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电气工程监理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06 09:53:26

试析建筑电气工程监理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

摘要: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投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对建筑电气工程监理工作进行了概况,从6个方面分析了监理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字:电气工程,监理,问题,控制措施

Abstract: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proportion of investment is more and more big. In this paper, the situation of supervision of build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6 aspects of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problem, control measures

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分部工程,与其他专业工程接口最多,技术含量和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电气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图纸,熟悉相关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而且能够有效的进行现场管理和协调。电气工程监理要具备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严格监管,充分发挥建立的作用,促进整体工程质量提高。

1建筑电气工程监理工作内容

监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按照阶段划分,首先是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要对分包单位资质进行审核,并在充分了解项目电气施工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编制符合此要求的监理规划方案和实施细则。监理人员要明确项目监理的目标和控制措施,认真研习设计图纸,将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疑问在设计图纸会审时提出解决。在施工阶段,要严格进行巡检,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有效的发挥现场监督指导的作用。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报的临电方案、施工方案,对电气工程主要材料、设备进场进行验收。参与施工单位的调试测试,并要求提供检测试验记录,检测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竣工验收的相关工作。从整个电气监理工作来看,按照“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的原则,电气工程监理工作的重心在于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和施工阶段监理的准备工作。

2施工准备阶段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建筑发展趋向于多功能化,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图纸在设计中缺少有效的沟通,导致图纸会签形同虚设,尤其是地下室和上部公共通道的水暖、电气、通风、消防纵横交错。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我们部分监理工程师并没有深入了解图纸,主动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而对图纸的不熟悉和不了解直接导致编制的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缺乏实用性,不能真正监督指导施工。另外,目前很多电气施工采取的分包的形式,分包人员相对来说流动性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编制的施工方案欠考虑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而监理人员往往会忽视对其的监管,尤其是对施工方案审核部认真,为后期施工埋下隐患。

控制措施包括:第一监理人员要认真研习图纸,并对现场情况进行掌握。第二对于消防、给排水、防排烟管与强弱电电缆桥架并列、交叉处间距、消防管线的型号、埋深等是否符合要求进行仔细审核。第三仔细审核对消防图纸的预留管线与各种阀、箱、模块的位置、数量。第四监理人员要检查设备与竖井空间的布局是否相配

3施工阶段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3.1 防雷接地质量不过关及控制措施

主要表现在:一是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虚焊、焊缝不饱满等现象,并且焊接处不刷涂防锈漆;二是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达不到0.6米;三是,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三是裙楼与标准层转换,标准层向塔楼转换时,防雷引下线的主钢筋连接错误。

主要采取的措施:监理人员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检查,督促施工人员及时测量接地电阻。有效地监督指导施工班组的交底工作,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对焊工技能培训,特别是对难度较高的焊接如:立焊、仰焊的培训。及时查处不合格的焊缝,要求施工人员并敲掉焊渣,刷防锈漆。因为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监理人员这个施工中要各外注意。当主体结构施工时屋面的金属构件如消防管处应及时就近引出防雷引出线,监理人员在系统完成时应及时全面的检查。

3.2 电线管敷设不满足要求及控制措施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电缆管多层重叠和并排紧贴的地方出现重叠高出钢筋的面筋;二是电线管埋墙深度不够,管子出现了死弯、凹痕现象;三是导管通过建筑物变形缝时,未加设补偿装置;四是塑料电线管直接平行绑于梁内钢筋主筋上;五是电线管引入配电箱时,管口未紧缩在箱内。

主要采取的措施:监理人员要加强对管线敷设的巡查,要求施工人员要做到第一,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如需要分开可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第二,电线埋入深度必须符合规范,且管线敷设要“横平竖直”不能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第三,禁止施工人员将塑料电线管直接平行绑于钢筋主筋上;第四,巡查时注意电线管进入箱内是否加锁母,且注意入盒处的管子是否顺直,禁止管子斜入。

3.3 导线敷设连接和色标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主要表现在:一是多股导线出现“羊眼圈”现象;二是与配电箱的接线端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三是各类导线色标不一致,甚至混淆使用。

主要采用的措施:第一杜绝“羊眼圈”,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均匀搪锡;第二,在巡查是重点检查导线与配电箱、开关接头,保证一根导线连接一个端子;第三督促施工人员分清相应导线的颜色,并在巡查中进行检查。

3.4 配电箱及配线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主要表现在:一是用电焊或气焊开孔不符合要求,破坏了箱体的油漆保护层;二是箱体安装不平直,与墙体有缝隙;三是由于落地动力箱接地做在箱底下,位置不明显,在施工中会出现重复接地导线截面不满足要求。四是箱内配线存在绞接现象。

主要采用的措施:第一出现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要求施工人员使用机械开孔或送回生产厂家重新加工。第二在安全箱体时要用水准仪进线校平。第三安装规范督促检查动力箱的箱体接地导线,确保其必须显露出来,不能在箱底下焊接或接线。第四要对箱内配线进线抽查,确保线头统一,不,布线整齐。

3.5 电缆、母线安装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主要表现在:一是竖井中的电缆封堵不密实,且垂直固定的支架质量差发生倾斜现象。二是电缆在电缆沟、桥架中敷设杂乱,穿过进户管后封堵不严密。三是不按规范对母线搭接面进行处理留下隐患。四是母线的插接箱子不直。

主要采用的措施:第一加强对竖井封堵的检查力度,要求施工人员用麻丝和沥青混合物封堵竖井电缆通过的洞口,并在封堵后清理现场;第二在母线进场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并要求施工单位材料员做好验收记录。

3.6 消防智能系统的探头安装质量及控制措施

主要表现在:一是探头与灯具的距离太小,灯具的热量往往影响到探头的敏感度。二是消防智能探头安装松动。

主要采取的措施:第一加强对探头安装的巡查,督促施工人员安装探头时拧紧;第二对探头安装与灯具距离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两者间距离约为50厘米。

参考文献:

[1]池卓轩.浅谈电气监理工作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9)

[2]赖森贞.房屋建筑电气监理的质量控制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2(12)

[3]GB50303-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2011

[4]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S].2006

上一篇:浅析桥梁病害成因与维修加固技术 下一篇: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