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和维拉帕米转复阵发性房颤比较观察

时间:2022-10-07 12:20:16

【摘要】 目的 研究比较胺碘酮与维拉帕米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4例, 分为A组与B组, A组采用胺碘酮, B组采用维拉帕米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转复成功率为78.4%;B组为转复成功率为56.8%, 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胺碘酮;维拉帕米;房颤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占心律失常患者的1/3, 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1]。心房颤动可导致血栓的形成, 在临床上应尽可能的转复成窦性心律。直流电转复率很高, 但是需要进行麻醉, 在技术上有所限制, 常用于房颤合并明显的心力衰竭或是严重心绞痛等紧急症状。药物转复是临床最常使用的方法,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种类较多, 为了更高的治疗本组对胺碘酮与维拉帕米治疗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4例, 分为A组与B组, 其中A组37例, 男20例, 女17例, 年龄34~70岁, 平均(37.6±5.5)岁, B组37例, 男19例, 女18例, 年龄35~68岁, 平均(35.7±5.2)岁, 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为阵发性心房颤动, 两组患者均发生在48 h以内, 无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病窦综合征、甲亢等, 近半个月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以及洋地黄类药物, 两组患者其年龄、性别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建立静脉通路和心电监护。A组给予胺碘酮(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4923, 规格:2 ml:0.15 g)150 mg与20 ml生理盐水混合, 以10 min注射完成, B组给予维拉帕米(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343, 规格:2 ml:5 mg)5 mg与20 ml生理盐水, 静脉滴注, 以10 min注射完成, 观察患者的转复率,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室率, 治疗后3 h内转复则为转复成功。

1.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或以中位数表示。以P

2 结果

2. 1 转复率与转复时间比较 A组转复29例, 转复率为78.4%, 平均时间为(2.3±3.7)h, B组21例, 转服率为56.8%, 平均时间为(3.9±4.2)h, A组转复率明显高于B组, 并且时间短于B组, 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转复率与转复时间比较

组别 n 转复成功(n) 转复率 平均转复时间(h)

A组 37 29 78.4% 2.3±1.7

B组 37 21 56.8% 3.9±2.2

χ2/t

P 3.946

0.046 2.819

注: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比较 两组治疗24 h后心室率明显下降, 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比较( x-±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24 h后

A组 143.9±15.3 71.8±10.5

B组 145.8±15.8 86.8±12.3

t 0.525 5.641

注: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B组2例心动过缓为44/min, 45/min, 血压为84/66 mmHg, 85/65 mmHg, 发生率为5.4%, 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房颤动的主要特点是心房快速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2], 可导致心房血栓的形成, 发生动脉栓塞。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心功能恶化, 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在临床治疗主要是及时进行房颤转复, 以维持窦性心律[3], 防止血栓的形成,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临床复律主要以电转复、药物转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为主[4]。药物治疗转复一直是临床的一线治疗方法。在临床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种类很多, 作用功效具有一定的差距, 本组研究采用胺碘酮和维拉帕米进行转复并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胺碘酮转复率更高, 为78.4%, 而维拉帕米为56.8%, 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胺碘酮与维拉帕米均为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效果更明显, 转复率更高, 时间更短, 不良反应低, 安全性高, 可作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茹芹.胺碘酮与毛花苷 C 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比较.医药论坛杂志, 2011, 32(01):156-157.

[2] 高毅滨, 胡慧, 袁云华.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分析.西部医学, 2008, 20(01):58-59.

[3] 熊刚, 张后民.静脉推注胺碘酮与西地兰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中国药房, 2010, 21(20):1874-1875.

[4] 王智明.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对比.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1):42-43.

[5] 周明, 王柏磊.胺碘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医药, 2008, 03(30):43-47.

上一篇:改良胸腔穿刺术治疗胸腔积液46例分析 下一篇: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