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威金之《消夏图》

时间:2022-10-06 06:26:09

逸凡

1953年出生,福州石雕艺术工艺厂厂长、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州市特级名艺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宝玉石协会印石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海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盛夏的骄阳总是令人难以忍耐。即使是在那没有空调的昔日,人们也总会寻出许多消夏的法子来。

微波轻荡,碧叶莲莲;云雾萦绕,茅庵空落;重林叠嶂,清流映带,自是一难得的清逸祥和之境。

然一壶茶,一把蒲扇,一本书,几许瓜子,三两菱角,倚着一把竹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闲闲地窝荫凉里喝茶看书,一任太阳光照大地。那种心胸,那个悠然自得,更是一种别然不同的滋味。

不过,这叫人闲到骨髓里、凉到心坎上的滋味,既不来自实景,也不来自书画,而是源于一块石头。当然,石头也不是什么好石头,就是寿山石中普通的焓红。紫白相问,石质并不好。

当年逸凡在市场上看上它的时候,石主人也没有把它当作什么,随口就说:“不要钱,送你了。”可逸凡觉得这总是不太好,多少该算点钱吧。一番“讨价还价”,最后,逸凡以25元人民币的代价抱回了这块长约30厘米、高约9厘米的焓红。

石头抱回以后,逸凡按照中国画传统的构图方式,将此石的底部,也就是石头的最大面积处设计成一大蒲扇,最高处出一茶壶,陈于扇上,三两菱角隐于壶后。然后,随石就势,再来一本半翻的线装古书、一把瓜子,随手促就了一幅我们上面所描述的消夏小景。

之后,逸凡又为它配了一把竹椅做底座,更是使之闲凉得没有影儿了。

这件作品完成后,人人爱不释手。1991年,福州石雕厂将之拿去香港参展,按逸凡本意,此作品仅展不售,然一观者实是喜欢,撤展时都不走,执意要买,厂长看他这般喜爱,自己做主以4.3万元的价格将这《消夏图》让给了他。

这样价格,相对于那几乎没有价钱的焓红来讲,可以算是点石成金了,按道理,逸凡也该满意了,可他却总是抑制不住地想起它,想知道它还好不好,今天在哪里?

上一篇:京城一绝“面人汤” 下一篇:护照带了没?烟斗带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