从盯住美元变成盯住一揽子货币,这跟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没有矛盾的。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下半年再动用加息的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可能会比较好。

总的来说,中国的宏观经济可能是前快后稳,一季度12%,二季度大概在10%,三、四季度可以稳定到8%到9的水平,全年是9%到10%,通货膨胀率完全可以控制在5%范围内。

上一篇:加息那些事儿 下一篇:加息火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