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食盅汤VS米兰昆德拉

时间:2022-10-06 11:22:56

木木地瞪着窗外移动的景致,美丽的积雪已经变成了残雪,柳树在狂风的肆掠下被剥去了叶的外衣,一片颓凉与惨败,光秃秃的伫立在路边,冷冷的看着我,看着路上所有移动的一切。他们说,白天看到的是表象,夜晚看到的是轮廓。我说,白天,你看到的是形;夜晚,你看到的是魂。于是我几乎看到了天寒地冻里,路灯阴影中,柳的每一棵细枝都透着不屈执着与向上滋生的坚强与力量。交通台里,吱吱呀呀的歌声越发让我闹心,这样萧条的心态一直保持着。保持到我跨进食盅汤的那一刻。

今晚,在我站在沮丧的边缘时刻。我发现,我不可收拾的对食盅汤一见钟情!那种来自内心的赏心与愉悦,瞬间产生,来的莫名其妙,来得没有原由。再而转换成一种化学反应,徘徊于体内。那感觉,就有些像我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季节,独自清晨起个大早,走在清静的丽江古城,品味一个酣然沉睡中的老者;秋风萧瑟的一个雾天,一人站在偌大一个阿房宫中央,想象着秦始皇当年的不可一世与莺歌燕舞的一片繁盛。十分美妙的体验与感受。又总让你有一种回味埋藏于心。

从进门的那一刻起,直到离开,都有一种浓烈的感受,这里与众不同,就像它家自酿的那一缸一缸摆在柜台脚下的红袍台酒,一锅一锅名目繁多的各色汤锅,别具风味。

进门处,是一个原木的古色古香的L形窗花屏风,每一个窗花都雕的如此精致与细腻;一瓶凤尾竹立在屏风中央,散开着;L处的拐角有一缸金鱼在游动,凤尾竹与金鱼,使得门口的这份古朴当中又增添一丝活力与生命,因而相得益彰。进到店里,屏风的背面是一个落地书架,里面陈列着很多书,与柜台平行的那面墙上一路过去也有几个固定在墙上的书架,里面同样摆满了书。

厅里的装修和装饰是我喜欢的风格。同样的庄重而典雅,简洁和大方,不招摇不卖弄,含蓄而内敛。有两面墙上贴着照片,一面墙是几幅川东黑白风景照,光与影的合壁中,透出深深幽幽的艺术气息;另一面墙上贴着的是部分文化与演艺界名人与店主的合影与评价,这从表面上看似有些媚俗,但却让人信服了它的独具风格所在。店里还时有演出,有幸的还能看到被称为“舞蹈活化石”的几近失传的巴山舞。有的时候,吃,也要吃个文化。渗透了文化的美食,才更让你愿意咂巴喜欢回味。这咂巴这回味也就将不再仅仅停留在舌尖与味蕾,而是心,心里的个中微妙。

店家形容自家客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虽有些夸张,但不难看出店主对自己目标客户的定位与追求。店主本人便是以爬格子起家的,也因此,来此作客的也的确有很多文人与骚客。

一番大快朵颐后,我怀揣着一本《欲望玫瑰》,一本《食盅汤读物》欢欢喜喜地走在归家的路上。谈话间,先生顺势聊到了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他说他理解的这个“轻”就是不重要,无意义。每个人经过的那些事那些合离聚散,哀伤欢愉,成功苦难,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的洪流里都只是一个瞬间,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因此,也都是会被遗忘的。当时再深的刻骨铭心,寻死觅活也都不过是一时的一个状态一种心境,时间久了同样会被遗忘会淡漠。这,就是轻。一席话,说得我沉默,虽一万个不想同意,但细想又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又哪里管它如此这般,美好的,我享受;苦难的,我摒弃。简单,积极,完事儿!

就像这残雪夜的食盅汤,拾于不经意间,也必将存于我记忆中鲜活的一页。久久回味。

上一篇:丽江味道(一) 下一篇:坠入梦里的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