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职前教育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2-10-06 08:23:59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职前教育的历史回顾

【摘要】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师范院校的发展、1991-2005年间师范院校为基地对在职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以及2002年起实施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阐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职前教育的发展史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化 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指教师的专业培养与培训。包括职前培养、入门培训与在职提高。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教师自主研究探索的统一。其内容包括一般的文化科学教育、教师任教学科的专业教育、教育专业教育、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探索等。实施有效的教师教育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最根本途径。而教育理论界公认:师范学校的出现意味着教师专业化的开始。

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层次不断提高。从教师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最初建立的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教育,其后出现了培养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再后高等师范教育又取代了中等师范培养小学教师。最终发展到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加大学毕业后专门的教育课程训练。逐步形成了教育学士、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教师教育体制。

广西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原冰井寺(今梧州二中校址),由当时梧州知府庄蕴宽主持,由清末贡生邓敬惺具体负责而设立的冰井学堂。在1932年10月12日广西创办了第一所高等教师教育机构――广西教育师范专科学校,成为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始。1936年,广西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广西大学,成为广西大学文法学院(后称法商学院)。1941年10月重建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42年4月改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8月又改名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6年2月迁址南宁并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2月,国立南宁师范学院并入广西大学,成立广西大学师范学院(后称文教学院)。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奉命撤消。同年8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院系调整的计划,以原广西大学文、理各系了留下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在广西大学原址(桂林市将军桥)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54年校址迁入桂林市王城。1976年在桂林市东郊三里店增设分部。1983年5月28日,广西师范学院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最早的一所高等师范学校。

1951年起,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建立,是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开始。原校址位于南宁市长路,期间曾被停办,197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恢复广西幼儿师范学校的建制,并迁址到南宁市民族大道77号,1977年恢复招生。50多年来,学校为广西培养了近4万名幼儿教师,大大推动了广西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师的素质不断地提高,在广西师范大学建立了幼儿教育专业。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为给民族地区培养师资,民族师范学校因此而创立,有广西民族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巴马民族师范学校等。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1938年建校至今有在职教职工505人,其中,教授16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等)71人,讲师12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7人(含在读)。而广西河池地区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是区、地共管,以地为主的中等师范学校,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创办的民族师范学校之一。学校校址在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城西北麒麟山下,始建于1957年10月。原为百色地区直属学校。1956年河池地区成立后,归属河池地区管辖,是地区直属的处级单位。学校承担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族师资的重任,面向河池、百色地区各县市招生。1989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项目学校,又在校内建立广西河池地区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担负河池地区小学教师培训任务。建校初期,校园面积仅十余亩,四周荒坡莽丛,坑洼坎坷,校舍为两间砖本结构茅房,教职工九人,初师班学生九十六人。1958年秋,开始招收中师班,同时招收简师班、轮训班。1962年院校调整,东兰、凤山、田阳、平果等县师范学校并入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教职工增至四十多人,学生达四百余人。同年,又办函授班,学员遍布百色地区各县。1966年“”爆发,学校停课,直至1971年秋才复课。复课后,主要招收各县推荐的“工农兵”学员,同时,还办中、小学教师短训班。1977年始,按国家计划恢复正常招生,学校教学秩序又步入正轨。八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员工增至一百六十多人,在校生达一千二百余名,共设二十四个教学班,开设有普师、英语等专业。自1987年至1997年连续兴建实验楼、音乐楼、图书馆、灯光球场、女生宿舍楼、职工住宅楼、田径场、钟楼、校长办公楼、门楼等十大建筑,新楼建筑面积达10658平方米。添置了语音室,电脑室、电子琴房、电视接收站等教学设备。

1991年,教育学院10所,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柳州师专,右江民族师专,河池师专分别承担高、初中教师培训任务。1992年,教育学院共10所,在职教师学历培训毕业学员2361人(本科315人,专科2046人)。1993年,广西教育学院共有10所。在职教师学历培训毕业2520人,比上一年增长7.13%,其中本科175人,专科5114人,在校人员12574人,比上一年增长53.38%,其中专任教师989人。1994年,教育学院共10所。在职教师学历培训毕业3633人,比上一年增长44.2%,其中本科245人,专科3388人,招生4368人,比上一年增长可17.4%其中本科162人,专科4206人,在校生12915人,比上一年增长168.4%,在校生4696人,比上一年增长209.2%。1995年广西有教育学院9所,主要培训在职中学教师,兼担部分培养任务。当年毕业5590人(本科214人,专科5376人,其中普通师专318人,电大普通班1153人,招生4371人(本科104人,专科4267人)其中普通师专402人。2002年,广西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2004年广西共过渡及认定各类教师资格40多万人;重视学历提高和在职培训,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10年来全区近20万教师接受了学历提高教育。高校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3563人,占专任教师的25%。完善教师职务制度,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高校教师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

从2002年教师资格认定起,广西已有多所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鼓励非师范院校和社会力量参与教师教育,建立以师范大学为主体,其他院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积极参与的开放、多元、高水平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系统;通过合并、升格、联办等途径,合理调整师范院校的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本科院校为依托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师教育;发挥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纽带作用。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教育学院等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发展:本科低年级鼓励师范院校打破现有专业界限,打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壁垒,实行文理渗透的通识教育;本科高年级鼓励师范院校按培养方向设立若干跨学科的新型综合专业;在重点师范大学开展延长培养时间、提高教师教育层次的试点,采取4+1、4+2的模式,将教育类课程放在大学后进行。

响应国家推进教师教育结构调整的号召,目前,我区中等师范由1995年的29所调整到10所,高等师专由7所调整到6所,其中4所已规划调整为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地方学院,高师本科由2所调整到4所, 师范院校将在新的时期改变以往死板的教育方式得到而新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83页

[2]区军华: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帮助[DE].都乐网2005年10月25日

[3]董发刚、吕嘉健:师范――小学新型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4]方亮: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一)[M].长城出版社2000版

[5]范立琼:构建大学和中小学的伙伴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数学系

[6]李子华:教师教育:改传授模式为反思模式[J] .教育与现代化(季刊).2002年第4期(总第65期)

作者简介

谭莹菲,女,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教育原理专业,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万双燕,女,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教育原理专业,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兰志伟,男,现供职于联勤部直属工作处。

上一篇:展透雕奇艺,谱人生心曲 下一篇:全球化语境下的狂欢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