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巨额罚金的副作用

时间:2022-10-06 10:53:17

在古代,当角斗士们在随心所欲的规则下角斗时,一个手势将决定谁会活下来,而另一个手势将决定谁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已同意支付130亿美元罚金,以结束美国政府针对其抵押贷款证券销售情况的调查,但这一处罚似乎也是同样地随心所欲。

在此次金融危机最严重之时,当金融机构看上去即将像脆弱的姜饼屋一样坍塌时,监管机构曾鼓励摩根大通向其他美国大银行提供有限的救助,这些银行包括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和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阻止了一场危机演变为大灾难。而作为“感谢”,美国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却要求摩根大通支付不合理且数额空前的罚金。这种做法也会损害针对其他企业和美国资本市场的执法行动。

摩根大通用130亿美元买来了什么?这笔钱并没有换来结束刑事调查的任何协议。相反,它换来了帮助检方调查曾参与创造相关抵押贷款产品的前雇员的“权利”(不,是“特权”)。过去5年,在没有出现重大刑事案的情况下,银行一直在向调查人员提供信息。

美国是全球最爱打官司的国家,想象一下摩根大通结案陈词的主题吧:“陪审团的各位女士和先生们,美国政府正要求你们认定这家曾试图帮助、而非损害美国经济的银行负有责任,并对其处以巨额罚款。”

然而,就算这是一场能够打赢的官司,如果一家银行能够写张支票就把案子了结的话,它又为什么应该花费精力去打官司呢?答案是,摩根大通愿意支付离谱的价格,只要能听到“调查结束”这几个字。企业不可能入狱,最好是支付罚金,重新把注意力放在赚钱方面。股东正在为此买单。现在甚至还不清楚,在伴随此次金融危机而出现的房地产市场崩盘中,真正受到影响的购房者是否会从和解金中得到补偿?不过这一和解肯定会让一些有政治抱负的人聚集到华盛顿的某个讲坛上,为如下“成就”接受赞誉:让一家银行承担责任,宁愿拱手交出数十亿美元罚金,而不是致力于在调查中为自己辩护。

对于摩根大通而言,检方重拾了一条久未使用的不同法令,该法令于1989年通过,目的是那些破产金融机构的高管。确实,当年,为应对一场不同的危机,美国国会将破产金融机构视为高管欺诈行为的受害者,并使用该法以保护银行。今年,一位联邦地方法院法官发现,同样的法律现在可以适用于银行本身。与诚信服务欺诈法形成对比的是,这一新的法律适用还没有在高等法院得到检验。由于目前针对其他银行的民事诉讼还在进行之中,高等法院可能会对这种法律适用进行重新评估。

在全球其他地区看来,其影响将是造成一个令人窒息的监管环境。那些年轻有为的企业可能会因为不愿意为成功支付离谱的罚金,而选择离开这个机会之国。在美国证交会(SEC)不断刷新最高罚金纪录之际,上市公司可能会考虑私有化或转至其他国家上市。

摩根大通这类和解案例将削弱(而非巩固)美国金融体系,它们具有反效果。现在是时候了,美国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和市场创新者争先,而不是让它们流血。

上一篇:倒逼转型升级 下一篇:小米:以互联网的方式触摸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