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6 08:57:27

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

摘要:辣椒为茄科辣椒属植物,果实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功能。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文章详细介绍了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辣椒;育苗;移栽;管理;采收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21-1

1 田块选择

辣椒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地块的最佳选择前茬作物为水稻或2-3年内没有种植茄科作物的地块。疏松肥沃、排灌设施健全、保水保肥力强的半砂壤土条件最好。

2 配制营养土

在1-2月,将有机肥按照一层有机肥撒一层普钙在田间堆制,然后覆上薄膜,使其充分腐熟。将500kg土、350kg细粪渣、2.5kg普钙、1kg复合肥、0.1kg多菌灵和清粪水150-250kg充分混匀后堆制成营养泥,覆上薄膜发酵30天以上备用。

3 培育幼苗

3.1 浸种催芽

播前一定要浸种催芽,为了便于播种可只浸种不催芽。一般采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边加入边搅拌,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55℃水温保持15min,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之后可用10%高锰酸钾浸泡15min,捞出种子冲洗干净),再继续浸泡10-12h,洗净甩干后即可播种。

3.2 播种育苗

将腐熟的营养泥制作成直径为6-7cm的营养球,不宜太紧,用拇指在上面轻按1个0.5-0.7cm深的播种穴。将制作好的营养球整齐排放在宽1m、长10m的标准厢上待用,播种时每球播1粒种子,用湿润细营养药土(过筛营养土50kg+辛硫磷50g+50%多菌灵50g混合)覆盖播种穴,并填补营养球之间的空隙,以不见球为宜,并浇1次透水。然后再撒盖一层湿润细松土。苗床四周的营养球用覆盖,以不见营养球为宜,后用双膜覆盖(地膜+小拱膜)。用种量450-750g/hm2。

3.3 苗期管理

播种后到出苗前一般不用浇水,10-15d后萌芽出苗,当5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立即撤去地膜,并及时进行通风排湿避免幼苗旺长。由于早春阳光较弱,育苗棚内光照不足,应于晴天的中午揭膜,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防止幼苗徒长。出苗后到1片真叶期,可再在上面撒盖一层细药土,以保温、保湿而壮苗。加强苗期管理,及时浇水,注意通风透光,适当控苗炼苗;苗期容易发生猝倒病,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育苗期间要做到晴天揭膜,晚上覆盖,保持棚内的温度和适度。同时注意病虫害和杂草的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蛞蝓。移栽前半个月应控制肥水,增加通风进行炼苗,避免高脚苗、旺长苗的出现。定植前一周课全天揭膜,进行适应性锻炼。

4 幼苗的移栽

4.1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辣椒栽培禁止连作,低洼地块不宜种植。辣椒对磷、钾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应注重磷钾肥的施用,施优质农家肥22.5-37.5t/hm2、硫酸钾225-300kg/hm2、尿素150-225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土壤耕整后起高垄,拉绳开垄,按1.3m开垄,垄面宽80-90cm,畦宽40-50cm,畦深20cm,做到垄面平整,土地细碎。最好用地膜覆盖以保水、保肥、保温、防杂草,减少病虫害,促进植株和根系生长发育,果实早熟、丰产。

4.2 移栽

幼苗6-8片真叶期进行移栽,移栽前要浇透水,喷1次药防治病虫,做到带土、带肥、带药移栽。每个垄面栽2行辣椒(线椒株行距30-35cm×65cm,种植密度4.20-4.62万株/hm2;朝天椒株行距45-50cm×65cm,种植密度3.00-3.45万株/hm2),硫酸钾复合肥450kg/hm2作基肥,一定要覆土后再移栽,栽苗最好使子叶与地面相平,幼苗应随起、随栽、随浇定苗水,以灾后淋清水粪以促进定根存活。

5 大田管理

5.1 栽后管理

移栽当天立即喷1次药防治土蚕,7-10d后用尿素120-225kg/hm2对清粪水15.0-22.5t/hm2提苗。在始花期结合培土上垄施1次肥,450-600kg/hm2复合肥+75kg/hm2硫酸钾。

5.2 及时整枝

及时抹除第1个分枝以下着生的侧芽,促进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6 病虫害防治

生产中常有病虫害发生导致辣椒的品质和产量下降。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课采用选择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培育壮苗等方式及时进行防治。

6.1 虫害

辣椒的主要害虫有蚜虫、烟青虫、茶黄螨等。蚜虫的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防治;烟青虫当卵量达到20-30粒/100株时开始用Bt乳剂2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茶黄螨可选用灭扫利、螨克等杀螨药剂进行防治。

6.2 病害

辣椒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疮痂病、叶斑病、炭疽病等。一方面要实行轮作消灭田间病源。同时采用种子消毒,人畜粪腐熟处理等综合农业措施降低病菌的传染;另一方面以化学防治为辅,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7 适时采收

一般在开花40天后,80%的果实变红时开始采收,在结果盛期每隔3天采收一次,一般采收期从8月上旬延续到12月上旬晚霜到来之前。

作者简介:肖德金(1964-),男,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城西镇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蔬菜栽培技术。

上一篇:黑壤土花生栽培技术 下一篇:米豆间作模式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