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理苍洱云雾

时间:2022-10-06 05:54:58

二十年前某个正午,我独自躺在房檐上,透过茂密的枣树枝叶,半眯缝着眼,望着在眼前呈现的眩光班驳与蓝天交替出现的景象,深呼吸着那天清凉且清新的空气,一群鸽子从上空飞过,树叶在哗啦作响,与鸽铃声交织在一起,久久飘荡于天际,而我在成千上万的屋脊问,仰望着湛蓝的天空,我是如此的渺小而又是如此的美妙!我依旧在那里感受着阳光带给我的微笑,那就是我的童年,那就是二十年前的北京……

二十多年后,那种早已被遗忘的感觉,却在远隔千里的地方被找到,即使那天没有鸽铃声,也没有躺在屋脊房檐上,仅仅是那透过云层中的光芒如此亲切地照耀着我……深吸着三月里的花香,望那粉红色的云海天际,我回到了无忌的年代,这个地方叫大理。

漫步于古城,可以随时随地向迎面而来的人们微笑,他们同样回报给你的是那样欣然的表情,无论你何去,无论你何从。

站在苍山洱海间,望着田地里劳作的妇女身影,她们的心灵如同陇道间流动的渠水一样清澈,那长久停留在黝黑脸颊间的笑容又是如此的甘甜!

大理天龙宝寺,那曾经多年梦境之景,浮越眼前,众生皆平等!

集市上那老人面部的褶皱皮肤永久地停留在了我的相纸上,那是岁月风霜在表述着那些动人的故事,或许20年前她的女儿刚刚出嫁,或许40年前她还是个娇嫩的姑娘,或许60年前她的母亲在给她换尿布……

路边的小女孩,渴望的眼神,让我止步不前。我蹲下来,指着她面前的西红柿,问多少钱?她说5元十个。我跟她说我给她5元钱,我只要一个,但是要让我拍张照片。她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回头望了望身后的长者,那长者点头,接过钱,我记录下来了这一瞬间的永恒。试想20年后,她会变化成什么样呢?或许她手中的布娃娃早已被遗弃了,或许她也早已忘记,20年前,有人给她拍摄过这样一张照片之后只拿走了一个西红柿。但是那些被遗忘的,在某些不经意问,被某些熟悉的声音、色彩、味道再次带回到了过去,遗忘的却是此刻,过去将成为永恒!

转瞬间,我再一次站在北京家中的阳台上,下意识地眺望远方,天际间那依旧深沉的蓝色与一抹淡淡红韵交融在一起,恍惚间,再一次闻到了那来自千里之外迷醉的花香之味,默默地站着。我深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背起行囊,回首这片曾经深爱的故土,牵起她的手,赴向那花香红韵之地――大理。

曝光角度

这是一张白族农民兄弟在浇地的照片,我们在拍摄这样的画面的时候(无论静态图片还是动态影像),首先做的不是急急忙忙地去拍摄,而是站在你要拍摄的画面前快速地分析:你所看到的场景,你要怎么去拍摄?想象一下,你要记录的画面效果是什么?仔细观察现场的环境光线,作为一位摄影师,这些都尤为重要。下面配合这张照片,我简单地来解读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摄像师,拍摄这样动态的画面要主要的方面是什么?

首先,我当时看到,人物处于逆光的位置,看到他的侧面面部光线与天光光比很大。那么,如果我把他的脸部拍摄曝光正常,那天空肯定是曝光过度。

请大家注意,天空此时恰好是难得的景象,我们经常可以称这样的景象叫“万丈光芒”,我不想由于曝光过度而损失掉记录这样光线的机会。于是我选择把人物拍摄成为逆光,让天空相对曝光正常。人物在不同地泼水,就要保持一定的快门速度,才能把他的动作拍摄清晰。这个时候再配合现有的快门速度时,开始逐渐缩小光圈,大约估计一个曝光参数的范围,比如“1/500的快门,光圈是F8”(ISO100)。可以先尝试拍摄一下,通过你的相机液晶屏观看一下,人物动作没有问题,可以拍摄清晰,但是背景的天空还是相对曝光过度,那就相应缩小光圈。再尝试拍摄几次,当你看到不错的曝光效果后,别忘记用连拍模式来拍摄,保证你能获得一个最佳的人物动作效果的画面。

拍摄动态影像与上述谈到的内容大体相同,通过液晶屏去观看效果,之后进行一系列的手动调节。我认为类似这样的拍摄一定要基于一个扎实的摄影功底的摄影师才可以完成,说白了至少你要对你的摄影机有很熟悉的操作,要是新手,可能农民把水浇完了,你还在找光圈在哪里。保证有个三角架,这样的画面最好能够稳定的拍摄,因为你的画面已经有了一个可运动的物体,比如就是人,你的画面就不要再动了,你觉得呢?从一个摄影师和导演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是一个动态影像的一个静帧的话,那我建议你在拍摄这样的画面的时候,如果你的摄影机能够达到高速拍摄效果最好,当我们按照24帧/秒回放的时候,你会看到清晰地水花在空中缓慢散落的效果,请想象一下。

构图角度

我们从构图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张图片,也可以把这张照片想象成为一张动态影像的静帧画面,我配合着拍摄这张照片当时的经历和大家讲述一下吧。

去过大理的人都是知道,在大理城外不远,尽是满眼锦绣的农田,当你看到这样的景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去拍摄一些广角的风景画面,除去天空就是庄稼地。可是我要给你提个小建议,在你拍摄照片的时候别忘记,最后你的照片得有个主体,就是说当人们看你记录的画面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吸引眼球的位置。如果画面里哪里都一样,那就是一张没有主题的照片或者说是一个没有主题的画面,对吗?

我们看一下我拍摄的这张照片。

首先,在这里我想诚实地告诉大家,这张照片并不是我一下就拍摄下来的,我拍摄了至少有40张,才等到了一张这样满意的照片。当然是在连拍的情况下,我一直在以妇女作为主体以及画面的相对中心作缓慢的移动,通过取景器,我再观察最佳的效果,当然,在此之前你要保证你的曝光正常。大家如果了解过中国书法的话,会知道九宫格,“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在摄影里,也可以用到九宫格,请注意,照片上的主体线条,基本都处在九宫格分法的格线上,不管是地平线,或是人物,都并没有在画面的中心。九宫格的构图方法可以作为你创作的一个参考吧,在格线上的物体相对来说呈现了更好的画面位置。以上不仅仅是在说照片,同时也适用于动态摄影。

抓拍心理学

我在大理拍摄的所有画面,全部都是抓拍拍摄,抓拍不好拍,除了需要摄影师很强劲的摄影功底外,还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我见过很多外出旅游的人,到了异国他乡,看到什么人文景物就去拍摄,有的处理不当,会引来很大的麻烦。在摄影领域里,抓拍是稍纵即逝的,也是最有魅力的,因为你拍摄的画面是最真实的,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位法国的摄影抓拍大师布列松,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找一下他的作品,细细品味它的水平和技术。当然,在你抓拍的时候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尤其是抓拍人物的时候,不管你是拍摄静态还是动态影像,这里,我们就拿这张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方面的经验。

大家看到的画面中这位笑得非常灿烂的大爷也是个白族农民,但是他的主要营生不是种地,而是在街面销售这些蜡染的工艺布料。切忌,如果你有长焦的话,那你就尝试着躲在一个别人肯定看不到你的地方拍摄,如果是中焦段或者短焦距的话,那我们不如先拿着相机,在被摄人面 前晃悠一两下,为什么呢?

让他们看到,你脖子上挂着相机,你要拍摄照片,你去注意人物的表情,有的时候你会遇到两种极端的人,一种是很配合你,另一种是当你端起相机的时候,他将向你破口大骂。请大家不要被画面中这位老先生的灿烂笑容所迷惑,在我按下快门记录这张永久定格的灿烂笑容前五分钟,这位老先生,还在生气的对我说“不买别拍”之类的话呢,那我是怎么让他有这样大的改观的呢?怎么能从一个快把我手中相机夺过去砸了的老人身上捕捉到这样的笑容呢?你要相信,你自己有这样的感染力!那是什么呢?就是一种发自内心对他们的尊重,首先你要尊重他们,你要有非常谦逊的态度。这种感觉怎么让你的拍摄者知道,就是通过聊天,通过短时间的攀谈,我看他是个卖布的,那我就从布开始和老人聊天,询问布多少钱,什么制作工艺。老人一听,我有一定的购买意图,他肯定就很乐意与我交流,在你聊天过程中,你可以想尽一切办法让你的被摄主体(老人)忘记你是个摄影师,放下他对你所有的防备,不管你说什么,你的目的是让他有这样的心理改变,然后再见机行事。有的时候,有必要的话,你可以去真的购买一两块布来博得老人的高兴。我没有买,我只是在聊到中间的时候,把早已调节好光圈快门的照相机拿起来,说拍摄几张布的照片可以吗?老人说:“你拍吧!”我举起相机,我的画面里,并不仅仅是布,而是用了最大广角,把老人也囊括在我的画面里,我这个时候对老头说:“你老身体看着真结实!以后一定很长寿啊!”老人抬起头来,笑着看了我一眼,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摄影师,你应该早已按下连拍的快门了!我们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在我夸奖老人后,拍摄下来的瞬间!和被摄人物聊天的同时拍摄,是个非常好的方法。那张我用来讲构图的照片,妇女在捆绑着菠菜,我一边和她聊天一边拍摄照片,这样,即使你距离人物很近,也不会让别人有反感或者尴尬的局面出现。

补充说明一下动态影像拍摄这样的画面还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比如,你是否要用三角架,如果你为了增加抖动感,从而加强纪实性拍摄的效果,不如手持拍摄,抖动不要太过使得画面不清晰不顺畅,当然避免抖动的商去有很多,比如机器要有良好的防抖效果,利用相对的广角进进行拍摄,都能够带来相对的稳定的画面。最新的编码方式AVCHD,都在抖动处理上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抓拍心理学有很多,我只是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实例,总的来说,就是让被摄者对你有好感,就算没有好感也不要反感就可以了!记住,你的目的是为了抓住画面,而不是为了聊天或者是买布。

抓拍的预见性

很多搞摄影的朋友,都看过一些抓拍作品,抓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画面真实、内容生动。大家有所不知,很多摄影师,在抓拍前的几秒钟,拍摄画面还未出现,他们已经在按下快门前,预见到了这些画面的出现。我在前面提及过一名我本人非常喜欢的大摄影师布列松,他的预见性就很强。

我们来看这张照片,这就是我用预见性拍摄的,在我讲解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动态的影像的一帧,因为我说的这些拍摄技巧同样适用于动态影像拍摄。

记得那天我走到了一条大理的集市街道,在这样一个少数民族集居的地域里,你常会看到一些城市里看不到的或者说很新奇的景象。我发现这里的很多妇女都不是抱着孩子走路,而是背着孩子,而且他们背孩子的方法很有意思,最简易的装置,就是用结实的布条,把孩子绑在背后,当然,他们的绑法肯定是尽量让孩子在舒适的状态下保证他们的安全,这些其实都不奇怪,我之所以想去拍摄这一画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发现在这些妇女走起路来很从容,而且背上的小孩眼神是那样的童真,让我感到这里的一种古朴之美。画面中这个背小孩的妇女(我们就认为她是妈妈吧)大约在距离我80米左右的时候,我已经看到了她,她是迎面向我走来的,看到似乎背着什么,我想应该是个小孩,我赶紧停住脚步,跑到街的一侧,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用随便一个过路的人随便拍摄一张,看看曝光是否正常,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妈妈从我面前走过。这时候一定用中长焦拍摄,这样可以让你尽量躲藏地更远一些,好了,她来了,我端着机器,连续拍摄着,她背上的这个我们看到的如此逼真且可爱的婴儿面部,逐渐展露在我的镜头里。让我最为欣喜的是,在她们走到我的水平位置前,这位妈妈居然回了一下头,这一动作简直是有如天助!就这样,母子的画面就这样永恒地记录下来!这就是一次很好的作为预见的拍摄案例,因为在她们走过来之前,我已经想象到了大概怎样的一幅画面,最后,我真的拍摄下来了。之后就是这母子走过去,我赶紧看了看我液晶屏里的照片,太棒了!曝光正常,小孩清晰,母亲由于回头过快有一些虚焦,没关系,这样刚好表现了她的动势,很好!同样,动态影像拍摄的时候,除了上述提及到的,我建议你架起脚架进行拍摄,而且不要像拍摄照片似的,两个人物的面部走过去了,你就停机了,而是继续拍摄。如果她们从你面前走过去,你把画面拉全,用广角拍摄,拍摄他们的背影,或许呈现的是母子的身影孤独的行走在街道上、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等等效果的画面。动态影像要相对早开机晚停机一些,因为这些素材可能后期你都有用。

抓拍的快门技巧

我们通过这张妇女挑扁担的照片,来说一说抓拍的快门技巧,这一方面主要针对单反进行讲述。

当我们进行抓拍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一定的快门速度,因为你抓拍的不管是什么,基本上是运动的物体,所以为了获得一张清晰的照片,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快门速度。有的时候,我们的光线,如果变换比较频繁的话,我建议你使用快门优先进行拍摄。同时在这里也希望大家注意,你不仅仅要注意到拍摄主体的移动,而且要注意到自己是否也在移动,我们的抓拍摄影师,有的时候要跟随移动的主体移动,所以,你的决门速度,也要保证你的移现听带来的抖动能让你的照相机获得一个清晰的影像。

我们来看这张妇女挑着扁担的照片,在拍摄这样的照片的时候,我基本上是使用了快门优先,通常情况下,拍摄人物的移动或动作,把快门设定在1/250秒到1/500秒之间,我想告诉大家,我在这个妇女的背后一直弯着腰跟随着她,她并不知道,我们大约保持着五米的距离,跟随的距离是一百米左右,进行着画面的连拍。妇女虽然背着满满两桶水,但是走起路来很轻盈且快速,我也是小碎步地跟着她向前移动,快门同时在快速地曝光,一张、两张、三张……另外切记,无论在你拍摄多快的物体的时候都别忘记去构图,考虑到摄影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需要长期的训练。在这样的地平线画面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为什么要把画画的地平线拍摄成斜的呢?作为一个摄影师,也算是多年的影像工作者,我希望大家在创作的时候要不拘一格,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创作自己的东西,画面如同音乐一样,创作有止境的!看到这样一个倾斜的地平线,你是不是也同时感受到了,妇女在背着扁担的时候那晃晃悠悠的动作呢?是不是感觉到桶里的水也在不停的倒来倒去呢?请静静地观看这张照片,你能够感受到那种摆动不定的感觉,我的意图也就在此了,同时远处那近乎浸没在云海中的苍山,让我们再一次 感受到了白族人民劳作于天地苍穹间那一刻真实的美丽!

风景拍摄

拍摄风光,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在这里,我说两句我对风光拍摄的认识。

风光拍摄基本上都会用到广角镜头,因为我们经常希望能够记录下来宽阔的画面。我在拍摄风光片的时候第一考虑的是地平线的位置,地平线在画面中央,还是在上面一些,或者下面一些?地平线在上面一些带来什么效果呢?地面会留的多一些,反之则是天空多一些,对么?下面仔细观察在你要记录的风光里,层次的多少,能不能全部达到完整的记录层次,有的时候光比比较大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些得失问题。是保留天空的曝光,还是保留地面上的一些事物暗部的曝光?这由你来考虑,当然,我希望这个范围最好居中,最好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居中地去保留画面的层次,除非你有所偏重或强调。另外要注意的就是最好不要用大光圈去拍摄风光,有些朋友在拍摄的时候可能会调节一下曝光的一些参数,在一些组合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曝光正常的结果,比如我们举个例子,他用“F5.6-1/250”的组合去曝光得到了一张曝光正常的风光照片,那我建议你不如换一种组合进行曝光,用“F11-1/60”曝光,同样能够得到一张曝光正常且相对更加清晰的画面。因为大家记住,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画面就越“锐”这个道理。所以换句话说,在你端住机器或者在有脚架的情况下,拍摄广角的风光片的时候,光圈越小越好!以上内容全部适用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拍摄。

抓拍里的盲拍

“你这儿瞎拍的什么啊?”一般说这种话的时候,都是埋怨摄影师的技术不好,我们进一步去分析一下“瞎拍”这个词,“瞎拍”就是瞎子拍摄,就是不去看就拍摄了,所以拍摄的效果不好,其实这种拍摄手法是真的存在。在我们抓拍的时候就会遇到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拍摄的情况,但是我们不叫它“瞎拍”,而称之为“盲拍”。

有过新闻摄影的朋友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在某个现场,出现了一位明星,一大帮记者把这位明星围个水泄不通,围了一个圈子,在这个时候,动作慢点的摄影记者,往往就被围在了圈的外面。可是他要对明星进行拍摄或摄像啊,这是他的工作啊,怎么办?生硬的往里挤?那不是办法,所有有经验的摄影记者在这个时候会把自己的机器调节成广角,把机器高高举起,举到自己的头顶,把镜头大概对准圈子的中心位置进行拍摄,因为他知道,在广角情况下,这位明星是跑不出画面的。这时候,摄影师是看不到取景器里的画面的(有可旋转的液晶屏的机器除外),这种状态下的拍摄就是盲拍。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说抓拍,有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你手中的相机是不能举起来放在你的眼前进行取景的,因为你不想让那些看似非常自然的人物,由于已经知道你在拍摄他们而变得不自然,怎么办?不如尝试盲拍,盲拍要注意的就是事先调节好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拉全画面,把你的镜头大概对准你要拍摄的主体。盲拍的成功率相对来说要低很多,但是不乏会出现一些好的照片和动态画面。拍摄动态影像的时候,手要稳,不管你是怎么拿照相机或者是摄像机,都要自然,让别人看起来,你并没有拍摄。盲拍是一种非常好的抓拍方法,经常是在与人物近距离接触的同时,你就悄然不知地记录了画面,当然你的快门声有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环境嘈杂最好,比如菜市场……以上两张照片就是通过盲拍获得的。

抓拍性摄影的注意事项

1 练就自己的摄影基本功。基本功还没有练好,就要去抓拍,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为前提,才能抓拍好画面,因为一切抓拍都是在稍纵即逝的情况下完成的。

2 对摄影机的性能的熟练操作。不管是照相机或者是摄像机,你一定要把它玩熟,熟得不能再熟的时候,抓拍才会更加有利,因为,我们要快速的去改变并且设定曝光参数,没有时间去拿个笔纸算曝光。

3 预见性,对未来即将发生或要展现的画面的一种预知能力。即使你预测的画面没有出现也不要着急,耐心等待,或者多次去感受这种预见性,这并不是什么算卦算命之类偶然的事情,摄影的预见性是建立在一定的必然性基础上的。

4 练就自己的眼力,把自己的眼睛变成镜头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5 抓拍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忙。我深信当你有一定的摄影根基的时候,你会有一个非常成熟且良好的心态去进行拍摄。

6 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有很好的交流能力。为了摄影,为了好的作品,你能做到!

7 要有个好身体。或许你并没有挑扁担,但是你小跑似的跟了一百米后已经坐在地上,请问接下的照片怎么拍呢?

抓拍性摄影的作品,会让你很有成就感,而且抓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拿起你的机器,从今天开始,从你的身边开始!

上一篇:高清单反新时代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下一篇:植根教育,收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