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金漆镶嵌

时间:2022-09-23 02:52:15

金漆镶嵌作为“燕京八绝”之一,亦属宫廷艺术的一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先发现漆、使用漆的国家,拥有着7000多年的漆文化史,漆艺技术更如浩瀚沙海。

商周的彩绘、春秋战国的夹、汉代的针刻、唐时的金银平脱、五代的螺钿镶嵌、宋时的戗金戗银、元代的雕漆、明清的金漆贴箔、百宝嵌、立体嵌等等,漆艺品种繁多,能尽数者寥寥无几。然,在如此众多的品种里,“金漆镶嵌”这四个字,却似乎从未出现过。这,总不会是现代人自己造出来的吧?

别说,还真是!

现代人造出的传统工艺?到底怎么回事,我们请来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总工艺美术师万紫为我们解开迷津。

融众家之长的金漆镶嵌

北京作为五朝之都,文人荟萃,工匠云集,漆艺方面也不例外。元代的油漆局、明代的果园厂、清代的造办处,这些朝廷所设的官方漆作,将各地的漆艺能人汇集到了北京,自也带来了各方技术。因此,为皇家服务的北京的漆器,自然容纳了各方技艺,也坦然伸手拿来了各家之长。

清王朝灭亡以后,原皇宫中的漆器艺人开始在民间自开作坊,与原市井中为宫廷服务的那些私人作坊共同掀起了一个北京漆器作坊的兴盛时期。

这些作坊,受师承关系和规模的影响,在工艺品种方面自然形成了大体的分工。擅做彩绘雕填的,被称作“苏漆作”;擅作镶嵌的,被称作“镶嵌作”、“巧器作”,后来又顺口叫成了“小器作”。

1956年,原分散在民间的18家漆器作坊采用公私合营方式联合建厂。这18家作坊分属不同门类,该起个什么大号呢?原华丰斋的掌柜魏子言建议,北京的漆器原主要是为皇家服务的,金漆居多,且明代著名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一书中也有“金漆”之说,再合上北京漆器所一直擅长的镶嵌工艺,叫金漆镶嵌应该不错。这主意得到了众人之和,北京金漆镶嵌厂也就这样诞生了。与此相关联,金漆镶嵌也就成了燕京八绝之一,如今还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变化万千的漆艺王国

假如从1956年开始算的话,北京的金漆镶嵌已经走过了50多个年头。这期间,从业人员虽然有增有减,但从师承传统、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仍是流动着传统的皇家气派,活儿自然也是传统的手工活。

我们前面说了,金漆镶嵌虽叫这个名儿,但品种绝不仅金漆和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虎皮漆等,基本上各种漆器工艺都涵盖了,品种多不说,还分得特细致。比如说,单就镶嵌而论,从材质上分,有玉石镶嵌、彩石镶嵌、螺钿镶嵌、百宝镶嵌等,从工艺上分,有平嵌、矫嵌和立体镶嵌等;最传统的彩绘也是有描漆、描金、搜金、扫金、洒金、平金开彩、平金开黑、堆古等诸多方式;雕填呢,又有填金、填银、填漆之别;刻灰有彩地刻灰和金地刻灰两种;断纹从工艺上划分有烤断、晒断、撅断、颤断的差异,从艺术风格上划分有龟背断和流水断等形式;即使是看似单一的虎皮漆类也还包括着漆宝砂。

这么多的工艺,融合到产品之中,又是一番排列组合。北京的金漆镶嵌,虽也有采用单一工艺的产品,但大多的还是多种工艺的综合运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内涵博大精深,文化底蕴异常丰厚,不同工艺各具千秋,让外行人看都看得眼花缭乱。

刚一开始,看着这么多数不清的工艺,万紫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但她很幸运,赶上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个行业最红火的时候。那时候,不仅生产量大,有着各种各样绝活的老师傅们也都健在,作为设计人员,有文化又懂专业的万紫学了不少工艺绝活,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各种传统工艺,虽做得不是很精,但也都掌握了。

做金漆镶嵌产品的设计,自己不会做活,不了解每一工艺的特点与细微差异,还真是玩不转。

别说是做活了,即使是工具,比如说描金的笔,也都是万紫按照自己传承来的传统技法,用鼠、兔等动物的毛,自己动手做的。

苏漆作第五代传人

辛亥革命后,漆器这一宫廷艺术大步走向了民间。英明斋的创始人苏明堂就是原清宫造办处漆画匠的首领,造办处解散后,流落到了民间,在北京金鱼池精忠庙旁开办了此作坊,经营金漆彩绘雕填类漆产品,也就是俗称的“苏漆作”。

苏明堂不仅自己技术过硬,还桃李满园。他的弟子们先后在北京开办了多家漆作坊,如侯松山在东单三条开办了“瑞兴斋”、姚林五在灯市口开办得“升利”、陈瑞兰在东四头条开办的“瑞丰斋”等。而万紫就是由苏明堂、侯松山、侯明达、刘锡恒这一脉传下来的第五代传人。

既然是“苏漆作”的第五代传人,对于万紫来说,虽什么都会,但最为擅长的还是彩绘、雕填。

彩绘是中国漆艺最为传统的工艺,商代的漆器就已描绘得非常精美,之后经久不衰,是每一漆艺门类都要使用的基础工艺。

如果说,彩绘是所有地区漆器产品都要使用的基本手法,那么,雕填则恰恰相反,是北京漆器里最具特色的品种,现在其他哪一个省都没有。

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的针刻技术,可以说是雕填的鼻祖;东汉时期,雕填工艺更加丰富,已有戗金、戗银和填彩之别;到了明代,雕填已是果园厂最主要的品种之一;至清代,由于雕填工艺技艺精深,表现手法丰富,具有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艺术特征,最能体现皇家气派,更是被广泛用于龙椅龙案、车轿仪仗、屏风和各类家具器皿。到了今天,雕填漆器更是各大收藏家追逐的对象,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之所以如此,也是由于雕填比起其他传统漆艺来说,工艺要复杂得多。

传统的雕填就是在已经制好了的木胎上,经多次的抹灰、磨光与髹漆后,在做好的素胎上进行彩绘,随后按照彩绘纹样,勾勒出或深粗、或浅细的纹路,再在这些纹路中戗以金银粉或填彩漆而成。这样复杂,掌握起来自也难很多。而且,其他的工艺,无论是镶嵌还是刻灰,即使出现了问题,也比较容易修补,但雕填则不同。一旦出现差错,虽也可以修,但错了一刀或一个花头,可能整个面都要重新处理,因此,要求制作人员的技术要非常娴熟。

做了30多年,万紫的雕填技术已不仅非常熟练,还将彩绘、雕填、镶嵌等工艺结合在一起,做了很多大型的漆艺壁画。如北京皇苑大酒店每一层的大型壁画。

除大型作品外,近两年,万紫也喜欢做一些小件的精品,如传统的提盒、印盒等,与现代室内装饰相结合的漆艺产品,她也喜欢尝试。

让漆艺深入到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万紫最大的愿望。

勤政殿金漆镶嵌宝座

除漆艺产品的规划设计外,古旧文物的修复也是万紫这些年来所着重做的工作之一。其中,2003年所完成的香山勤政殿“金漆镶嵌宝座系列工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香山勤政殿是清代皇帝议政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清代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原物早已荡然无存。近年来,北京市开始逐步修复名胜

古迹,重现康乾盛世,香山勤政殿即是其中之一。

这套由万紫主持修复的“金漆镶嵌宝座系列工程”包括地平台一座、雕龙屏风一座、宝座一件、足踏一件、圆高香几四件、鸾翎宫扇二件及其他配件。

在修复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图纸,只有一些平面的、局部的图片。仅根据这些图片去复建这样大的工程,可以说,困难无处不在。当然,没有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万紫作为总设计师,领着各方人马,基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他们复建的这套产品,完全是按照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木工卯榫工艺、木雕工艺、髹漆工艺和贴金工艺制作的。

在木雕工艺方面,这套陈设品属于厚料深雕。金漆厂的木雕艺人们综合运用镂雕、圆雕、深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精益求精,使木雕达到了生动细腻、玲珑剔透、气韵浑厚、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木胎多次组装合成后,经多次的抹灰、髹漆后,再在素胎之上敷贴了三万多张24K真金箔。金箔贴完之后,又镶嵌了玉珠,充分展现出了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帝王之气。

这套工程完成之后,被北京市经委、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评为珍品。被北京室内装饰协会评为优质工程。

富丽华美的百宝嵌

在过去,各种漆艺分工明确,基本上是“小器作”的不会做“苏漆作”的活,“苏漆作”的也不参与“小器作”的镶嵌活儿。可现在则不同了,尤其是像万工这样肩负着全厂设计重任的,更是什么都得会。

出彩绘、雕填外,万紫最喜欢的应该就是镶嵌了,设计了众多的作品不说,许多还都是她亲自动手做的,像这套内部图案以象牙、天然彩石镶嵌而成,外部综合了彩绘雕填技艺的《月曼清游》百宝嵌书盒就是她的杰作之一,并以此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8年到1989年,由北京金漆镶嵌厂设计制作的大型立体镶嵌产品《九龙壁》,虽也结集了各种工艺力量,但万紫功不可没。

这件重约2吨、长6.65米、宽0.76米、高2.46米的《九龙壁》集北京金漆镶嵌工艺各种装饰技法之大成,融中国各地软硬质玉石为一体,加之骨、钿、角、木、金属等材料俏色,使602条苍龙栩栩如生,前后两面的18条蟠龙呼之欲出,山石、海涛、壁檐等五彩斑斓,交相辉映,整件作品精美华丽,气势非凡。

1990年,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评比中,《九龙壁》被评为珍品。

除金漆与百宝嵌外,立体镶嵌、虎皮漆艺、断纹等也是万紫他们的绝活,我们这里因篇幅的原因就不一一述说了,如您感兴趣,可去北京金漆镶嵌有限公司的英明斋、华丰斋等去看看,一定会让您有所收获。

北京的金漆镶嵌,古朴典雅、端庄华贵、雍容天成而又富丽堂皇,蕴藉着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底蕴,体现的是皇家的大气,带着的是浓厚“京味儿”。

万紫:

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总工艺美术师。

艺术简历:

1990年,参与设计大型立体镶嵌《九龙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珍品)奖:

1991年,《文华殿宝座》陈设品套件,荣获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精品奖:

1992年,《月曼清游》百宝嵌书盒(十二本),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玉石镶嵌《石舫》,荣获北京市第六届“五小”竞赛三等奖:

2003年,担任《北京香山勤政殿室内陈设品工程》总设计,荣获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北京工艺美术珍品奖:

2004年,雕填壁饰《姑苏繁华图》,在中国首届现代工艺美展北京地区选拔赛中获得漆艺作品一等奖:

2005年,漆艺《春、夏、秋、冬》断纹堆古贴金彩绘屏风,荣获第二届北京工艺美术展铜奖:

2006年,《汉风》颤断金彩绘小柜,荣获第41届全国旅游品暨国际礼品和家庭用品博览会银奖;

2007年,《荷塘憩鹭图》堆古彩绘屏风,荣获第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展金奖:

2008年,《十二月令图》雕填彩绘堆古贴金屏风,荣获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奖。

上一篇:华盛于实之北京漆器 下一篇:京城一绝“面人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