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践活动为初中数学课堂助力

时间:2022-10-06 06:48:28

让实践活动为初中数学课堂助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而且要重视我们课堂教学实践。数学是一门演绎推理学科,定理的推理或概念的理解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有些较难的概念,从表面上看,初中生难以理解,然而通过自己一步步推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这些知识,掌握也会很牢固。通过展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

一、营造和谐实践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通常是采用教师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听讲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很多时候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之中,因此教学效率并不高。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真正投入数学课堂,才能大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就要尽可能地营造和谐的氛围,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实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进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多方面发展学生。并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设计了玩“扑克牌”的游戏活动。具体过程是选4个学生,让他们分别选4张扑克,根据游戏规则红色扑克代表正数,黑色代表负数。然后随机抽取4张牌,把4张牌相加,看看哪个点数较大,大的便胜出。这样的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二、提倡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感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则对于充分理解知识有很大帮助,学生也不容易忘记所学知识。例如: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动手用橡皮泥做一个几何体,分小组做,选出优秀的小组,让优秀的小组教导班级其他学生。接着就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这个过程,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几何体的截面过程,于是自己开始动手操作,很快理解了这个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很直观地将内容展示给学生,利用生动的图形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变化的鱼”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动态的鱼,让学生先有个大致印象,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绘画出变化后的图形,接着对比前后图形的形状及位置关系。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做铺垫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教师在展开动手操作活动课时,要注意给学生留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首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让学生有信心进行操作,接着增加问题难度,最后可以留个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通过有梯度的问题设立,学生一步一步地探索知识。

三、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之生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学习数学的用处非常大。接着慢慢引导学生,让学生爱上数学,接着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有拓展思维空间、增强观察能力等益处,从而真正爱上数学。在备课时,教师可以上网找一张周边地图,接着利用互联网搜索一些附近店铺或相类似店铺的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接着设置问题:你们知道如何从学校到某地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不同路线,越多越好,结合平常生活可以选出哪些路线。教师选取几条较快捷的路线,找找这条路上有哪些商店风景,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并对学生说:“如果你们到了这家店,你们离目标还有多少米呢?你们画出方位坐标图吗?”教师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在周围展开实际行动,先让学生自己推选出一条路线,接着走学生自己选的路线,问问学生:“你们这条路线是最快捷的吗?”让学生自主设计、体验。

四、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原理

数学知识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今天的数学课本中有些公式定理在教科书常常是直接给出的,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候会忽略数学定理的推理过程,直接给出结论。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定理,学生知道了结论但是经不起推敲。在以后深入学习定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基础打好了,进一步学习才会很顺畅。学生学习不是明白一个结论,而是慢慢探索,通过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最终结论。在探索过程中,通过分析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思考问题过程中,由于思路很多,学生还可以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展开数学讨论,让学生分小组,先自己探索,接着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索。让学生自己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自体验数学家探索出定理的过程,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例如教学“正方形的展开图”时,教师先准备好数十个纸制正方形,接着分到各个小组,设计问题:这是什么?你们自己能做出来吗?接着让小组做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沿着正方形棱剪开,看看能得到什么图形。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彩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首先要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实践活动氛围,其次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北京市环卫车辆车身色彩设计研究 下一篇:让孩子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