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提琴的初级启蒙教育

时间:2022-10-06 11:42:33

谈中提琴的初级启蒙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为孩子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而近年来,更多的孩子选择了音乐的道路,在音乐学习中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挖掘潜能,成为有才华的音乐家。其中,中提琴教学的影响力巨大,在孩子的学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此同时,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娱乐更加丰富,孩

子的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理念也必须及时更新,创建科学规范、严谨而快乐的教学思路。借此,不断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

一、学生

家长为孩子选择中提琴教育,是想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陶冶孩子的情操,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孩子通过中提琴初级学习,培养了自己的记忆力、协调能力、集中能力,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智力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些在学习中提琴之前文化课不太理想的学生,通过对中提琴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系统学习,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中提琴乐器的学习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它对孩子器官协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说手指和手臂的配合,眼睛看谱、耳朵听音、脚打拍子,都必须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孩子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识谱能力。由此可见,中提琴的演奏是一项脑力与体力配合的运动,能够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促进孩子脑神经的发育和成长。

(2)音乐素质

音乐素质会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而变化,而影响孩子中提琴乐器演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听觉能力——由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孩子的听觉能力有所差别,而听觉能力直接影响孩子对音准的把握,自然音程掌握不精准会影响到孩子的中提琴的演奏能力。

再次,记忆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会影响孩子记谱的时间和对一段旋律节奏的模仿时间,从而影响到孩子中提琴的演奏能力。

然后,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音准、打拍的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会制约孩子中提琴的演奏能力。

最后,反应能力——是对周围事物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不同的孩子性格差异很大,内向的孩子通常反应较快,但是不愿意轻易表达;外向的孩子反应快,表达能力也比较强。而对音乐的反映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中提琴乐器的技巧掌握情况。

(3)兴趣及环境

孩子对中提琴初级的启蒙离不开浓厚的兴趣和投入热情,因为兴趣能够产生主动性和自觉性,它可以在学习中创造奇迹,是中提琴学习的维生素、催化剂。兴趣的产生主要是由接受了外界的刺激、影响和引导,因此,兴趣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素。

二、教师

在音乐教学环节,音乐教师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他们是发展国民音乐教育、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重要推动力量。音乐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道德修养、专业技能、教育知识、教学能力、创新素质,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请记住我站域名的教学环境,帮助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中提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学生

中提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德才素质。中提琴的德才素质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加强对本专业的研究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启迪学生对中提琴专业知识的追求。中提琴教师要用真诚为饱满的情感去陶冶孩子的情操,帮助孩子体会和领悟音乐的美妙,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2)熟悉孩子的心理学和教育学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特征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医学研究表明,孩子在6-7岁的时候,最适合学习中提琴。因此,音乐教师要根据孩子注意力集中情况合理安排中提琴教学的时间,在有效的时间里提高孩子的中提琴水平。由此可见,孩子的中提琴教学,要求音乐教师除了掌握娴熟的中提琴演奏技巧外,还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3)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初期,孩子天性中的好奇会激发孩子的兴趣,体现一定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学活动的深入和推进、中提琴理论知识的加深、演奏要求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孩子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鼓励孩子提升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和形式

孩子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以中提琴教学为切入点,让孩子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练好 基本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表现音乐,与此同时,培养自己专注、认真、有毅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变成社会优秀的人才。 (1)重视孩子演奏姿势的培养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中提琴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通过亲身示范,不断纠正孩子的演奏姿势,采用一些简单的比喻进行一定的启发。如:演奏前

保持手臂、手腕的放松,不能僵硬通过朗朗上口的口诀加深孩子的理解。

(2)激发孩子的兴趣

人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提琴初级启蒙阶段,为了激发孩子对音节、练习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教师要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旋律优美的乐曲和合奏曲,通过这些耳熟能详、悦耳动听的乐曲形式,加深孩子对中提琴的理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和形式

教师要根据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规律,在孩子中提琴学习的不同阶段,选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及时跟踪孩子在家的练琴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纠正和指导,提高孩子分辨好坏、对错能力,解决孩子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在进行启蒙教学的时候,穿插听音、听节奏的训练;讲小提琴家个 人事迹;分析乐曲形式,调节孩子的大脑,活跃课堂的气氛,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结论:

中提琴初级的启蒙教学,有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有一技之长,以便为发展国民音乐教育、提高国民音乐素质提供综合性人才。孩子在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过程中,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很多的快乐,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群.中提琴初级启蒙教学的有关问题[J].中国音乐.2008,(15).

[2]王琴.浅谈中提琴初级教学[J].文化月刊,2010,(05).

[3]韩丽.中提琴教学中的兴趣培养问题[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05).

上一篇:女干部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室内设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