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的河南板桥水库溃坝记忆

时间:2022-10-06 06:38:14

亲历者的河南板桥水库溃坝记忆

1975年8月8日凌晨,河南省板桥水库垮坝造成特大洪水灾害,7亿立方米的洪水使驻马店地区在短短数小时内变成一片,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世界罕见的暴雨洪水

河南驻马店地区位于河南中南部,自古以来一直是旱涝灾害多发地。板桥水库是在淮河治理初期的1951年修成的,在“”的推动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驻马店地区新建了大中小型水库共200多座。

原板桥水库水电站负责人范世德说:“当时修水库都是老百姓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来的,国家经济水平有限,主要投资就是输水洞和机电设备。”

受当年3号台风影响,1975年8月5日至8日驻马店地区普降暴雨,暴雨中心就在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附近的村庄,3天降雨量达1605.3毫米,6小时降雨量更达到830.1毫米,创世界纪录。魏湾村村民肖庆明回忆:“雷声始终在头顶打转,脸盆拿到外面接水,一伸出去马上缩回来就是满满一盆,麻雀大小的鸟都被雨水活活砸死了。”板桥水库最大入库流量为1.3万立方米每秒,短短3天时间就有近7亿立方米的水流进板桥水库。

7日夜,板桥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并漫过防浪堤,8日凌晨1时30分大坝被冲垮,7亿立方米的水如千军万马扫荡下游地区,河南省受灾耕地面积1780万亩。冲垮大、中型水库各一座,小型水库24座,大小河道决口842处。

时任驻马店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兼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孔繁斌亲历了那场劫难,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收集“75·8”的相关资料。经过多年研究,他总结出板桥水库垮坝事件在世界水库垮坝史上的罕见程度:6个小时降雨量世界第一,垮坝水库规模(当时)世界第一,在同一时间水库垮坝数量世界第一,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也是破纪录的。

垮坝带来的灾难

1951年修成后的板桥水库,在1956年又进行了扩建加固。坝型为黏土心墙坝,总库容4.92亿立方米,防浪墙顶高程117.64米,主溢洪道有4孔弧形闸门,设计最大泄量1742立方米每秒。

板桥水库管理局在8月5日下午就被淹了,土坯房很快被水泡塌,对外联络的电话总机被砸在屋内,对外通信中断。8月6日1时,水库水位达到110.85米,超过主溢洪道堰顶。范世德说,当时所有人把希望都放在副溢洪道上,副溢洪道的设计就是起保坝作用的。但是,“垮坝以后我们去那儿看,副溢洪道只拉切下去30厘米,因为底下全部都是岩石。”

7日下午恢复的对外通信在晚上20时又中断了。水库管理人员被迫向某部驻板桥留守处求救,部队多次在大坝南北发射红色信号弹,鸣枪向下游群众发出撤离信号。可由于雨大风大,事先也没有信号约定,下游百姓基本不知晓撤离通知。

8日1时水库水位达到117.94米,超过防浪墙0.3米,大坝开始垮坝,7亿立方米的洪水倾泻而下,沿途吞噬所有障碍物,洪水最大流量达7.81万立方米每秒。

沙河店紧挨板桥镇,在通信中断以前当地干部听到水库危险的只言片语,立刻组织村民分南北两路撤离,所以沙河店的损失降到了最小。灭顶之灾发生在与沙河店隔河相望的遂平县文城公社魏湾村。魏湾村四周被沙河环绕,一旦出现大暴雨,它就成了四面环河的“孤岛”,无处可逃。魏湾村原村支书王石头说:“7日下午大队干部就组织群众撤离,哪高就跑哪,谁家房子是瓦房就上谁家房。”可是8日凌晨水库垮坝后,“水涨到树梢高,没处跑,坐坟堆和麦秸垛上的都被冲跑了”。1975年魏湾村共有村民2000人左右,大水冲走了1100人,25户人家从此绝户。

洪水冲到遂平县京广铁路,将铁路拧成麻花,由于铁路地势高,许多在上游被冲下来的百姓在过铁路时被洪水打翻。“铁路成了鬼门关。”

大水过后

据亲历者回忆,大水过后只见一片,一片寂静,“都吓傻了,高处站满了人,树上房上麦秸垛上都是人”。据河南省水利厅原副厅长陈惺描述,“5个县城和条条块块的高地就像分布在湖中的岛屿,人们站在‘岛上’或水中向飞机招手求援。”

8月8日到28日,驻马店抗洪抢险指挥部开始空投大批抢险救灾物资和食品。空投的烙馍被当地村民形象地称为“天馍”,各县建立了接收空投物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设立空投地点、标记接收空投食物。“所以那时基本没有饿死的。”孔繁斌说。

对于板桥水库造成垮坝事故的原因,水利部组织调查小组用3年时间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报告,主要从技术层面分析了暴雨形成原因。河南省水利厅总结了板桥水库垮坝失事的教训:规划设计照抄苏联规范,设计标准低;两次水文复核,已发现水库安全标准不足,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应付超标准洪水的紧急措施;防汛指挥机构薄弱,指挥优柔寡断,甚至失误。

板桥水库修建于建国初期,那时我国的水文资料非常少,据范世德介绍,所谓百年一遇的洪水大多是根据水文计算流量的方法算出来的,“把苏联水文计算的办法全部套用过来,又借用咱们国家外流域的资料,很可能是南方某个水系的资料,即‘相关资料’。”他认为,把外流域的“相关资料”嫁接过来又“人为修正”,这是造成水库设计标准过低的主要原因。

“技术上的落后加上思想上的麻痹。”孔繁斌总结出“75·8”给当时水利界的教训。灾难提醒工程技术部门不要被千年不遇、百年不遇的说法所蒙蔽而降低标准,“真正的防汛工作必须做在汛前”。

“水利,弄不好就会变成水害。”范世德说。曾经亲自体验到板桥水库带来的切身好处的当地百姓,成了水库垮坝失事灾难的最大受害者。

1986年底,板桥水库复建工程开工,1993年竣工。复建后的板桥水库最大库容6.75亿立方米,坝顶加高到120米,总泄量能达到1.5万立方米每秒,大坝全长3720米。复建后的板桥水库除了主要的防洪功能外,还兼有灌溉、发电、无公害养殖、给驻马店驿城区居民提供日常用水的配套功能。

人类不会停下改造自然的步伐,但如何合理地改造依然是全人类的课题。

上一篇:小区业委会举步维艰 下一篇:冬季警惕五种易发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