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06 11:52:07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摘 要】因营业税存在严重的重复征税弊端,针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已经拉开帷幕。从2012年1月1日开始上海成为首个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城市以来,针对“营改增”到底增加还是减少企业税收负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本文希望在交通运输业税负变动差异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为今后营改增的具体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营改增;交通运输业;税负;影响

我国长期以来工商业和服务业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这两种税的征收原理有很大差别,增值税仅对增值部分征税,能有效避免重复征税问题。而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如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在“营改增”之前税率3%,根据含税营业额乘以相应的税率直接计算缴纳营业税,不存在抵扣项目,重复征税的现象较重。为了有效降低重复征税导致企业税负过重的现象,国家规划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由单个试点城市到多地试点再到全国范围内实现“营改增”,对于数量众多的原征收营业税的纳税人而言,此次改革势必影响到切身利益。

作为国家重要经济产业——交通运输业是首次试点的行业之一,因涉及企业数量众多、涉及面广而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实行“营改增”的目的是达到避免重复征税,实现结构性减税的效果,然而目前大量数据表明,在全国试行“营改增”的地区,交通运输业的整体税负不降反升,好似违背了“营改增”的初衷,本文根据以上背景情况,分析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税负不降反升的原因,以及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营改增”前后交通运输业税负状况及原因分析

“营改增”前交通运输业实行3%税率,“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的企业被认定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其中一般纳税人适用11%税率,可以抵扣进项税;小规模纳税人则简易征税适用3%的征收率,且不得抵扣进项税。

(一)一般纳税人税负前后对比

从新试点地区情况看,部分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有所上升。例如山西安泰集团腾达运输公司没有自己的加油站与维修车间,公司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有限,长途过路费、过桥费不能抵扣,营改增后增值税税负达10.3%,税负明显提高。

一般纳税人税负增加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可抵扣范围未覆盖到成本的绝大部分。经过简单测算,如果营业税税率为3%,增值税税率为11%的情况下,企业可抵扣的直接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3%时,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减税的目的。

以航空运输为例,如果将营业成本按照是否可以抵扣分为三类:外购航材和燃油;飞机起降费和飞机、发动机修理费;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和三项费用等其他成本。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前两类成本允许抵扣,而第三类成本不得抵扣。根据经验,第三类成本在我国航空运输业占30%-40%的比重,也就是说,列入前两类所有的成本均可以抵扣,可抵扣的成本最高进站主营业务收入的70%,低于测算的73%,税负还是增加了。但考虑到实际经营情况,前两类成本中难免出现不可抵扣的情况,可能实际情况会更糟。

2、一般纳税人可抵扣项目无法充分利用。

目前,改革试点的一般纳税人名义税率为11%,燃油、汽车修理及运输设备的购置成本可以抵扣进项税,考虑到交通运输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一般纳税人如果处于生产周期的成熟期,需要新购置固定资产业务不多,大型设备如飞机、轮船的购置成本昂贵,如果都是在营改增前购置,无法抵扣进项税的话,那么进项可以抵扣的数额较少。

3、发票取得难,税收抵扣难。

由于一些不正规的企业开不出增值税发票,交通运输业中主要成本项目油料费用和维修费用基本都是普通发票,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由此使得虚开发票的几率增加。

(二)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降低

试点地区针对小规模纳税人普遍实行简易征税的方法,即按照其取得的应税服务的不含税销售额乘以3%的征收率计征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营改增”前交通运输业实行3%的税率,跟目前3%的征收率看起来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实根据营业税与增指数的计征原理来看,营业税的计税基础为含税价,而增值税的计税基础为不含税价,含税价与不含税价中间存在这样的关系:不含税价=含税价/(1+3%),可以看出,虽然税率未发生变化,但计税基础的降低,导致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有所降低。实际税率为1/(1+3%)×3%=2.91%,由此可以看出,小规模纳税人实际税负有所降低。

降低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营业税是价外税,增值税是价内税,计税基础不同导致“营改增”后税负降低。

2、一些优惠政策的延续也是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降低的原因。根据有关规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试点企业纳税人符合条件的行为可采取免征增值税办法予以延续。另外,试点企业纳税人符合一定条件的行为可采取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予以延续。这些优惠政策都对小规模纳税人减税做了一定的贡献,使其在改革中获益。

二、对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如何降低税负的建议

(一)宏观政策层面

1、进一步扩大可抵扣范围。例如对于公路运输业,如果将过桥过路费纳入可抵扣项目范围以降低企业税务成本。收取过桥过路费的企业大多是国有大型公司,其出具的发票应该是合法真实的,企业若利用加大发票额套取更多的可抵扣额机率较小。道路运输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占据了企业经营成本的30%,其中缴纳国家的五险一金占据人工成本的20%,比例较大,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具有强制性,但仍然有些企业为减少该项成本而刻意减少缴纳的基数,使职工退休待遇得不到保障,如果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成本纳入可抵扣项目范围,那么减少企业税负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的积极性,职工也能得到实惠和保障。

2、加大政府补贴。上海专门设立了营改增试点政策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在改革中税负过重的企业,但这只是暂时性的解决办法。根本解决办法还应该是设计出使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税率。

3、增强行业链条的完整性,使其环环相扣。这样不仅减少了重复征税,解决了抵扣难的问题并且有效的为企业降低税负。

(二)公司层面

1、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学习力度,提高核算水平首先,应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学习力度,时刻关注税务政策的变化,加强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学习,加强增值税税法的专业知识培训,健全和完备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使财务会计人员具备先进的会计核算能力与技巧,能够精准地核算销项、进项等税额,并配备有效的发票体系,使会计处理更规范、更清晰。

2、对于被纳入试点的企业,税改前可考虑推迟购买固定资产和试点服务;税改后应尽量从试点地区、试点行业购买劳务,相应的进项税额才可以进行抵扣,这将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竞争优势。

3、集中采购取得增值税专业发票,可以采取集中采购办公用品等不容易取得增值税专业发票的物品,集中购置汽车加油卡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到能取得增值税专业发票的店里定期检修交通工具,以减少中途修车的次数。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巫珊玲.交通运输业实行增值税的可行性分析[J].税务研究,2002(10).

[2]檀贺礼.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负变化的再分析[J].财会月刊,2012(25).

[3]王柱.营改增对深圳港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2(11).

[4]夏相如,金其森.刍议增值税、营业税两税合一[J].经济师,2010(05).

上一篇:浅谈企业虚假会计信息 下一篇: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