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7 04:36:13

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找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推动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许昌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这是旅游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一、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基本情况

从2002年开始,许昌市委、市政府就把发展旅游业提到了优先快速发展的日程: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抓手,营造发展大旅游的社会氛围,邀请魏小安等全国知名旅游专家为旅游业“把脉问诊”;聘请高水平的旅游策划规划公司,对许昌旅游业进行全面策划规划;开发建设以曹丞相府为主的三国文化旅游产品、以花都温泉度假区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神古镇为主的体验旅游产品等,逐步形成了“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古镇――体验之旅”三大知名旅游品牌。

二、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适应

许昌市目前对文化旅游业的管理基本仍处在旅游部门一家抓旅游,文化、旅游二个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其他部门不管不问、各行其事的管理格局,尚未形成各级领导齐抓共管、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整体合力,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未形成一个大旅游、大产业的着力点,严重制约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业经营管理上存着机制不活、效益不佳的问题,有的景区、景点沿袭事业单位经营模式,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动力,宣传促销主动性不强,坐门等客现象严重。

(二)文化与旅游的粘合度不高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许昌市的多数旅游产品缺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如霸陵桥虽有关帝庙和关羽雕像,但游、玩、赏的要素不足。神镇有钧瓷文化特色,但缺乏旅游载体,游、购、娱的要素不足。

(三)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许昌市对旅游业的投入虽然不断增加,但大都是商务酒店和公益性博物馆建设,旅游专线、景区基础设施、旅游酒店、游客服务、旅游商品、景点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政府投入比例太低,缺乏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和外地客商投资的倾斜优惠政策,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四)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备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各环节之间要衔接、配套,服务功能完备。许昌市旅游业的六环节均存在薄弱点。如在餐饮住宿方面,接待民间大众团体旅游的能力不足,旅行社与餐饮住宿行业缺乏沟通与配合。行的方面,缺乏旅游专线。游的方面,缺乏游客参与互动的体验式项目,旅游看点不多,内容不丰富等。

(五)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管理经验缺乏

文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结构不合理,在旅游行业管理、市场宣传营销、商业策划包装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

三、对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树立文化旅游产业新理念

要大力发展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必须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要切实认识到抓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抓经济增长,就是抓就业,就是抓节能减排,就是抓新兴产业。这就要求全市上下、各行各业必须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促进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发展特色旅游

要充分发挥许昌市旅游资源的特点,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一是大力提升三国文化旅游品牌的形象和质量。要在强力开发三国文化园的同时,丰富景区内涵,提升景区品位。二是着力打造休闲旅游产品。要紧紧抓住当前休闲观光旅游热的机遇,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周边城市假日休闲的主要目的地。三是发展是钧瓷文化旅游项目。四是推出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高校修学游等特色项目。

(三)提高服务质量,创名牌旅游产品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许昌旅游的服务品牌。要坚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开展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细微服务。

品牌的创建必须以旅游产品的质量为基础,一个优质的产品未必就是名牌,但真正的名牌必定是优质产品,劣质产品是断然无法成为名牌的。

目前,我国特别是许昌市的旅游业,不仅是缺乏名牌,更缺乏创名牌的意识。这更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正确引导,扎实帮扶,切实维护名牌企业的利益,尽快在旅游行业和消费者中树立起品牌意识。

(四)重在提升,不断完善旅游要素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各环节之间要衔接、配套,服务功能完备。针对许昌市旅游业的六大要素存在的薄弱点,必须加大提升力度。如在餐饮住宿方面,要加快旅游酒店建设,改善游客食宿环境。加快许昌至鄢陵,禹州至神的旅游专线建设,增加景点停车场所、旅游公厕建设,增加旅游专线公交。游的方面,紫云山和花木博览园应增加游客参与互动的体验式项目,增加旅游看点。进一步挖掘许昌市曹魏文化深度,拓宽曹魏文化广度,使曹魏文化旅游规模化、系统化。

(五)培养引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针对许昌市旅游行业管理、市场宣传营销、商业策划包装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培养。要选准苗子,对那些热爱旅游事业、具备一定潜质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二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对许昌市旅游业的紧缺人才,如策划、设计、营销、服务等,要通过出政策、给待遇、留位置等方法加以引进。

(作者单位:平顶山教育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上一篇:文化因素对FDI技术扩散的影响 下一篇:校友录所基于的技术支持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