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观察

时间:2022-10-07 06:30:48

血塞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50只,雌雄不拘,采用Pulsinelli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即对照组和血塞通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6、12、24和48 h 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出脑组织,每组10只。血塞通组于再灌注时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 mg/100 g)腹腔内注射后,其他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0.5 mL/kg)腹腔内注射后,均每间隔6 h等量注射;检测用于脑组织匀浆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体内SOD减少,MDA增多,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血塞通

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本质就是一个全脑缺血/再灌注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存在再灌注损伤,如何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减少后遗症成为医学上面临的难题。脑缺血/再灌注发病机制复杂[1-2]。尽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但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各种机制的枢纽点/交汇点尚不明确,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界研究的重点,有待于更深入地研究[3]。本试验选用中成药血塞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来探讨血塞通对脑复苏的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剂 血塞通注射液,由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购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购买。

1.2 实验动物分组 健康SD大鼠15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0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即对照组和血塞通组,每组50例。每组按再灌注的时间又分为3、6、12、24和48 h共5个观察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

1.3 动物模型制备 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塞的方法建立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ulsinelli大鼠全脑缺血四血管模型是研究多种缺血性脑疾病经典模型之一[4]。以25%氨基甲酸乙酯,4 mL/kg的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在大鼠颈部背侧切开皮肤,假手术组大鼠只分离第一颈椎两侧横突孔,不阻塞双侧椎动脉,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夹闭;对照组和血塞通组阻塞双侧椎动脉并分别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然后松开动脉夹形成再灌注,血塞通组于再灌注时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 mg/100 g)腹腔内注射后,每间隔6 h给予等量注射;假手术、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0.5 mL/kg)腹腔内注射后,每间隔6 h等量注射;大鼠实验中保持体温(37±0.5)℃,未昏迷或缺血后有癫痫、抽搐等并发症均放弃。

1.4 标本采集 所有大鼠分别于再灌注3、6、12、24和48 h 5个时间点,快速断头处死,剥取脑组织。用于脑组织匀浆液的SOD、MDA测定:于视交叉前缘处及向前延伸8 min处各做一冠状切面,取两切面间的右侧脑组织用于制作匀浆液。所有脑组织匀浆液标本集中统一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严格按试剂盒操作步骤完成。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对照组的脑组织匀浆液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MDA浓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过程中,自由基生成增多[5]。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能引起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更大的损伤,造成脑组织损伤[6]。蓄积在体内的氧自由基容易攻击含有磷脂成分的生物膜,同时还能破坏酶的活性[7]。生物膜的磷脂与自由基反应而生成MDA。MDA是脂质过氧化的终末产物,细胞中MDA量的多少能反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反应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和细胞损伤的程度[8]。因此,通过检测机体内MDA的含量可以估计血清中氧自由基水平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强弱。机体内部同时存在分解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其中SOD是体内特异性歧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抗氧化酶,他的作用是将氧自由基歧化,生成氧气和过氧化氢,从而阻断毒性更强的羟自由基的产生。SOD活力的高低可反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9]。

随着对脑缺血再灌注研究不断深入,寻求更理想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我国研究人员发现,中药对治疗脑缺血亦有很好的效果[10-11]。中药在脑缺血治疗中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血塞通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三七的提取物,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通常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过度聚集,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能溶解血栓,使缺血部位再灌注,减轻缺血所致的病理损害[12-14]。本研究显示,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体内SOD减少,MDA增多,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早期血液滤过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浆IL—10和单核... 下一篇: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