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临床护理探析

时间:2022-10-06 06:14:40

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临床护理探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临床护理。方法 本次共选择40例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耳鼻喉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 随机分组就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与临床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护理满意度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7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发生率为1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围术期;护理

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在临床占有一定发生比例, 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 受病变位置相对特殊影响, 对护理质量有更高的要求[1]。本次研究选取手术治疗的相关病例, 随机分组就临床常规方案护理与全面、整体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 回顾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患者40例, 男15例, 女25例, 年龄31~65岁, 平均(51.2±2.4)岁。主要症状:流脓涕, 鼻塞28例;豆腐渣样物质间歇擤出4例;鼻腔有异位7例;涕中带血19例。牙胀痛4例;眼胀痛4例;患侧头痛12例。患者鼻腔均有不易出血、质软的荔枝样新生物;鼻中隔有偏曲7例;中鼻道有豆腐渣样物质9例。术前冠状+水平位CT检查左侧12例, 右侧24例, 双侧4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0例, 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耳鼻喉常规方案护理, 包括对症支持、日常照护、健康指导等, 观察组加强全面、整体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以下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①心理疏导:加强术前访视, 主动与患者沟通, 就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医院环境加以介绍, 消除患者陌生感。就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基础知识、采取手术方案治疗的必要性、优势、医院仪器设备、术中配合要点、注意事项等简要介绍, 举成功实施手术的案例, 以使患者自信心增强。并取得家属配合, 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 提高配合热情。②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行病情密切观察, 准备急救用药及仪器, 以保障手术成功实施。

1. 2. 2 术后护理干预 ①干预:患者全麻未苏醒前, 需头偏向一侧, 去枕平卧并禁食6 h, 待生命体征平稳, 清醒后6 h, 可改变半卧位, 以减少组织渗出, 使鼻部压力及头部充血减轻, 微循环得以改善, 减少出血, 缓冲气流对鼻腔的刺激, 为分泌物或血液排出创造条件。②饮食指导:术后6 h, 可进豆汁、牛奶、冷开水等流质食物, 2~3 d后转为普流质, 渐向普食过渡, 避免咀嚼, 禁粗硬及过热刺激饮食, 保持口腔清洁。③安全指导: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若有高热, 提示有并发症或感染, 需报告医生及时控制。术后1~2 d避免剧烈运动, 体力劳动或低头取物, 以防血压水平增高, 增多创面出血量。嘱患者多饮水, 避免口腔及咽喉部过分干燥。④疼痛干预:鼻窦内窥镜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多有持续性术区钝痛, 程度重者可致休克或睡眠不足, 多因鼻腔手术引发机械性损伤或患者情绪过度紧张所致, 故可冷敷鼻部, 取激素滴注以减轻局部水肿, 减少冷空气刺激, 以减轻疼痛, 适时心理安慰, 必要时可取止痛剂应用。⑤出血干预:对有无出血倾向加以观察, 一旦出血, 可行填塞止血等方案处理, 加强心理疏导, 嘱患者不要吞下, 以防引发不适, 若填塞物松脱, 禁随意拉出。⑥并发症观察及干预:加强随访, 对鼻腔粘连、眶内血肿及一过性复视、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加强防控, 行针对性干预。做好鼻腔换药, 保持引流通畅, 促进伤口愈合[2]。

1. 2. 3 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休息, 禁食刺激性食物, 避免重体力劳动, 以防诱发出血, 避免受凉感冒, 注意保暖, 提高机体抵抗力, 定期复诊, 保持乐观情绪。

1. 3 指标观察 采用医院自制问卷, 对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 总分为100分, >60分为及格。同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护理满意度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7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选取病例为10%, 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临床耳鼻喉科鼻窦真菌病占有一定的发生几率, 近年来受免疫抑制剂、激素、广谱抗生素普遍应用的影响, 病发率渐趋升高, 鼻息肉病因复杂, 发病率为1%~4%, 通常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与中鼻道微环境某些改变、纤毛运动障碍及嗜酸粒细胞增多关联密切。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临床报道相对较少, 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 其中完善实施手术过程前后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对保障预后, 提高手术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加强术前心理护理, 充分准备, 术后干预、饮食指导、安全管理、疼痛干预、出血干预、并发症防控及出院指导等, 结果示, 临床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良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 加强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临床护理干预, 可促使手术成功完成, 提高安全性, 保障预后及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琰,方红梅,李晓菲,等. 2例肉芽肿袭型鼻-鼻窦真菌病病人的术后护理.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23(2):372.

[2] 陈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炎鼻息肉274例护理配合.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2,12(12):221-222.

[3] 温祖群,宁群.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副鼻窦开放手术的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 2012(8):83-84.

上一篇: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下一篇: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