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政:汽车业信用管理忠告

时间:2022-10-07 04:55:30

李国政:汽车业信用管理忠告

一次集体出错的报道

我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守护信用,行稳致远”,这是我对所有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忠告。

先从一个案例开始。今年3月25日首汽采购东风日产8600辆天籁2.0。这张照片是首汽高层到广州考察时和东风日产高层合影。但不好意思,我想告诉大家,所有新闻报道,包括新华社在内,都出现一个大错误,都写成“东风日产与首汽集团签订8600辆天籁订单”。

事实上,这句话是错误的。

怎么错了?先介绍背景。国家法规对失信企业有非常严格的限制。2014年10月1日起生效的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按此规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即信用不良的企业,不能参加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东风日产是合资企业,但东风作为国有性质是合资公司的股东之一;首汽也是知名国有企业。这两家公司虽然都不是政府机关,但都有国有企业背景,理当带头遵守国家法规和相关政府文件精神,比如上面这一条否则,任何人都有权投诉反映这一交易的正当性,特别是东风日产的竞争对手。

两家公司的采购交易是否符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1十八条之规定?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我先搜索东风日产销售公司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的信用记录,发现这个公司信用记录良好,经营正常,没问题,大家可以看记录截图。

接着我搜索新闻中提到的“首汽集团”。首先看到一个叫“北京首汽集团公司”的企业,它应该简称为“首汽集团”。我查询了它的信用记录,第一眼看到时心里就咯噔一下,一道红色警示线告诉我:这是一个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

记录显示,北京市工商局已将这家公司列为经营异常企业,列入时间是2015年11月4日,直到今天(2016年5月7日)这个公司还被锁定,没有移出来。系统里有北京市工商局对这个公司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决定书,上面登载“列异”的原因是,该公司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按规定,这个首汽集团公司肯定不能和东风日产进行交易,东风日产也不能把车卖给这家公司。我当时吓了一跳――这么大的订单,这么大的两家公司,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难道就没人注意到首汽集团的信用问题?

冷静下来后,我仔细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以“首汽集团”为关键词,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北京)里搜索,跳出来两个公司,排在最前面的全称是“北京首汽集团公司”,也就是前面说的那家失信公司;排在后面的全称为“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一样,前者是刘东才,后者是赵金俊。

既然北京首汽集团公司信用记录不好,那再看首汽(集团)股份公司的情况。系统显示,这是一家信用记录良好、经营正常的公司,董事长是赵金俊,董事名单中有高捷,新闻报道中就提到高捷去东风日产考察。

原来,新闻报道中所称的首汽集团并不是指北京首汽集团公司,而是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但所有报道都写成首汽集团,读者肯定以为是北京首汽集团公司,所以我说新闻报道都写错不应该写成“首汽股份”,或者把“集团”打个括号,写成首汽(集团)才正确。

上述事实,证实东风日产和首汽(集团)都是守信模范。―方采购,另―方投标,最后敲定8600辆大单,这笔交易堪称信用交易之典范。

至于首汽集团,任何公司如要和它(北京首汽集团公司)做生意,都是违规的,会冒很大信用风险。

在此,我强调,所有汽车企业和经销商不要和任何被列入经营异常的公司有来往,给你钱也不能要,因为对方信用不良,说不定会把你拉下水。现在我们已经一脚迈入信用社会、信用经济。交易前要先看对方信用记录,无论是对生意伙伴,还是对消费者来说。

失信企业会有什么后果

对于汽车界,如果说过去谈信用觉得离自己太远,现在信用已经切切实实走到我们身边,融入了日常的经营。

当前形势下,汽车企业应当着重打造汽车品牌信用体系,其中有三个重点:一是信用记录;二是合规经营;三是消费维权。这跟政府对汽车市场的监管方向相吻合。

以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为例,他们对汽车市场的监管基本上是三条主线,第一条是信用监管、第二条是行政执法、第三条是消费维权。

先说信用监管。所有汽车企业当前都要适应国家监管制度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信启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其载体就是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现在已上升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每个企业方方面面的东西都将归结到这张网里,称做“全国一张网”。

社会各界,包括汽车企业和汽车消费者,都可以进入这个系统,查看某个企业的情况,特别是它的信用记录,以此决定是否交易或消费,所以这个系统的影响非常大。总理特别要求,这个系统在2016年底前要全面建成。系统开通一年半,累计访问量达130多亿次。

信用监管的第一步是把企业所有信息向社会公示。过去这些内容都是藏在档案里、锁在保险柜里,而现在都推向社会,向社会公开。

信息的内容,包括政府公示和企业自主公示的。就工商机关来说,公开内容包括登记信息,如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等,备案信息、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登记、行政处罚、经营异常、严重违法和抽查检查信息。

企业自主公示的内容,首先是每年年报,即每年要向社会报告企业经营情况,并接受工商机关抽查和社会监督。此外,还要公示企业股东及出资信息、股权变更、行政许可、知识产权出质登记和行政处罚信息。

我特别提醒汽车企业注意两点。

一是,政府公示内容中有企业的违法记录,所有汽车企业对此―定要重视,想方设法不违规经营。否则一旦产生违法记录,会像阴魂一样终身跟着你。

比如去年底,上海工商机关查处了邓禄普(上海)销售有限公司商业贿赂案,案件处罚决定书就记录进这家公司名下。大家可以看这个详细的处罚决定书,这家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380多万元,还被罚款,这个记录将终身保持。

再比如上海凡德汽车销售公司是宝马4S店,半年多时间内留下两条违法信息,分别是商业贿赂案和抽奖销售违规,这些违法记录将永远记在企业名下,供交易伙伴和消费者评判。

二是,企业―定要在每年6月30日前公示上一年度的年报。年报是企业积累信用的过程,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年报要尽量早报,不能过期,一过期公司就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受到信用惩戒。

除了及时外,年报还要注意如实填写,对数据准确性进行核实,千万不要等工商机关抽查时发现错误,到时会被认定为弄虚作假,从而列入异常名录。三年内如不改正、申请移出,就会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录,即“黑名单”。

除逾期年报外,被列入经营异常还有三种因素:一是年报弄虚作假;二是没有及时公示重大信息;三是登记住所和经营场所联系不上。

那么被列入经营异常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录,会有什么后果?《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十八条对此做了规定。去年11月底,国家38个部委联合出台《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失信企业要受到这38个部委的90项惩戒措施。

首先是对公司的惩戒。不能参加政府采购,不能参加招投标,土地出让、授予荣誉都没戏。银行会拒绝贷款、拒绝承兑汇票,因为你是一个信用记录不良的公司。如果要开网店,所有平台都实行信用把关,你的记录不好,网络平台会拒绝你开店。最重要的是,交易对象看到你的记录后,就不跟你做生意了。

对法定代表人来说,风险也非常大。首先,国家政府机关会强迫你的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因为你已经没资格再当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了。其次,取消你担任其他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资格。再次,对股东也会有限制,一旦被列入失信企业,股东也不能投资其他公司当股东。

对员工和客户也会带来伤害。一个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如果其员工贷款买房、买车或者出国,银行会拒绝员工的贷款申请,因为他们要审核你公司的收入证明。而你这个公司主体就不正常,银行会对员工收入证明的真实性、对员工还款能力产生怀疑,最后拒绝贷款。

客户贷款也会受到影响。比如你是汽车销售公司,消费者到你公司贷款买车,如果你这个销售公司即4S店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银行不会给你的消费者放贷。

有的企业可能认为,自己被“列异”了,但怎么没碰到上述惩戒的事啊?回答是,这种幸运是因为相关部门还没完全联网,但它持续不了多久,因为全国各地各部门正在加快推进。

1.1万家经销商被列入异常

名录

当前,全国有多少家汽车经销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看一下我的统计,总共大约有1.1万家。而全国乘用车4s店大概2.6万多家,这说明,除去商用车外,全国约有30%的汽车4S店是异常经营状态,约占三分之一。

他们会不会都是亏损或已无法维继的店?不好下结论。但这个比例,与汽车界对4S店“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平衡、三分之一亏损”的经营判断惊人地一致。

被列异的汽车经销商的数量分布,从统计数据来看,江苏最多,江西其次,河南居第三,三个省都过千了。

江苏省的汽车4S店和销量基本占全国的1/10,现在这个省有1800多家汽车经销商被列入经营异常,说明了什么?汽车公司在和这些被列异的4S店开展业务时,―定要小心。最好的是上海,目前没有发现一家4s店被列入异常名录,这说明上海人非常讲诚信。

这些信用记录不良的汽车经销商,他们屋檐上都挂着整机厂的汽车品牌,因而极大地损害了整机厂的品牌形象。

有的企业觉得自己是经销商集团,有的企业认为自己是整机厂财大气粗,有钱有关系,不会被列异。但在信用记录面前,企业不分大小。大家看看,中铁基金公司是航母级公司,光注册资本就是2582亿余元,也照样被列入异常名录。

汽车行业违法表现

刚才讲过,政府公示内容有一项是行政处罚,即违法记录,这就牵扯出汽车行业的违法违规大问题。

现在政府强化汽车市场的监管执法,实行竞争执法三年行动,把汽车列为其中一个重点。去年全国工商专门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一查侵权假冒,二查虚假宣传,三查商业贿赂。

根据我对全国相关案件的数据统计,汽车企业违法突出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即垄断协议、商业贿赂、强制交易、违规促销、假冒伪劣、霸王条款、不履行法定义务、无照经营。

汽车业反垄断风暴高潮始于去年。我个人的看法,反垄断并非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放水养鱼,在登记环节推行便利化,在监管环节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不过,我还是提醒所有汽车企业要注意《反垄断法》第十四条。

另外,当前汽车市场还有一个很突出的违法表现,就是汽车经销商收费问题非常多,引发的案件也非常多。综合全国情况后,我给汽车企业提出建议,请大家远离这八个收费项目:一是PDI检测费,二=是商检费,三是出库费,四是外地报备费,五是贷款手续费,六是金融调查费,七是保险押金,八是不明装潢费。这些都是违法案件易发高发地带。

同时,建议汽车企业约束汽车经销商,远离这八类收费项目。八类收费项目引发的违法案件被工商机关查处后,没收所得不说,还要罚款。至于具体案例,今后有机会再细讲。消费者如果碰到这八个收费项目可以拒绝,并进行投诉和举报。

汽车投诉指标分布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个人对汽车消费投诉的研究成果。今年一季度,包括汽车在内的交通工具投诉增长43%。去年全国汽车消费投诉性质占比中,质量最多,其次是售后,再就是合同。进一步研究后,我发现有以下结论。

第一个指标:投诉量。去年投诉总数较少的品牌分别是长安PSA、广汽三菱、东风裕隆、沃尔沃、广汽菲亚特;投诉量最多的品牌为上海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上汽大众、北京现代。

第二个指标:千辆车销售投诉率。也就是汽车品牌当年每销售1000辆车的投诉率。这个指标比较低的品牌是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上汽大众、北京汽车,比较高的是广汽菲亚特、海马汽车、捷豹路虎、一汽马自达、宝马汽车。

第三个指标:质量投诉率。比较低的品牌有广汽三菱、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一汽丰田、长安PSA,这5个品牌关于质量的投诉比率比较低。比较多的品牌是海马汽车、捷豹路虎、广汽菲亚特、一汽马自达、宝马汽车,5个品牌的质量投诉比较高。

第四个指标:合同投诉率。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北京现代、长安汽车这些品牌合同投诉较低,但一汽马自达、海马汽车、捷豹路虎、广汽菲亚特、长安PSA这些品牌的合同投诉率较高。

第五个指标:售后投诉率。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北京现代、长安汽车这些品牌的售后服务投诉率低,而一汽马自达、海马汽车、捷豹路虎、广汽菲亚特、长安PSA的售后服务投诉率较高。

总结起来,汽车企业和经销商集团要围绕汽车品牌信用建好三个体系,即信用记录、行政执法和消费维权。

我们呼吁,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积极行动起来,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合法合规经营,及时化解消费纠纷,才能保持良好的品牌信用。希望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围绕这三个体系进一步守护和提升品牌信用,共同把汽车业打造成中国的信用典范行业。

上一篇:音乐梦想之花 下一篇:达意隆:布局移动互联网开拓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