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沉默的公益”

时间:2022-10-07 06:29:37

【前言】打捞“沉默的公益”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无论是去“跨界”的人,还是冷眼瞧着的,可能都没有错。或许,冷眼旁观的,甚至语带讥讽的,反而对公益的本真更有期盼。然而,他们无法处理这个新局面,这个自然不是他们的错。要问的是,“跨界”是目的还是手段,跨界之后,界限还重要吗?公益旧秩序没有完成退出动作...

打捞“沉默的公益”

做事情的人难免要受到议论,随着新公益推动更多人从边缘进入中心,他们遭受的议论也会越来越多。比如,近期就有一些议论的新动向。有作者写了《如何成为一名公益大咖》,描绘了公益的圈子构成。它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为轻松以至于类似嘲讽。

这么多做公益的想必都看到这个描写公益江湖的文章,有业者直言,“觉得恶心”。不是因为圈子恶心,而是觉得轻佻的笔调恶心。这种不适感,不独在这里体现。不止一家小机构在对深圳慈展会表达类似的“恶心”,而且在说到这个话题时,直言不讳。一些在各自公益圈内靠单打独斗搏出来的人士,开始表达这样的观点:什么什么事就是赢家通吃。他们的看法也许比较武断,展现了行业敏感,但在说这些论断时,他们是相信自己的,而将不信任投给他人—这些人可能是公益界的“新宠”,或者至少享有盛名。

历史是有轮回的。至少在三年前,公益圈内的非议大多是民间公益指向官办慈善,后者哑口无言,只有挨批的份。而今呢,风水变化了,民间公益内部的评价更多样,而且有不忿的情绪在蔓延。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公益新秩序的动荡,而这样的情况,是好的吗?

民间公益内部的评价分化,一个最大的动因是“跨界”的副产品。因为“跨界”,民营与官办出现了交错,在资源与人员往来上杂处,进而推动两下“拆墙”,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上述的议论,不论有没有道理,都是对这些“跨界”结果的道德述评。在开始提到的那篇文章中,作者用“有圈子”的事实判断来完成对“混圈子”的讥讽。尽管这个因果关系完全不是这样,有圈子不代表“混圈子”,但公益名利场的潜台词是一眼望穿的。没有跨界就没有这些,问题是,公益“跨界”能否为这样的后果负责?

从前是官与民分头玩,各玩各的,现在是合到一起交际。过去是“两头真”:民办公益真心不想沾染官家机构,官家机构真心瞧不上民办公益。现在是“两头真”变成了一头冷、一头热。越来越多的大咖步入“共舞”的场地,而那些恪守传统的人,冷眼旁观。

无论是去“跨界”的人,还是冷眼瞧着的,可能都没有错。或许,冷眼旁观的,甚至语带讥讽的,反而对公益的本真更有期盼。然而,他们无法处理这个新局面,这个自然不是他们的错。要问的是,“跨界”是目的还是手段,跨界之后,界限还重要吗?公益旧秩序没有完成退出动作,可能很难推掉,而新秩序还没有落成,新旧秩序交汇,“清场”动作迟迟无法完成。公益业者过去可以反求诸己:我可以为公益做些什么?如今要是再追问,心境恐怕已然不同,会有所犹疑:公益还值不值得我为它做些什么?

大量的商业企业进入公益界,商业逻辑就是“赢家通吃”,它们要找最强大的合作者,按照市场规则去实现公益投资最大化。商家这样想,没有错。但公益伙伴这样顺从,是否合适?商业企业的法则作用在新旧秩序的变迁上,受其压迫而碎、而悬空的并非不重要。

跨界之后,仍希望有些东西还能“回得来”。这些东西就是公益的发愿与初心,具体来说,各有侧重:充实社区、培育新力、模式更新、公益的公共性不减,诸如此类。“跨界”擦亮了什么?它又是否让某些价值或期许变得黯淡?讥讽的议论或许刺耳,但此间的“落寞”值得审视。

有一万种理由让“跨界”、“共舞”永不停歇,此景甚好,足以忘了来处。谁也没有办法代替别人反省,不要做这样的无谓之举。可是,说好的天下为公之“公益”呢?说好的“公共性”呢?如果公益实境中的丰沛与贫瘠悬殊不是妄语,你可以低头看看实际站在哪边?

过去在舆论界,同人为之努力的,是打捞沉默的声音”,借“打捞”别人挽救自己,尽管这志向看上去有点傲娇。同理,现在的公益界,但凡对“同化合流”抱有挣扎意志的,是否也要打捞“沉没的公益”呢?从“沉默”到“沉没”,谁能确保一定会幸免?

公益之事,对价值的持守与否,会不断磨炼那些自以为成熟、却常有裂痕的价值观。这不是什么警告,到底还是为了不沉。

上一篇:消灭“危肌”护理要先行 下一篇:震后新城,寂寞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