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县内快递领域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06 08:02:48

泗水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县内快递领域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现代社会基础产业前进步伐的加快,快递行业作为新型服务类产业正处于强烈的转型期,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引起各方关注。近几年,我县快递领域犯罪从无到有,经历着内忧外患的困境。一方面,由于其自身尚不成熟,暴露出的普遍性漏洞屡屡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另一方面,自己把控不严,侵害消费者正当法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院立足检察职能,对县内快递领域犯罪案件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案件特点,剖析发案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以其期对县委、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我县快递领域犯罪案件现状

2011年至2013年,我县共受理涉及快递行业的犯罪案件6件7人,其中仅2013年,就受案3件4人,件数和人数已达前两年总数的50%和57.1%。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利用快递货运渠道实施犯罪活动占总数的50%和42.8%,主要集中于为伪劣产品、假冒注册商标物品。

二、我县快递领域犯罪案件特点

1.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犯罪嫌疑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其中,初中以下文化者4人,高中文化3人,且流动性非常大。尤其在快递员为犯罪主体的案件中,年纪轻、学历低导致了快递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自控及辨别能力,极易受到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

2.极易沦为犯罪工具。在快递运输领域犯罪中,不法分子利用快递运输实施其他犯罪,主要集中于非法持有罪,非法出售、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件。如王某非法持有案,其利用申通快递,将冰毒藏在月饼盒里,运输至云南,以达到贩卖的目的。如犯罪嫌疑人方某通过快递公司从福建省云霄县,3年内向泗水县、龙口市等地运输假冒香烟上万条,涉案金额近300万元,而投寄地和目的地快递公司均未开箱进行安全检查,导致违禁物品顺利流向市场。

3.企业管理存在漏洞。据不完全统计,县内有快递运输公司20余家,仅5家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作坊式快递运输企业较为普遍,大部分从业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大量录用临时人员、员工文化水平低、运输工具简陋等情况。并且,快递公司的运输网络复杂,一旦发生问题,很难确定具体责任人。如我县农药厂通过顺鑫快递公司向临沂大型配货中心投寄价值21万元的货物,双方签订代收货款合同,顺鑫快递公司收到目的地公司货款后,侵吞挥霍,面对农药厂多次索要,声称未收该笔货款。王某涉嫌盗窃案中,该公司的提货章保管较为松散,而且监督机制缺乏,不能实行动态监督,导致特别巨大财产损失。

4.不规范现象严重。快递行业野蛮装卸、人为破坏、集体哄抢、甚至变卖无着包裹的情况,常常见之报端。据犯罪嫌疑人王某供述,其所在快递公司的分拣中心,流水线上的包裹一波一波源源不断,只要快件上了流水线,贴不贴易碎标志不再重要,一切以效率为先。据国家邮政局申诉网站统计,2013年,全国共受理消费者申诉7万余件,其中,快件丢失短少3万余件、快件损毁1万余件,同比分别上升128%、54%、63%。可见,有些快递企业不遵守操作规范已不稀奇。

5.消费者维权困难。根据调查问卷显示,60%有邮寄快递经历的人遇到过快件变形、内件损坏、丢失快件等问题,普遍不清楚该向哪个部门投诉维权。90%的表示会直接向快递公司投诉,3%的拨打消协投诉电话,投诉无果后70%的人自认倒霉。在王某监守自盗案件中,受害人张某被盗窃52万元日元后,多次到快递公司邮政支局投诉,但都不了了之。报警却又因无法确定被盗日元的存在,无法立案。无奈的张某只得“自谋出路”。经过一年地不懈努力,张某从民间兑换日元的胡某处打听到王某经常兑换日元,随后报案,追回了钱款。

三、快递领域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

一是验视制度虚设,缺乏操作保障。《邮政法》规定邮政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并执行邮件收寄验视制度,并明确了法律责任及处罚标准。但是,验视环节的基本操作规程,包括目检验视、机器验视的适用范围、标准和技术等事项并未具体规定,给现实操作留下空白。另外,如何确保快递人员人身安全,目前也没有相关规范措施。当快递人员发觉存在投寄运输、走私枪支的行为时,由于不具备安全保障条件,面对现实威胁和当场施暴的可能,与具有黑恶势力且团伙作案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显得荒谬可笑。

二是派件环节缺失,缺乏二次监督。在派件环节,除了对扣留盗窃快件、泄露用户信息、作业场所监控等作规定外,没有其他监督规范,派件公司不承担验视职责,易忽略收件环节遗漏的危险快件,存在安全隐患。2012年春节前夕,我县邮政局中册镇支局派件员王某,掌握了来自日本的快件常夹带日元邮寄的规律,利用快件派发环节无验视制度规范、分捡场所视频监控有死角和派件过程一人作业无监督的漏洞,翻看快递单、私拆快件、窥视内件,甚至盗窃了夹带在衣物、巧克力盒子等物品中的日元。

三是行业竞争激烈,快递现状堪忧。普通货物从寄出到接收,至少经过投寄、中转、接收三个快递公司和收件、储存、装车、运输、中转分流、再运输、卸货、送件八个环节。EMS(邮政特快专递)凭借其国企地位和“覆盖全国、遍及乡镇、深入到村”的网络优势,以及完备的人员、车辆、场所等设施,在快递行业中占据明显优势。民营快递公司为抢夺市场,便纷纷压低价格、压缩流程、提高速度,进而出现免除开箱检查、暴力分捡作业、高空抛掷快件等不规范行为发生,导致物品丢失、损毁问题频发。

四是主管机构断层,监督管理缺失。2007年1月,我国邮政系统改革,实行政企分家,一方面,将速递物流、邮储银行等经营性业务统一纳入新成立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系国有独资企业);另一方面,设立中央、省、市三级邮政管理局,承担行政监管权。目前,市级邮政管理局管辖市、县、乡三级快递行业,由于管辖范围过大,对一些偏远地方快递公司监管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根据法律规定,邮政部门对于违法行为没有处罚权,查处违规快递公司必须要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联合执法,执法成本较高,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四、防治快递领域犯罪的几点对策建议

近年来,网上购物与快递上门服务的生活模式越来越受人追捧,使我国的快递行业迎来了发展的井喷期。如何转危为安成为绿色安全行业是当务之急。

一要完善行业法律法规,细化规范措施。完善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将分布广泛、名目繁多的现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汇总、梳理、整合、完善,编纂成快递领域的统一法典,切实做到制度齐全、措施得当、权责分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监管部门要尽快出台快递行业切实可行的监管条例,完善监管制度,通过立法使相关各方职责分明,促使快递企业依法经营,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市场规范有序。

二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实行特殊管理。严格区分快递业与物流业,分业经营;提高注册资本,固定账户资金数额,不得挪用或提取;根据快递企业经营规模,分别制定技术资格快递人员配备标准和交通工具、安全监测设备标准;将快递企业纳入强制保险范围,预留保险金,应对突发状况等;因为快递行业的经营业务内容和性质特殊,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易发生治安灾害事故,所以,将快递行业作为特种行业由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

三要建立独立主管部门,捋顺监管关系。将邮政部门原有的快递企业完全剥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快递运营体系,邮政部门只负责监管,不参与经营。县级设立邮政管理局,对县域内快递行业实施行政监管,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快递管理构架。严格落实市(地)县邮政企业更名、换牌和企业登记变更工作,严禁邮政企业继续悬挂“邮政局”标示误导消费者和影响快递市场自由竞争。

四要加大执法查处力度,防止失职渎职。针对消费者投诉无门和快递行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要实行事故责任倒查制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邮政管理部门疏于监管,形成失职渎职犯罪的,要按照法律程序,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上一篇:浅谈城市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 下一篇:关于县级医疗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