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私用焦点之外

时间:2022-10-07 01:50:09

近日,一张父亲骑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上“疯传”,知情人称,骑车男子是安徽省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很多网友对此表示深受感动。记者联系上詹云超本人,他确认,照片中骑车送女儿上学的人就是他,并称,自己几乎每天都骑车送女儿上学,“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显然,这样一则新闻给公车私用者上了一个很大的“紧箍”。

副市长送女不应成新闻

詹云超作为父亲,每天送女儿上学尽到了父亲的责任,詹云超作为副市长,骑自行车送女儿说明其公私分明,尽到了官员的本分,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也为其他官员做出了表率。按照公车管理规定,詹云超作为副市长不仅没有坐专车的待遇,更没有动用公车送女儿上学的特权,官员骑车送女儿上学很正常。正如詹云超所言:“这是一位父亲应该做的 事”。本不该成为新闻,却被网友过分拔高、一致叫好,令人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讲,网友为此叫好实际上是对某些官员公车私用的讽刺。

虽说从制度的角度讲,官员骑车送女不值得表扬,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公车私用简直就是新闻“牛皮癣”。别说像詹云超这样的副厅级干部公车送女儿上学屡见不鲜,就是级别比詹云超低得多的干部公车私用也是司空见惯。詹云超骑车送女的照片被网友“疯传”的同时,来自《新快报》的报道说,广州区一位老伯因为监督公车私用,88岁母亲被人丢纸钱。新华网还有消息说,河南许昌县林业局副局长俎建立公车私用醉驾造成一死一伤后,县林业局要求员工集资出钱赔偿死者家属。与公车私用的官员相比,詹云超坚持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确实难能可贵。

就拿不少地方给公车设立特殊标识来说,将公车的用途行踪曝光于公众的视野之内,希望对公车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这项措施的目的不在于让百姓知道公车被私用,而在于公车私用的责任与后果。如果问责不到位,处罚轻描淡写,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公车贴标识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

公车私用谁有发言权

就是带有特殊执法标志的公车也是私用泛滥。河南电视台记者吕建福曾拍摄过一组公车私用的照片:景区里的市委市政府专用车、饭馆旁的医疗车、公园里的税务车,亮着警灯接孩子的警车,各种带有特殊标志的公车应有尽有。如此易于分辨和拍摄的特殊公务车都可以随意私用,一小块“公车”标识,如何承受公车私用监管之重?至于GPS定位更是一种内部监管措施,老百姓根本没有发言权。

坊间对公车使用有一段经典的三分法概括:“公务车三分之一公用,三分之一家用,三分之一司机用。”从一些地方封存公车的经验看,减少公车完全可以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审批部门可以参照“三分法”或者“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比例,削减公车采购计划,避免公车浪费,引导公车改革潮流。对于公车私用,要前移监管关口,引入外部监督,让纳税人去监督公车私用。不管公车私用是否造成后果,不管媒体是否曝光,都要严厉处罚。使公务人员认识到,公车私用,花的不仅是公家的钱,自己也得不偿失,从而筑牢公车私用防火墙。

高考公车煞人眼

近几年,每逢高考和中考,总有一些公车沦为官员的私家车,一辆辆公车堂而皇之地接送官员子女参加考试,在众目睽睽之下十分抢眼,民众很是不满。某种程度上讲,高考或中考对官员子女是一次人生的大考,对他们的官爸官妈来讲,其实也是一次官德的大考。

媒体时不时地曝光公车私用现象,涉及党政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等,出现了大面积的车轮腐败。必须承认,汽车已经成为公务人员必配的办公用品,就跟一支笔、一张纸一样,是为方便公务员办公用的。从这个角度讲,只要是工作真正需要,只要公车是拿来为人民群众办事和服务的,按照什么标准配车、车子怎么使用,老百姓都没意见。但现在社会对公车问题之所以有那么多怨气,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不满公务人员开着公车办私事。

“公、专、罚”搞好车改

“限车”必先“限权”。“公车改革”必须破除特权思想,让官员做回“公仆”,公车切实“公用”。但是,大量事实表明,让公权归公和公车交公,不能企望于官员的幡然醒悟和自我节制,必须借助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和制度约束。鉴于目前各地对公车监管的改革尝试,笔者认为,破除特权思维必须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彰显一个“公”字。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车改革首先需要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借鉴国外经验,为公车涂以区别于民用和商用的识别标记,将公车使用标识化,以方便社会监督。另一方面,要将公车消费公开化,对公车数量和每年用于购车、使用及养护的支出,定期向社会公布,以接受公众评议。

二是取消一个“专”字。现实生活中,官员配车几乎成为官场相互攀比的潜规则,因此,只有取消“专车”,限制“特权”,才能防止公车私用,提高公车使用效率。沈阳市浑南新区将区管60辆公车组成公务车队为120个部门服务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是强化一个“罚”字。好制度贵在执行力,虽然公车超编、超标泛滥,公车私用屡见不鲜,但是,鲜见有人因此而受到处罚。所以,为了确保公车改革的效果,相关部门必须按照制度规则严格实施问责,否则,缺乏问责的车改,难以遏制特权,也注定流于形式。

公私不分、公私利益混淆、公私身份不清、公仆服务意识缺失、监管措施不到位、管理无方、处罚无力等,这些都是公车私用的矛盾点。看来在我国,公车私用并不缺少约束制度,但真正缺少的是,从上到下“动真来硬”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决心和行动。限制公务车,光靠各单位的自律是不够的,还应该借用社会的力量,各级人大机关也应该积极介入。只要各级官员做出表率,只要人大审核、媒体曝光、公众盯防同时给力,公车私用的“牛皮癣”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摘编自:人民网、新华网、《广州日报》)

上一篇:家电新政“抢食”加码 下一篇:深圳“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