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非变革无以逆袭

时间:2022-03-16 02:45:20

2013年10月15日,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绵阳举行了一场以“让想象发生”为主题的会,在这次会上推出了被称为全球首个实现互联、互通、互控的家庭互联网产品形态,并宣称将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包括长虹电器总经理刘体斌、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总经理叶洪林和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在内的管理者和技术人才纷纷亮相,阐述长虹的未来云战略。

在当下中国家电竞争异常充分与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老牌的本土家电明星已经很久没有谱写出类似这样的时代强音了。呼所有家电企业,甚至也包括新兴的互联网业态,都将智能家电作为业务衍生和未来制胜的方略之时,像长虹、TCL这样的老牌公司不有所行动是不正常的。但在一片对传统家电唱衰的舆论声中,长虹将向何处去之问,也不仅笼罩在这一家公司上空。

云端试水

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总经理叶洪林在回答媒体有关智能电视之于长虹的意义和未来规划时清楚地表明,经过数年的布局之后,智能电视已经成为长虹未来规划的核心角色。而即将到来的2014年,长虹非智能电视的生产将全面叫停。显然,一场彻底的革命将演绎为长虹由内及外的突围。

那么,长虹靠什么才能赢?

“我们的战略方向是布局云端、做强终端。在云端,我们会有基于云端的应用内容提供的服务,来保证电视机的交互,尤其是在人机交互越来越智能的未来。”叶洪林说。

事实上,长虹自从2004年开始便已经投入巨资发展家庭互联网事业。但归根结底,互联网业务既不是以与时俱进名义开启的“玩票儿”,亦不是改良形态的小修小补。正如叶洪林所说,在数字时代的思维冲击之下,传统企业要做的是彻底的变革。

“如果我们还用传统企业的视角或者是价值观来判断一个企业,客观上与我们转变的方向是背离的。中国的传统企业要想转型,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投入是必然的。就目前家庭互联网行业的客观现状来讲,短期内未必会有多大的收益,但是这种战略的布局和方向是必须坚持的。”叶洪林说。

长虹在互联网领域仍在探索,投入仍在持续。与其说是应对当下的挑战,不如说是在家电云图中为自己博弈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危与机总是相互伴随。传统与智能的转换期,将涌现出一大批新兴企业,接过智能家电时代的接力棒。与此同时也会有一大批传统模式为依托的企业转型成功,长虹想做其中之一。另一方面,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家电企业的衰退,也给本土家电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最佳良机。

拥抱互联网的热情已经在家电业内至臻成熟,未来要看谁能尽快抢占制高点了。

拥抱互联网

在长虹电器总经理刘体斌看来,短期来看互联网企业短期给长虹带来的冲击是思维模式的颠覆,但是在未来则会形成对发展格局的冲击。如何积极地拥抱互联网,最后要达到能够实现与互联网公司的广泛合作,最终使长虹也成为新兴互联网时代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是长虹亟待解决的生存命题。

于是,长虹在广度、深度、高度和速度进行的全面布局,被刘体斌认为是长虹正在做的和需要突破的。

“互联网的思维,总结起来是开放、协作、分享,这在产品定义上与传统企业有很大的区别,更注重用户体验,而传统制造企业多注重以产品为中心去定义。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的销售大多采用线上渠道,各方面成本都低于传统企业。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是硬件+软件+内容,在软件和内容上面更具优势,对传统企业的盈利模式肯定有所冲击。它的价格可以卖得很低,也传闻说将来电视机会免费赠送,瞄准的盈利模式是内容和广告新平台的收益。”刘体斌深知新型模式的魅力,同时也了解互联网新兴力量对传统模式乃至具体企业的无情冲击。这对于仍然以传统家电为主业的长虹来说,堪称最危险的时刻。

“冲击并不一定是坏事,它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因为拥抱互联网是这个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把互联网当做朋友而非敌人,足见刘体斌对于长虹转型、拥抱互联网的信心。

“云”未来

智能化家庭和互联网的概念需要很多配套产业的支持,有可能还需要在某些领域和竞争对手合作才能实现的宏伟蓝图,长虹如何突破行业的禁锢,来促进智能家庭的实现?

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眼里的家电竞合时代是这样一种形态:大家会共同努力来完成一件事情,这种合作包括跨界的合作,它是一个终端+数据+服务的模式。在这样的一个新兴模式链条中,传统家电企业长虹怎样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阳丹认为,长虹可以在整个行业的分工协作中实现资源配置和市场效益的最大化。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长虹将要和IBM成立一个大数据竞争力分析中心。对于长虹的未来,聚焦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家电正是应对挑战的主动抉择,这对于这家曾经家电的王者来说尤为难能可贵。而且,他们还确立了在进化中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做到持续不断的开放。

长虹和一干中国优秀家电品牌一样,筹谋的是家电的云未来。毕竟,谁都不想走智能手机时代的诺基亚的老路。

上一篇:河北滦县钢铁压缩产能之忧 下一篇:如何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