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下的地摊戏

时间:2022-10-07 03:11:19

古城西安,以它博大精深的文化闻名于世。就戏曲而言,种类繁多,各具特点,有秦腔、眉户、碗碗腔、木偶、道情等。如今在护城河边,每逢星期二、四、六、日及重大节日,从环城南路的建国门到和平门之间,就有五六个戏班子,形成了一个异常兴旺的“戏曲超市”。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秦腔、豫剧、眉户,还可以零距离观赏木偶,这一自发的群众性文化现象,已成为西安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受到老百姓的广泛关注。那么,想去看戏吗?就让记者当一回向导,去城河岸边走一趟吧。

秦腔唱起心欢畅

秦腔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剧种,它是我国诸多戏曲的鼻祖,其历史之悠久,唱腔之昂扬,旋律之优美,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在秦川大地,只要一唱起秦腔,人们可以饭不吃、觉不睡,也要争着去欣赏。

如今,在西安的护城河边,在浓浓的树荫下,百余米长的地方,就有四五家秦腔自乐班。这些自乐班大都是退休人员自愿组成的,他们闲暇之后,总想寻求个娱乐的方式,于是演唱秦腔就成了他们的首要选择。老大爷、老太太们没事干,听听秦腔,也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最早在这里活动的是崇仁秦腔自乐班,他们1996年就组建了,开始在城墙根下,因受地域限制,群众来往不便,又移到城河外边。负责这个戏班的老者叫王义安,原是省上某厅局的一个干部,他特别喜爱秦腔,退休后就搭起了这个自乐班,他带头演唱,声情并茂,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大家称他为“团长”。在他的戏班就有三四十个演唱者,并常年活动。有位叫贺健的师傅,对演唱特别热心,每次都是他蹬着三轮车,把音响、乐器拉来,布置好,唱完后再拉回去。有一位原在电大工作的贺老师,把自己的扬琴拿出来,供自乐班使用,弦坏了就自己出钱去修。40多根弦,光拆卸安装就得三四天,但他毫无怨言,为的是戏迷心里乐。

另一个自乐班是由梁女士牵头的“西安民乐秦腔艺苑”。梁原是宝鸡一家剧团的专业演员,调到西安一家企业退休后,又操起了老行当,搭班子唱戏,在助手杨来道、尚英的帮助支持下,戏班的人数已有30多人,虽然起步有五六年时间,但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星期五、星期天在和平门,星期六在小南门。去年他们自乐班还参加了陕西电视台戏曲节目《秦之声》的比赛。前段时间,她还凑钱租来服装,组织了4场化装戏。他们的乐队是由杨俊义、王新权等专业琴师组成的,高水平的演奏,赢得了戏迷们的喜爱。

秦腔自乐班的兴起,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家可以随时欣赏不花钱的戏。来这里演唱的不仅有秦腔爱好者,还有剧团退休的专业演员。像华美丽、白贵平、徐福献等,常是星期天到这里演唱,大家可以听到名家的唱段。还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专业演奏人员,他们或打板、或拉胡琴,都给大家带来了美好的戏曲享受。

城河边的戏曲慷慨激越、委婉动人,有秦腔传统戏《铡美案》《三滴血》《五典坡》《周仁回府》《宝莲灯》等,还有眉户剧《屠夫状元》以及秦腔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这里城墙就是背景,树荫下就是舞台,在这独具特色的环境里演唱和观赏,唱者和观者融为一体,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唱到精彩处,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有的观众为了表达对演员的喜爱之情,自愿出钱给演员搭红,你十块,他八块,以示对演唱者的支持和褒奖。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几个自乐班放弃休息时间,天天组织演唱。许多观众从东郊十里铺、西郊开发区、鱼化寨赶来,有的提着马扎、摇着轮椅,还有的抱着孩子,早早来到这里,找个最佳位置。一个戏班前就有二三百人,把个城河边挤得满满当当。唱一声秦腔,心中的烦恼云消雾散;听一段戏曲,浑身上下都感到舒坦。观赏秦腔成了戏迷们莫大的精神享受。

木偶与观众零距离

陕西是木偶的故乡,早在周朝时,木偶就作为一种艺术进行表演。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平城之战,就是用木偶来迷惑匈奴。到了唐代,木偶普遍盛行,唐玄宗看了木偶戏后大发感叹,写诗道:“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是人生一梦中。”

如今,木偶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仍然受到观众的喜爱。过去,只能在剧院里、电影或电视里看到木偶戏,平常一般很难看到。木偶戏成了人们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渴望。然而,现在好了,人们不用出远门,在护城河边就可看到木偶戏了。

前不久,记者路过这里,看到树荫底下,一群戏迷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赏木偶戏,一下把我也给吸引住了。三个表演者手持木偶,面带表情,活灵活现。原来,他们正在表演一段戏曲《三对面》。

木偶戏走出深闺大院,来到群众中间,与观众零距离接触,确实给戏迷带来了一个惊喜。过去在剧院里演木偶戏,台前有一个遮拦,观众只能看到木偶的动作,而看不到真人的操作。现在演员来到群众中间,木偶怎样表演、怎样动作,看得清清楚楚,着实让大家过了一把瘾。来这里表演木偶戏的都是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的专业演员,他们有的已经退休,有的还在职,星期天来这里为戏迷助兴,不收任何报酬,图的是心情舒畅,给大家带来一点欢乐。

老艺人梁向前,69岁了还时常拿着一把木偶,给大家义务表演。他的内杆木偶技艺精湛,表演的《周仁回府》中的周仁能提袍甩袖、甩发吹须、摇纱翘帽,让观众大饱眼福,赞叹不已。他的搭档张春娥,功底扎实,又能唱,又能演,把个木偶摆弄得惟妙惟肖,游刃有余。

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的杜永保等中老年演员,他们艺术娴熟,将剧情、自己的表情和木偶表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群众看得如痴如醉,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特别是表演《周仁》一段戏,一会儿脱帽、戴帽,一会儿抛甩头发,还有那不断收拢的手指,把个周仁真是给演活了,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河边的木偶戏是艺术接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动体现,每次演出都场场爆满,使木偶戏越来越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观众喜爱木偶戏,木偶戏将永远魅力无穷。

豫剧表演有知音

豫剧是我国地方戏中的优秀剧种,主要流传于中原地区。因陕西与河南是近邻,豫剧以它独有的艺术形式也受到陕西人的欢迎。在西安,河南籍人口的比重相当大,他们勤劳、智慧、吃苦、能干,为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人这样戏称:如果西安的河南人都罢工,西安就要瘫痪。虽是玩笑,却说明,河南人在西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河边的豫剧表演,大部分观众为河南籍的市民,这里有老年人,也有年轻的豫剧爱好者。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在这个没有围墙的剧场,听听乡音,叙叙乡情,感到格外亲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城河边演地摊戏的豫剧自乐班有五家,三个白天演唱,另两个在晚上演出,分别在小东门和玉祥门。在和平门西侧,有一家中老年豫剧自乐班,至今有10年时间了,二十多个人,每周四、六、日,三次活动,演唱的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白蛇传》《抬花轿》等,很受群众欢迎。

在这里规模最大的豫剧班底,要数“城墙根大戏台”了。他们是一个有近30人的戏社。“团长”王玲是从一家电信单位退休的职工,63岁了,在家没事干,开始就琢磨着是打牌好、跳舞好,还是唱戏好,最后她决定唱戏。这样既可走走,又能活动,通过演唱,浑身上下都得到了运动,感到特别轻松,心情愉快,吃饭也多了。于是她组织起戏班子,给大家奉献欢乐,做点好事。她认为,我快乐,大家快乐。这就是王玲的人生价值。

在王玲的带领下,自乐班人心齐、信心足,大家凑钱买乐器,把乐队装备成最好的乐队。老人杨金柱家住城河边,义务保管运送音响器材,热心为大家服务。这个自乐班,每周坚持两次活动,8年了从没间断。他们常演的戏曲有《三击掌》《桃花庵》《王宝钏》《拷红》《断桥》《人欢马叫》等。西安电视台曾多次为他们录过像,并在电视台播放。一天,记者路过这里,自乐班正在演唱豫剧《朝阳沟》选段,当银环唱到“朝阳沟,朝阳沟,今年又是大丰收”时,所有演职人员包括打板的、拉胡琴的、主持节目的,还有搞服务的,大家齐声合唱,大大增加了戏剧的艺术效果,将演唱推向了高潮。他们显得是那样的和谐、团结,富有生气。

在建国门外,还有一家“豫声自乐班”,负责人叫赵金莲,原在河南一家县剧团工作,后定居西安,住在高新开发区,每周演唱四次,都是老公将她送来。20个人的班子,搞得有声有色。在戏迷的热心支持下,他们买了发电机、音响、三轮车、凳子等设备,热心为大家服务。观众评论说:“现在剧团不太唱,听不到家乡戏,小赵给老年人带来了快乐和满足。”家住和平门附近的樊国华老人,快70岁了,特别喜爱家乡戏,每次都是走着路来,连散步,带看戏,身心特别愉快。他说,看戏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城河岸边地摊戏的兴起,是群众热爱戏曲、对戏曲需求的一种反映,体现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尊崇。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生活好了,无忧无虑,特别是老年人,儿女已长大成人,身边没有负担,就要寻找一种娱乐方式,地摊戏正好迎合了他们的愿望。于是就形成了气候,形成了规模,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对于地摊戏,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这是西安文化发达的一种表现,应给予必要的扶持。同时,地摊戏的组织者和观众也要自觉维护西安的文明形象,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把音响调到适当的音量,不要造成噪音污染。还要注意爱护公园的一草一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共同营造文明、卫生、高雅的良好环境。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共同为和谐西安做贡献。

上一篇:古塞茶歌 第7期 下一篇:窑洞人生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