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游第二站75元游哲蚌寺

时间:2022-10-06 03:46:25

清幽处,佛法的世界

山坳里的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名为寺庙,实则更像一座山城,由低到高,由内到外,层层叠叠地建起了一片壮美的建筑。因其广,海拔差距也极大,于山脚处,烈日当头;走到山腰,小雪纷飞;爬到制高点,复见金光……

换乘“11路”进寺庙

第一天的行程比较轻松,在我们都觉得身体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决定去郊区看哲蚌寺。哲蚌寺是拉萨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每年雪顿节展佛就在那里举行。

乘坐24路公交车,终点站就是哲蚌寺。的公交车司机们都很有情趣,会在车体上贴满各种照片,插上假花,晃眼看去花花绿绿的一片,很有藏族风情。

上车一个小时后,卖票的阿佳宣布:“终点站哲蚌寺到了。”下车,未见寺庙,急忙问:“阿佳,这哲蚌寺在哪里啊?”她翘着指头指:“喏,你看,就在那山上。”我们一看,都傻眼了,巨大的哲蚌寺在我们的眼前缩成一小片影子,这意味着还有很远。阿佳看着愁苦的我们,俏皮一笑,告诉我们去前面坐小面包车,2元一个人,很快就可以上山了。

面包车停靠处,藏族大叔们热情似火,邀我们赶紧上车。“马上就要出发到哲蚌寺啦!”一只脚踏在车上,我顺便问了一下车票价格,被告知要5元一个人。

“不对呀,”我赶紧把脚缩回来:“刚才那个女孩给我们说2块钱一个人。”

“噢,你们要坐两块钱的车呀,那等一下吧,是辆大巴,马上就来了,等等。”

“大概要等多久呢?”

“大概等一个小时就来了吧,已经在路上了!”

强忍泪水,我们靠着“11路”,徒步前进。

镶嵌青稞的佛像

半小时后,气喘吁吁抵达哲蚌寺山脚。哲蚌,藏语意思为“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你看这眼前的规模宏大的寺庙,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确如其名。

脚下的这条大道就是直上寺庙之路,两旁有一些小铺,卖饰品。铺前,一位阿佳埋头奋力敲打东西,发出咚咚声响,又一孩童在旁边也埋头做事。前去,发现是在做泥塑。红而发亮的泥被捏成方形,铜质模子放在泥土上方用力敲打,便出一个佛像的形状,再用小刀细细剔去周边的泥巴,整理好边缘,使其光滑平整。我问阿佳,这是什么泥?阿佳用带着藏式口音的普通话说,乌泥,乌泥!

后来知道,此种泥只有本地产,拉萨市区都找不到。颜色赭红,细腻柔软,半立方米大的一袋泥就需300元,一袋可以制作几十个泥塑。阿佳在泥里加入一些食用油,使其有自然光泽,且不会黏在模具上。此外还会往泥内掺入青稞,问其原因,是因这些青稞都被加持过,放在泥塑里有吉祥之意。她指指青稞,又指指泥团,意思是我也可以加一些青稞进去,用手抓了一小撮撒在泥上,阿佳笑眯眯地捧过来,将其做成了一个佛塔。

刚用模具塑好的泥塑是软的,在阳光下晒两个小时会完全定型,然后慢慢往上面涂满金粉,才真正完成。由于乌泥质地好,粘度高,制成的泥塑不会裂开,甚为难得。

寺院的修葺者

上山,有些轻微缺氧,在阶梯旁休息,只见几位僧人从一个小房间里穿行出来,阳光铺展在他们身上,哲蚌寺500多年的佛堂和阶梯都散发出久远历史的气息。与热闹的大昭寺相比,哲蚌寺只能见到少许游客,因而显得清幽雅静。僧人在日光下行走,被照耀出淡淡的身影,他们的一切都显得淡淡的:淡淡的笑容、淡淡的面庞,淡淡的心,与世俗决然分离。起身同僧人一起前行,不久便闻到了浓郁的木头香气。闻香寻去,发现一个隐蔽的小院子,里面尽是藏族男子在做木工,上前攀谈起来。

他们是在维修寺庙,由于哲蚌寺历史久远,当年修建房屋的木头已经逐渐腐朽,哲蚌寺大部分建筑已经修葺完毕,现在只有几许小院在等待他们。

在这里面,最年轻的那个男孩名叫格里加措,今年22岁,才加入这个维修队,然而他学习木工已很久了,家住在山南浪卡子,是跟着舅舅一起出来工作的。他极腼腆,说几句话就要挠挠头顶,笑意羞涩。问他工资多寡,他竟摇摇头说不晓得,我惊,他立刻反应过来,说:“噢,我没有听清你的话,我们工资是按天算的,我(工作)时间短,每天70(元),其他人要多些。”他指指周围年长的男子,引得他们大笑。我想给他们拍照,大家都很大方,拍完了还要求看一下,一边指一边说:“你看你看……”互相打趣对方,仿佛他们彼此今日才认识——只有不熟识,才具备强烈的新鲜感。

踏着满地松软的木屑,我一边出小院大门一边说,希望下次来还能见到你们,众人嬉笑:

“可别太久,因为我们修完这里就要去维修色拉寺啦!”那腼腆男孩朝我们大大地挥手,仿佛一只大鸟,煽动巨大翅膀与我挥别,然后转身,准备飞向未知旅途。

措钦大殿,7000人的法会

哲蚌寺虽然很大,寺院分布错综复杂,但是参观线路非常明晰,每个地方都有参观指示牌,不会让人走冤枉路。哲蚌寺内主要经殿有六个:1.甘丹颇章;2.措钦大殿;3.密宗院;4.洛赛林院;5.郭芒院;6.德阳院。四大札仓(僧院)中有三个显宗院、一个密宗院。主尊佛像有:见解弥勒佛通追、金刚怖、不动佛。另外还有金写甘珠尔(佛经)等珍贵文物。这些我自是不懂,只是跟着朝拜的藏族同胞一起虔诚地在佛像面前合十作揖。但是在经过很多殿院,都能看到藏经阁,里面的经书繁多且保存完好,每一卷都认真仔细地用华丽绸缎包裹放置,我头一次看到如此古老的经书被精心地保存着,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曾默默地抚平书页,装裹书籍。我竟感动起来。

措钦大殿位于哲蚌寺的正中心,是哲蚌寺最主要的建筑。殿前一片极宽广场伫立在前,可以俯瞰哲蚌寺其他殿院。移步至殿前,大门有红色幔帐遮住,看不见内里,但见门前很多鞋子错落堆放,一问才知道,今日措钦大殿有法会,我们得以遇见,是运气极好。问是否也需要我们脱鞋,被一位胖胖的僧人告知不必,这只是本寺僧人的习惯而已。入内,低沉的诵经声和清脆的敲铃声相互交织,殿堂大而神圣,颜色微暗,却又有若似无的光从殿顶穿梭直下。彩色绵缎法幢悬挂于半空中,显佛法庄严,却不失华丽。经堂内有183根方形木柱,可以容纳7000多名僧人诵经,是藏族地区最大的经堂。

上一篇:“穷”游第一站0元逛遍八廊街 下一篇:川藏南线318自驾实况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