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酒店管理发展现状的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2-10-07 12:01:42

关于当代酒店管理发展现状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作为近年来十大热门行业之一的酒店管理,以其创新性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支撑成为当代行业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不断接轨,我国对于旅游以及酒店管理的需求正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就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当代高校也随着市场的需求适当的增添了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而我国酒店管理的现在也随着专业人才的不断输入显现出更加出众的活力。

关键词:酒店管理;创新性;旅游;当代高校;人才

Abstract: As one of the popular sectors in recent years, the top ten hotel management,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contemporary industry with its innovative concepts and advanced technical support. With the continuous integration of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ina's demand for tourism and hotel management are in a rising trend. Increasing management need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lso appropriate with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o add a relevant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otel management in China now with the continuous input of professionals showed more superior vitality.

Keywords: hotel management; innovative; tourism;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lent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当代酒店管理发展现状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酒店管理,我们首先应当对自身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在酒店管理方面首先面临着科技含量高的服务项目使用不够这样的问题。酒店的服务项目要体现科技含量,虽然我国高星级酒店硬件设施已不低于同等档次的国际饭店,但是在高科技应用方面却体现普遍不足。如:网上预订普及率不高,与欧美国家相差几倍;在人工智能化对温度、光线的自动调节;宽带上网和电视电话会议设施等科技服务项目有所欠缺。其次,经济型饭店未能引起关注。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客房总数将会是欧洲和美国的总和。然而,中国酒店投资商、开发商却把主要精力放在高档酒店的市场,经济型酒店的市场未得到充分关注。对于有些酒店集团化程度偏低这个问题,目前酒店集团化程度美国已达到70%,欧洲国家已达到30%,中国还不到10%。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单体酒店来说,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加盟国际著名的酒店集团并采用他们的管理服务。第二种对于优势不明显,地理位置不好的酒店,可以加盟一些知名的酒店网络获取客源。例如:的度假型酒店。第三种是单体酒店之间联合,使用统一标志,创立一种品牌,构成松散的联合体。而处于最关键一点的酒店管理人才来说,我国酒店管理人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人才缺失。造成酒店管理企业人才缺乏的原因归结起来大概有两个方面:(1)目前社会公众对酒店管理工作了解不够,很多大中专院校毕业学生不愿意到酒店去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酒店管理水平提高;这就直接导致酒店管理教育相对落后,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有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处在快速成长时期也就是各种制度相互碰撞的时期。企业的快速增长暴露了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使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甚至后退阶段,面对这样的形式,我们只有清晰的认识到我们的发展现状,才能够为将来的发展做出具体有力的规划。

一直以来,国内酒店集团与国际酒店集团相比差距很大,最主要的是差在集团品牌影响力上,但是本土酒店集团的品牌建设在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酒店集团品牌影响力从2009年到2010年出现小幅下滑,从2010年到2011年有所增长,高于2009年的相应数据,这反映了我国酒店集团的品牌化建设在3年内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且小部分品牌建设初现成效的集团对该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的拉升作用明显,其中锦江、首旅、港中旅、凯莱等酒店集团的品牌影响力高于平均水平。同时从迈点品牌指数MBI上也可以看出,国内酒店品牌指数虽然比不上国际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但是该数据正逐月上升,涨势平稳。

二、 酒店管理理念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目前全世界酒店中,有57%以上是以多种形式隶属于酒店集团管理。集团化经营不仅可以确保酒店为客人提供标准且具备特色的服务,而且可以使用知名酒店管理的全球免费预订中心、全球订房系统等。近年来,品牌化、信息化等集团软实力在成长中作用增强,但集团间水平差异仍比较明显。

从2010年中国最具规模的国内酒店管理公司(集团)30强之间的规模对比来看,集团间的规模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市场进一步分化。锦江国际、港中旅维景、首旅建国客房数量均超过2万间,金陵客房数量逼近2万间,30强中其他多半酒店集团客房数量不足1万间。再看看国际酒店集团,客房数最多的洲际集团拥有661000间客房,万豪目前在全球拥有的客房总量也超过630000间。相较之下,明显说明了我国酒店集团化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连锁化发展与人力资源解困之道这两大主题,对于中国酒店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均具迫切性。数据显示,2010年,整个中国酒店市场的员工流失率是60%。其中浙江省酒的店员工年流失率平均为33.69%,一线员工流失率最高,占了98.8%。而2012国际联号在华人才缺口也普遍近万。人才的高流失率严重制约了酒店集团化发展的进程。 业内人士表示,广开渠道选聘人才、创造条件成就人才、完善机制留住人才,是酒店集团化发展良性循环的原动力。人力资源将成为决定连锁化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解决酒店行业的人力资源问题的当前之急。酒店集团化管理要成功,必须解决好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问题。

三、结论

我国酒店管理应当以“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为核心理念,以展示我国经典文化为主题,将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与酒店管理有机结合,彰显系统化、自然化与人性化,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许新.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社会学问题---如何克服科层制的弊端[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2]李春红.当前会展业发展趋势及对天津会展业的思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

[3]邵萬寬.外来菜攻略与本土菜生命力辨析[A].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论文集[C].201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对结构新规范中关于框剪结构一些新条文的理解... 下一篇:浅谈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