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魅力

时间:2022-10-07 06:28:16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魅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留给大家的印象除了枯燥无味外,就是最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其一生都受不好的影响。“快乐学习”是学生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唤起学生要学习的需求,让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只有那些符合儿童“玩”的天性的教学才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欲、好奇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课上真正活跃起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地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这几个数字娃娃玩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大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神气地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伤心的眼泪,悄悄地走掉了。看到9欺负0,1很不高兴,它牵着0的手走过来对0说:“你看,如何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9听了非常吃惊。你们说说:1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这样的学习情境使得课堂显得生动有趣,把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二、动手操作,强调学习参与性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使其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思考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认图形”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说:“你认识它们吗?你能用它们搭出哪些有趣的图形呢?动手试一试!”欢快有趣的动手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起认识有关图形的表象,通过仔细地观察、积极地思考,学生搭出了各种各样的有趣图形。

三、主动探究,激发学习主动性

学习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扩展。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尝试解决新问题,通过自己的正确的推理、判断、概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多进行自我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例如,在学习“8加几”时,我就开门见山揭示课题,直接出示例题“8+5=”,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9加几”学习方法尝试计算,然后相互交流,展示思维过程,最后进行评价归纳,在评价中对于能够直接口算出答案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设计教学,能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巧设练习,增强学习趣味性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设计,做到目的性强,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形式新颖,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好习惯。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性,如改错、竞赛、抢答、填写必答卡,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变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既能扩大练习面,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诚然,形象直观的教学容易激发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去积极思维。设计出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游戏,形成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魅力。

上一篇:如何进行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下一篇:高中女生数学成绩薄弱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