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集聚视角的苏北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思考

时间:2022-10-06 06:57:50

基于人才集聚视角的苏北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思考

摘要:基于人才创造力形成的机理和心理资本开发的规律,苏北地区的“人才特区”以及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建设需要从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专利保护等方面进行管理模式的构建,专业人才会因为产业集聚而得到不断进步。由此,深入发展人才和产业集聚是构建人才成长环境、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人才集聚;人才环境;苏北

中图分类号:F24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6)11-0136-03

[作者简介]石萍萍(1980-),江苏徐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心理资本与开发。

[基金项目]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淮安市‘三新’科技社区平台建设与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HAR2015012)。

一、科技人才集聚模式与机理

马歇尔(1919)就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城市化之间的联系展开了研究,提出产业集聚理论,主张人才集聚只有和产业集聚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效应。之后,出现了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随后,学者们根据人才集聚的类别,将人才集聚分为横向、纵向人才集聚(Cartwright D,1979;Pard Krugmanl,2005,2008;Michael Fritseh,2004)。Lydia Greunz(2006)构建了一个人才和知识的外部化及共享性的逻辑框架,对知识的形成、知识交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成本、知识交流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知识的共享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Paci和Usai(2009)、Yang Y和 Chiu C(2009)的研究表明,当知识交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成本与相关信息成本和转移成本之间相互影响时,这些成本就可以用来分析纵向人才集聚的理论基础。Pavitt(2008)认为,处于经济发展核心地位的高新技术会极大地提升人才集聚影响力,分工和交易活动的相互影响会形成纵向人才集聚模式。Perez(2002)、Porter(2004)、Fred Luthans(2008)则认为,人才集聚现象的测试和发展极大地加强了社会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的程度是研究各种经济联系的主要指标。所以,人才集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降低社会成本。人才集聚不仅可以促使一个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为企业家提升自身能力创造有利的环境,这些因素一旦形成并发挥作用,就会进一步促使人才集聚发展。人才集聚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知识的外射效应、公共产品的提供、规模经济、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政府的法律法规。

二、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

仲理峰、包惠、符钢战和祝颖(2007)分析了人才环境对人才的影响,认为人才市场环境、人才创业坏境和人才经济发展环境三个子环境及其决定因素的变化是影响人才环境综合评价得分排序格局的主要因素。程祯(2006)分析了人才聚集与人才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催生和驱动的经济关系。牛冲槐、江海洋和王聪(2007)分析了制度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及科技人才集聚效应的影响,讨论了优化我国制度环境的若干建议,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产生与提升。王顺(2004),牛冲槐、王燕妮和杨春艳(2008)分析了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的影响,指出应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注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牛冲槐、丙雪琴(2007)等人分析了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才聚集的形成和人才集聚效应的发挥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而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优化则有助于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政府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等方式在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同时,还会提高技术水平,最终促使人力资源规模的扩大和集聚程度的加深。政府从集聚人才与产业集聚出发,在促进本地经济持续发展方面起到核心作用。Tylecote.A(2009)分析了如何实现有效的人才集聚,认为首先要建设有效的区域制度环境,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人才集聚和实现人才集聚效应的最大化。Rotemberghe,J.J和Saloner,G(2006)认为,科技人才只有在竞争和激励环境中形成和发展,才能实现竞争和激励的合理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人才和科技人才集聚的效应。Freeman C(2007)主要从技术进步方面讨论了环境对科技人才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三、人才集聚效应

国内关于人才集聚效应的研究主要是以牛冲槐教授的成果为主。牛冲槐、张敏等人(2006)首次提出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及特征,认为通过人际关系以及人员岗位的和谐管理可以推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促使人才集聚和人才聚集效应有效发挥。牛冲槐、接民等人(2006)提出了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等人才聚集效应的八个具体特征,并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排序。张体勤、刘军和杨明海(2005)全面分析了人才集聚的各种效应,认为减少负效应及其影响是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的必要条件。牛冲槐、张敏(2006)等认为,只有消除由于人才之间冲突而产生的负效应,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聚集的正效应。

四、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效应

马歇尔认为,产业对生产要素和生产者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生产要素就会流入到本产业中来。同时,专业人才会因为产业集聚而得到不断进步。可见,产业集聚会促使地区更快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胡跃福(2004),徐佳永、陈聪诚(2007),Zueker L GiDarby MR、Brewer MB(1998)分析了智力人力资本与美国生物科技企业之间的关系,认为科技人才不仅有利于科技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相关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张俊生(2006)、Paul Krugmara (2005,2008)认为,人才的流动和集聚使得专业相近或相同的人才集聚在一起,从而促使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Schumpeter(2006)认为,即使人才在某一个地方实现了集聚,但人才集聚必须继续促使产业发展,培育新的产业、提高企业家能力和具有竞争力的商业和生存环境,才能留住这些人才和吸引外地人才流向本地,从而促使原有人才集聚的进一步发展和集聚效应的不断提高。波特指出,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和发展前景。也就是说,专业人才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周振化(1998)提出,人才聚集与经济聚集之间存在同步发展的关系。李刚、牛芳(2005)分析了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产业聚集与人才聚集现象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人才集聚一旦形成就会对产业集聚产生反作用。王锐兰、刘思峰(2006)认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集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会吸引人才流向本地而使本地形成人才集聚,区域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关系。张子良(2007)认为,人才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是促进人才集聚的重要条件。毛军(2006)认为,人力资本与产业集聚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人才聚集在形成后会通过一定途径对产业聚集产生反作用。张西奎、胡蓓(2007)认为,人才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的基本要素。只有形成了大规模的人才集聚才有可能形成产业集群,并促使产业集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五、人才集聚效应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王雁飞和朱瑜(2007)、王瑛(2002)、蒋建武(2007)、刘易斯(1989)等人研究了人才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才向城市集聚的唯一原因就是城市的待遇较高。乔根森(1966)认为,人力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查奇芬(2002)、李锡元和查盈盈(2006)、Francois Tremblay(1998)分析了人力资本的流动效应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发现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的人力资本的流动及其集聚,不仅有利于流入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还会因为相同专业人才的集聚促使流入地逐渐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Soete L(2007)研究了人力资源流动的客观原因,认为人才流动往往取决于目标流入地的客观环境。Venkatesh Bala和Gerhard Sorger(2009)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给区域带来的时空效应,提出一个地区要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本地形成人力资本集聚,发挥最大的效应投射。黄爱华(2009)、王顺(2004)、Suzuki(2009)在回顾日本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代和现代日本科技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Freire Seren MJ(2009)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二战以后,西方主要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这些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

六、苏北地区人才成长环境现状

由于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苏北地区间在人才竞争力上呈现出了明显劣势。从宏观环境看,直至2009年底,苏北城市整体工业产值占全省的21%,苏北五市(徐州、苏北、盐城、连云港、宿迁)人均生产总值占苏州的186%。相关研究表明(曹芳东,黄震方,2011),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差距在逐年缩小,这与省政府及时调整策略,鼓励并支持苏北经济的政策相关。然而,为了从根本上提升苏的经济发展程度,关键还要依靠高科技创新人才这一极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与苏南地区相比,苏北地区对于“人才特区”建设的深化以及各种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到特殊薪酬制度和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模式还相对单一,这违背了人才创造力形成的机理和心理资本开发的规律。同时,苏北地区的创新环境还是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而忽略了企业本身才是创新的主体,从而无法实现与市场配置相结合。苏北城市间在形成全社会层面的崇尚技术创新氛围,构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方面的成效并不显著。同时,苏南地区公共服务事业起步早,形成影响力有一定优势,推动了人才聚集效应的形成。相比之下,苏北的工业化进程仍处在初期向中期转型阶段。苏北地区在经济支撑、区域优势、政策扶持、科技产业集群等方面明显落后。从人才微观环境看,苏北地区在人才体制上也在不断完善,但与成熟的苏南人才工作考核机制相比,存在的差距还很明显,且存在体制、计划高度效仿的情况,致使人才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由于缺乏之前的预判而大大影响实施效果。对于人才专项资金的保障,苏北地区投入总量较少,效能普遍不高,无法形成资金的科学配套机制。对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苏北各市今年开始关注创新软环境建设,加大专利发明的奖励制度,但在专利成果转化之后的利润给予发明人的微乎其微。与之相反,苏州、常州等苏南城市对于专利发明人的奖励力度较大,激励效果十分明显。就人才的人文环境来说,苏北的人文环境是各种环境中的短板,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的经济发展落后,生活层次和水平与苏南地区的持续较大差距形成的。

七、总结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于创造力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对于个体人格的关注转向了多维和系统性的研究,强调创造力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同时,对于人才心理资本的研究也成为如何优化成长环境的又一方向。尽管如此,对于区域性人才成长环境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多,若能对苏北地区的人才环境作全面系统且深入的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不仅能有效地促进苏北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深入探索实现全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各国的经济增长点陆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转型。这在引发了对高新人才的竞争的同时,也将形成研究如何优化社会化环境、提升高科技人才创造力,从而实现高科技人力资本增值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胡跃福人才资源开发论[M]远方出版社, 2004

[2]徐佳永,陈聪诚长三角城市人才环境竞争力实证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张俊生人才学[M]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 2006

[4]蒋建武,赵曙明.心理资本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管理,2007(9).

[5]朱达明区域人才环境竞争力刍议[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 (7):9 -12

[6]程桢人才聚集环境效应与中西部地区人才聚集环境的优化[J]管理现代化,2006(3)

[7]查奇芬人才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技术经济,2002(7): 89-90

[8]王通讯王通讯人才论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9]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10]查奇芬等人才指数和人才环境指数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3(5)

[11]李锡元,查盈盈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及其优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12]石金楼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人才环境评价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5)

[13]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3)

[14]黄爱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党管人才问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15]王顺我国城市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3)

[16]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5).

[17]王瑛关于人才与人才环境状况报告系统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02 (12):4

[18]Cartwright D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79(42): 82-89

[19]Yang Y, Chiu C Mapping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Forty Years of APA Journal Citations (1970―2009)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9,13(4):349-356

[20]Fred Luthans.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析微课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