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农村建网络 稳定微利促发展

时间:2022-10-05 11:43:11

植根农村建网络 稳定微利促发展

摘 要: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是亚洲地区公认的少数几家较为成功的农业发展银行之一。通过简述其发展历史及其农村金融业务的创新之处,总结其成功的关键要素,指出其对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泰国BAAC;农村金融;创新;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51-04

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Bank for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简称BAAC)成立于1966年,其前身是泰国合作社银行。通过四十多年的经营,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转型,BAAC逐步从一家专业的农业信贷机构转变成为一家面向农村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农村商业银行,并成为公认的少数几家较为成功的农业发展银行之一。截至2010财年(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BAAC的农村金融业务遍及泰国境内的全部75个府,拥有1 026家分行和968个农村办事处,为近625万户农业家庭提供金融服务。

一、BAAC的发展过程和组织结构

(一)BAAC的发展过程

1966年,根据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法,BAAC正式成立,取代了以前泰国合作社银行。最初,泰国政府希望通过BAAC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信贷支持,以促进农业生产。其后,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BAAC的业务范围也开始逐渐扩展到农村金融的各个方面。BAAC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66—1974年)。起步阶段,BAAC的工作重点在于建立覆盖全国的机构网络,其资金来源和业务模式都较为单一。运营资金几乎完全依赖于政府财政(Public Financial Resource),业务上主要通过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组织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直接向农民发放的贷款比例很小。

由于当时的泰国农民普遍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同时这种通过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发放的贷款偿还率偏低,BAAC随即开发出了著名的小组担保贷款机制——JLG(Joint Liability Group)。每一个担保小组由至少5人组成,在没有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小组成员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贷款。正是这一成功的贷款技术创新,为BAAC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扩张阶段(1975—1987年)。经过近十年的实践,BAAC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组织结构,并根据实际运营的经验对自己的业务模式不断进行着调整。然而,较为单一的资金来源和业务模式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泰国政府也认识到增加农业投入的必要性。1975年,泰国中央银行即泰国银行颁布了一项农业信贷政策,要求所有商业银行投放到农业部门的贷款至少占到其前一年贷款总额的5%。其后,这一比例逐步提高至商业银行前一年存款总额的20%(1987)。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直接向农业部门贷款,也可以将资金存放在BAAC,以达到法定要求的比例。得益于类似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BAAC的信贷业务得以快速发展。

随着BAAC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也开始关注这家新兴的农业发展银行,来自相关国际机构的资金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BAAC。这部分资金在BAAC运营资金中的比例从1975的4%增加到1987年的20%。

3.转型阶段(1988—1996年)。在泰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相关国际机构的支持下,BAAC的信贷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这种外部力量的支持也使BAAC对外来资金产生了依赖。1987年,来自商业银行的存款和国际机构的资金占到其当年运营资金的51%。

1989年,泰国银行(BOT)进行了一次金融改革,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和开设分支机构的限制,同时对农村地区贷款也可全部计入农业贷款。之后商业银行纷纷将存在BAAC的存款直接投放到农村,这就严重影响了BAAC的资金来源,使得BAAC开始意识到平衡资金结构的重要性。为应对环境的变化,BAAC对其经营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大规模的扩张分支机构,尽可能多地覆盖泰国农村地区。改革运营方式,充分动员储蓄,使得来自农村的存款成为其主要资金来源。提高贷款归还率和经营效率。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营成本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下降到4%左右。这样的一系列措施,推动BAAC开始逐渐从一家专业的农业信贷机构向一家全能型的农业发展银行转型。

4.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了泰国经济,BAAC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一方面,泰铢的大幅贬值,使得BAAC从国外获得的借款蒙受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其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国有银行,BAAC又被认为是一个资金的安全港湾,来自其他部门的资金大量流入。1998年10月,BAAC开始接受泰国银行的监管,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迫使大量农民重新回到农村,在这种形势下,泰国政府开始实施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并赋予BAAC向农民提供金融支持的职能。1999年,泰国国会修改了BAAC法,允许BAAC向从事非农经营活动的农民发放贷款,但对非农领域的贷款额度不得超过其贷款总额的20%。这使得BAAC的业务范围突破了仅限于农业经营活动的限制,奠定了BAAC成为全能型农业发展银行的基础。

同年,BAAC对自身的利率政策进行了改革,根据贷款的规模和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来决定贷款利率。2001年,BAAC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System)建成,大大提升了银行的信息化水平。2003年,BAAC开始引入内部价格机制,强化日常运营中对盈利能力的要求。2009财年,核心银行系统(The Core Banking System)开始建设,随着CBS系统的逐步完善,BAAC面向农村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如今,据不完全统计,BAAC面向农村客户提供的金融业务已达一百多种。

正是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革,BAAC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自身实力日益增强,从而成功转型成为一家面向农村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农业商业银行。

(二)BAAC的组织结构

根据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法,BAAC的绝大部分股份(超过99%)由泰国财政部代表泰国政府持有。作为该行最高权力机构的董事会共有15名董事,负责制定银行发展政策和指导业务运营。全部董事均由泰国内阁任命,董事一般为来自财政部、农业和合作社部、合作促进部、农地改革办公室、泰国银行以及拥有股权的农业合作社,董事长由泰国财政部长兼任,BAAC的总经理任董事兼董事会秘书。执行委员会由总经理、高级副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组成,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和日常运营。泰国审计署负责对BAAC进行年度审计。

在具体业务操作上,BAAC采用支行和农村办事处相结合的方式。支行开展日常的业务运营,农村办事处负责筛选借款人、评估贷款和监督还款,但不涉及现金交易。

二、BAAC农村金融业务的创新之处

BAAC的使命是向泰国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提供金融支持,以提高泰国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扶持农业合作组织。为此,BAAC建立了数量庞大的分支机构,以便最为广泛地向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提供金融服务。

根据经营的自主性,BAAC的金融业务及产品可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面向农村市场的营利性金融业务和政府指导下的政策性金融业务。

从具体内容来说,BAAC的金融服务包括农村信贷和储蓄、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推动社区发展。

(一)对农村信贷和储蓄的深化

BAAC信贷和储蓄业务的最大特点是设计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BAAC的信贷业务从最初的中短期贷款,逐渐扩展到长期贷款。种类也日益丰富,包括农业生产短期贷款、农产品销售推迟贷款、老债再融资贷款、农业投资长期贷款、农业相关活动贷款以及后来的非农活动贷款等。贷款技术上则是单人贷款技术与小组贷款技术两者并用。对于没有抵押物的农民,BAAC采用连带责任的小组贷款技术(JLGs)为他们提供贷款。每一个小组至少5人,平均15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为贷款的偿还进行担保。事实证明,这一贷款技术上创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储蓄动员上,BAAC更是开发了种类繁多的产品,尽可能地动员储蓄。除了正常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外,还包括针对低收入人群的Thaweesuk基金、Om Sap Taweechoke存款、Permsub有奖储蓄存款,针对中产阶级的Om Sap Taweesin有奖储蓄存款,退休储蓄存款以及针对穆斯林的麦加朝圣存款等。

(二)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支持

1980年起,为保证农户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农资用品,BAAC开始在其客户中推广实物信贷(Credit-in-Kind System),以直接向农户供给所需农业生产资料。1989年,BAAC开始鼓励其客户在泰国各府成立农业流通合作组织(Agricultural Marketing Cooperatives,简称AMCs),AMCs的主要功能是以合理的价格向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农资用品和出售相关农产品,以保护农户的利益和收入的稳定。一些AMCs还提供犁耕、收割和运输的服务。由于成员都是BAAC的客户,因此这些合作组织并不用担心资金问题。

1992年,BAAC推动成立了全国性的泰国农商有限公司(Thai Agribusiness Company Limited,简称TABCO),旨在增强农业流通合作组织的议价能力。到2010年,在BAAC的支持下,泰国的全部75个府都成立了AMCs,共拥有350万名成员,累计向成员提供了价值61亿泰铢的农资用品,出售了价值87.6亿泰铢的农产品。

同时为了解决农民在出售农产品时遇到的市场问题,BAAC还直接推动建立了三个农产品市场。这些市场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存在的目的是为农民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公平交易的平台。以孔敬农业中心市场(Khon Kean Agricultural Central Market)为例,它从1990年12月开始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交易的中介服务,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对农村社区发展的推动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BAAC参与农村发展的经验日益丰富,在泰国国王基于自给自足经济理念的农村发展新理论的指导下,BAAC开始愈加深入地支持泰国农村社区的发展。首先,鼓励目标社区中的农户自力更生,详细记录家庭收支,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并养成储蓄的习惯;同时,鼓励社区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并成立各类互助组织,提升社区的凝聚力;最终,在农户、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构建适当的经济网络,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在泰国北部Baan Talung Lek村,无论是改进农业农产技术,还是稻谷的包装、销售,BAAC都自始至终地参与其中,为社区发展提供资金和所需要的各种帮助。

(四)政策性金融业务

作为一家国有的金融机构,势必要执行政府制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银行自身的财务运营。通过与政府不断的沟通,BAAC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助和政策上的倾斜。同时,也正是由于不遗余力地执行政策性金融业务,BAAC才得以获得政府的理解,从而推动法律层面上对其业务范围的不断放宽。

具体来说,BAAC从事的政府制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Government-secured Loan Projects),主要根据政府的政策或者内阁的决定,旨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或者弥补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的损失。包括以优惠利率提供的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长期贷款、各种特定条件下的针对性贷款计划以及促进农业流通的信贷措施(Marketing Support Credits)。截至2010财年,累计金额达到4 670亿泰铢,惠及643万农业家庭。

以农作物价格保护计划(The Crop Pledging Scheme)为例,该计划从1981年开始实施,旨在防止出现农产品大量上市时、市场价格过低的情况,涉及的农作物从最初的大米,逐渐扩大到玉米、木薯、龙眼、橡胶和大蒜。具体操作上,在农产品上市期间,将一部分农产品贮备起来,只有在价格维持在合理的位置,这一部分农产品才会被推向市场,农户也可以选择将农产品卖给政府。BAAC则以较低的利率向政府和农户提供所需的资金。

尽管农作物价格保护计划在保障农民收入方面被认为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其破坏了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机制,使得涉及到的农作物价格长期处于高位。

因此,从2009年,农民收入保障计划(The Farmer Income Guarantee Scheme)开始实施,并逐渐替代农作物价格保护计划。

三、BAAC农村金融实践的成功经验

BAAC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世界银行衡量农村金融的两大标准——服务覆盖面和经营可持续性。但BAAC之所以能够成为公认的少数几家较为成功的农业发展银行之一,还因为其在泰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

1.急政府之所急,虑民众之所虑。作为一家国有的农业发展银行,盈利并非BAAC的首要目标,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显然具有更大的意义。以2011年泰国遭受的大洪灾为例,BAAC第一时间向54个府的受灾农户提供例外贷款,以帮助灾民度过难关。这些贷款的利率在三年以内比正常贷款利率低3%,同时5人担保小组的贷款限制从每人15万泰株被放宽到每人20万泰铢。

2.打造多重身份,畅通网络渠道。BAAC不仅是面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的提供者,还兼具农产品市场调节、产品营销、物流调配的角色。通过庞大的分支机构,BAAC最大范围地覆盖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户,利用这种优势,BAAC积极的投入到农业产业链中的各种环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平台优势,为泰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这一点在BAAC推动AMCs等组织的发展中有着直接的体现。

3.搭建助农平台,借力科技东风。除了向农民和农民组织提供信贷支持,BAAC还通过组织培训、参观和举办交流论坛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同时BAAC参与实施了大量的针对性计划,包括同泰国家畜发展部合作发起的有机肥料计划、同泰国农业大学合作发起的农产品质量提升计划、有机稻米农民学校计划等。除此以外,BAAC还推动了对农业企业主的管理水平、市场营销能力等多方面的培训工作。

4.从小处下功夫,谋长远大发展。BAAC是泰国唯一一个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的银行,赚的也是小钱,但是面对农民人口超过90%的泰国,BAAC的市场是其他任何银行无法比拟的。同时,BAAC也在周边国家建立办公室,伸出探查区域合作的触角,建立了颇具潜力的合作网络。BAAC的成功证明了面对农村的金融业务同样可以盈利,农民不仅仅需要信贷支持,他们同样需要可以使其资产保值增值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以客户需要为导向的金融业务,与客户之间充满信任的密切联系,充分覆盖的分支机构,受过良好训练的工作人员,正是BAAC成功的基础。

四、启示

1.发展农村金融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从BAAC成立之初,到后来逐渐地发展壮大,政府政策对BAAC的支持至关重要。作为一家国有的政策性金融机构,BAAC享有免征所得税、成本为零的国有资本金、中央银行的优惠利率、不适用最低准备金率要求等优惠政策的支持。与此同时,无论是农业投资机制设计上对BAAC的倾斜,还是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对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法的不断修订,都会BAAC的成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发掘农村市场需要金融机构触探深耕。农村金融的基础在于农民,只有满足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才能支持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规模效应。一般来说,农村金融单笔业务金额小,而金融机构在处理每笔业务时的固定成本几乎相等,这就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拥有一定规模的分支机构,否则很难降低成本,实现盈利。BAAC庞大的网络覆盖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一方面便于向农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从而有效降低成本,为实现运营的盈利和可持续创造条件。

3.延续金融业务必定优先农村农民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应当是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其次才是盈利。从BAAC的发展过程来看,尽管近些年BAAC开始关注自身的盈利水平,但盈利始终都不是其最重要的目标。泰国政府成立BAAC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水平,法律对BAAC组织结构的强制性要求正是为了保证银行的运营不偏离这一初衷。

五、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改革和转型,BAAC的角色已经超出了对一个银行的定义,其角色的转变和功能的延展让泰国农业和农民受益颇多。对BAAC而言,在泰国农村金融领域的成功毋庸置疑,但要进一步发展,就必然面临国际金融业同样的挑战:区域化和全球化。如何服务跨境农业或将成为农业金融机构未来需要面对的一个全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Bank for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Cooperatives Annual Report Fiscal Year 2010[OL].

[2] Bank for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Cooperatives Annual Report Fiscal Year 2009[OL].

[3] Luck Wajananawat.World Food Security and Rural Financing: the Case of BAAC[ OL],2010.10.

[4]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Bank for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Cooperatives.BAAC Saving

Mobilization[OL].2010.1.

[5] 张海峰.从BAAC 的改革转型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J].农村金融研究,2008,(7).

[6] 张惠茹.三家旗舰农村金融机构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7).

[7] Supachai Sathakarn,How can public bank contribute to outreach in rural areas? [OL].2004.10.

[8] Delbert Fitchett,Bank for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Cooperatives (BAAC),Thailand (case study)[OL].1999.

[9] Bank for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Cooperatives Act.[OL].

[10] 马绵远.论农村社区的创新发展——对泰国Baan Talung Lek村的案例分析[J].当代经济,2010,(10).

上一篇: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