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初探

时间:2022-10-06 08:28:52

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初探

体育,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课程,对于健全学生发展意义重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性”成为小学体育课堂追求的新方向。尤其是针对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现状,“有效性”已然成为关注焦点。为此,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并融合生本教育理念,克服教学中的不利因素,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持续不断地提高。

一、设计三维目标,奠定有效教学基础

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在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其中非常关键的情感培养。由于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直接“导航”,因而实际教学中教师也会直接忽略学生的情感挖掘与培养。针对此,教师必须以新课改为指导,设计三维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从而奠定有效教学基础。此外,教师还必须避免目标的“空”“范”等设计弊端,而应具体化、明确化,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向性更强、指向性更明确。如在教学“篮球-运球”这一内容时,教师设计的目标如下: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技术;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篮球的球性,能够运用运球技术到实战中;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品质。以上目标的设计紧紧围绕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因而能够准确为教学“导航”。在这基础上,教师再深入思考如何才能达成目标,包括应选用何种教学方法、如何与学生互动等。由此可见,三维目标的设计能够奠定有效教学基础,更让教师认清教学重点。

二、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兴趣、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学生参与的体育课堂,更有青春的活力,更具吸引力,教学有效性更高。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师本”教育色彩浓厚,忽略学生的兴趣需求,因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引进突出学生主体的教法,带动学生体育学习情绪。如游戏教学、竞争式教学、差异化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例如在教学“4×100”米接力跑时,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竞争方式进行教学。课堂开始,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4×100”米接力跑,以及提示学生交接棒的重要性;然后,将学生均衡地分为若干小组(4人一组),开始练习交接棒技术,然后小组讨论如何安排组员的接力跑顺序等。紧接着,各小组以饱满的状态,进行竞争,比一比哪一组能够获胜。通过竞争,学生对于接力跑有更直接的体验,也能促进他们自我总结、提高。这样的教学避免了教师直接灌输的方式,而是学生亲自体验,合作探索,因而教学有效性自然得到提高。

三、鼓励学生创新,尊重学生个性展示

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与探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教法的选择与优化,还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新学习体验。也就是说,在学习体育内容时,教师不要教给学生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在基础的学习内容上,诱导学生创新,并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极致发挥。例如在教学《跳绳》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教授了单脚跳绳、双脚跳绳等基础内容后,给予学生灵动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创新学习。教师利用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一根简单的绳子,如何‘变’出花样、‘跳’出花样。你能利用手中的绳子,‘跳’出其它新花样吗?老师期待看到你们创新的成果。”由此,学生开始大胆创新,利用手中的绳子,“跳”出花样。其实,这与学生思维活跃,经常迸发创新观点、个性内容的个性特点是一致的。学生在不受束缚的前提下,个性能够灵活自如地发挥,因而能够有更多个性学习成果的出现。体育课堂教学需要的正是这样不拘一格的教学,学生也需要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因此,这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有利的,也能助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总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依靠师生共同努力、共同配合。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在深入认识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各环节,向各教学环节要质量,让体育学习丰富活泼起来,从而真正引领课堂从低效走向高效。

作者:吴晋欣 单位: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数字乳腺融合断层技术对乳腺癌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