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对经济的担忧令市场缺乏系统机会

时间:2022-10-06 05:32:29

中小板:对经济的担忧令市场缺乏系统机会

中小板综指本周小幅上涨1.62%,表现虽差于创业板指2.79%的同期涨幅,但好于深证成指-0.36%和上证指数-0.29%的同期跌幅。该指数自2月17日攀升至7300点左右后,连续17个交易日在7200点至7400点区间进行震荡,暂时在60天、90天和120天均线支持上横盘。在可统计的557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有344家上涨,213家下跌。其中,无一家中小板公司的周跌幅超过了10%以上,甚至超过5%的也只有7家;却有26家中小板公司的周涨幅超过了10%,精诚铜业(36%)、北化股份(35%)、富春环保(31%)、南方轴承(24%)、安纳达(20%)、常铝股份(20%)6家公司的周涨幅更是超过了20%以上。从周换手率的情况分析,在换手率前10家的中小板公司中(基本上周换手率都超过了70%以上),有5家的周涨幅超过了20%,1家的周涨幅超过15%,且这些公司其股价大多数已处于相对高位,投资者需要谨慎其未来在上涨过程中的放量套现可能。

上周虽然中小板和创业板这类中小市值股票的表现较强,而主板有所走弱,但目前市场可能处于小盘股估值较高已缺乏趋势机会,大盘股估值较低却受经济拖累影响其股价表现。从海关3月10日公布的今年2月份贸易数据来看,出口9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月为37.7%);进口10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1月为51%);当月贸易逆差为73亿美元。这些数据都明显低于市场的绝大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期,其中逆差更是远低于顺差的预期。另因油价上涨,其负面效应是可能会造成我国出口增速下半年逐步放缓。以前,投资者更多是担忧数据公布后的政策调控可能会随之而来,但从近期的经济环境和市场走势来看,风向已有所改变。

从过去的两个月来看,原来一些体现经济增速强度的指标,如M1与M2的比值和PMI等都出现了大幅回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在一月和二月份的高通胀环境下经营并不太理想。由此判断,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将有较大可能会出现回落。目前,机构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其回落幅度,因为回落趋势已经形成。这将是市场判断未来二季度以及今年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的关键,从而判断证券市场未来行情的走向。

我们认为,影响A股证券市场的因素,莫过于宏观经济大环境、上市公司利润、资金流动性等。目前,资金流动性仍然是相对宽裕的,在3月份到期资金庞大的压力下,央行前期已多次上调利率,在公开市场不断回笼后,3月9日终于发行了上千亿的28天正回购。从这一举措来看,有可能意味着未来准备金率继续上调的压力已有所缓解,加上近期央行高层在两会期间表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空间已不会太大,说明央行对流动性已没有收缩得太紧了。当然,这并不是为了虚拟经济的证券市场考虑,这更有可能是因为实体经济的流动性缩减已引起了央行的担忧。且在近期宏观数据下滑的背景下,不免使得机构对我国原来强劲增长的经济开始忧心。果真如此,那市场的压力可能将更甚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调控政策出台。

“春江水暖鸭先知”,从A股市场来看,偏紧货币政策基本上已被市场所预期,只有在回收流动性的松紧上存在不确定性。近期市场集中关注在国内紧缩环境下固定资产新开工力度、国外油价和美元走势,以及下游需求的回升力度。其中,与基建和投资相关的终端需求目前来看,并未出现明显回暖迹象,这可能主要是前期收紧的银根政策制约了地方投资需求释放,还有地方政府缺乏资金,可能会出现中央决心大力推进的保障房投资挤占了其它投资项目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实体经济转好的进程。

正是由于目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和不确定性,将意味着市场或缺乏持续上涨动力,市场资金将更多偏向选择估值相对安全的大盘蓝筹股和低估值股,使得周期类股票在前期上升后,可能出现调整压力,而部分政策确定性较强的行业和板块,如民生、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有望获得相对较好的表现。重点关注2月份通胀幅度对两会后政策调控力度的影响。在通胀不显著回落情况下,政策偏紧将使股市难有趋势性行情。而近期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调,短期或对A股存在一定负面情绪影响。

而中小板市场从近期走势来看,存在一定的高位滞涨迹象,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者需要谨慎中小板综指是否会回落至120天均线的半年线支持位以下,如果回调确认下破,暂时谨慎和回避观望,不宜过度参与。而行情能否真正持续上行,目前暂时不宜寄予过高期望,短期仍需谨慎市场调整可能,减持和回避前期涨幅较大的股票。

上一篇:回调利于反弹行情分化有戏 下一篇:少而精 中线盈利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