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给你的警讯――糖尿病

时间:2022-10-06 12:09:58

自我评量

如果有以下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抽血检查,以确认血糖数值。

刘大叔的糖尿病

刘大叔是一位有趣的老人,虽然年近七十,可是有时还像小孩子一样。刘大婶最受不了的是,他除了喜欢捉弄别人,还喜欢偷零食吃,甜食是刘大叔的最爱。事实上,刘大叔并不只喜欢吃甜食而已,他不忌口,什么都吃,口味也吃得重,加上他不喜欢运动,身体圆圆胖胖的,就像弥勒佛一样。

但是,近半年来,刘大叔发现自己虽然还是爱吃甜食,体重却明显减轻,他消瘦了许多,常喝水却还是口渴。刘大婶担心他的身体,就陪他去医院检查。

几天后,刘大叔到医院看检查结果。医生告诉他以后可得注意饮食了,因为诊断显示他有糖尿病。“怎么会得糖尿病呢?难道是因为我喜欢吃甜食?”刘大叔不太相信。“其实糖尿病不光跟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也跟其他的一些原因有关。”医生解释道。

造成糖尿病的原因

肥胖

因为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血糖值就容易升高。而肥胖者行动不便,运动量减少,葡萄糖代谢缓慢,也会使血糖升高。

精神紧张

神经紧张、易怒等情绪上的改变,会引起人体内肾上腺激素和肾小球皮质激素的分泌异常,造成血糖升高。

更年期

更年期的妇女停经后内分泌失调,也可能会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故更年期妇女发病的比例也呈偏高之势。

家族病史

据统计,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则其子女的患病率是20%,若双亲皆为糖尿病患者,则其子女的患病率会高达70%。

老化

身体衰老会使全身器官的功能老化,身体内分泌的质与量同时下降,从而造成身体基础代谢率功能的下降。

症状分析 它的主要症状有:吃多、喝多、尿多,易疲劳,视力模糊,体重减轻,伤口不易愈合。

医生的饮食建议

1.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避免血糖暴起暴落,最好每天吃四到六餐。

2.均衡饮食,适量摄取主食类、水果类、油脂类、奶类和鱼、肉、豆、蛋等各类饮食。

3.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糙米、粗麦片),未加工的豆类、水果、蔬菜等。高纤维可避免血糖急剧上升,稳定血糖浓度。

4.炒菜可用少量植物油(沙拉油、黄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忌吃动物油(猪油、牛油、肥油、奶油等)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5.饮食宜清淡,不宜太咸,少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内脏(猪脑、腰花)、蟹黄、虾卵、鱼卵等。

6.严格控制含糖食物的摄入,嗜甜者可用代糖食品代替。

7.避免食用腌制食物(蜜饯、酱菜等),烹调方式应避免油炸、油炒,改用炖、烤、清蒸、水煮、凉拌等方式。

8.避免饮酒,尽量食用低热量食物。

日常保健小叮咛

1.保持正常体重。

2.定期运动。特别是要多运动手臂和腿,重复地进行有规律的活动。运动时间以饭后1-2小时为宜,千万不要在饭前或饭后1小时内运动,每次20-30分钟。1周至少运动3次,且应固定运动时间。

3.勿进行举重或需要用力推拉的运动。

4.定期验血。

5.使用成药时,应请教医生。

6.受伤时,必须送往医院治疗。

7.注意足部的情况。由于糖尿病会减轻疼痛的感觉,可能会因患者自己未察觉足部已受伤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8.保持足部干净清爽,将指甲修短,尽快治疗香港脚等疾病,冷天保暖,穿着舒适的鞋子,一定要穿袜子。

上一篇:气短常是许多疾病的信号/手杖长度要和身高匹配... 下一篇:减肥无效爱发脾气 中年女性当心甲减/梨形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