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培养青年教师的突破口

时间:2022-10-05 11:23:32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青年教师的突破口

担当“孩子王”,做好班主任工作,是青年教师迅速走向成熟的有效途径。一些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中,注重思想上的引导和业务上的传带,而忽视利用班主任这一重要岗位让青年教师锤炼自己,最终导致不少青年教师长期成熟不起来:只教书不育人者有之;想育人而育不好人者有之;因不擅育人而教不好书者亦有之。笔者认为,培养青年教师第一步是要让他们当好班主任。因为班主任这个角色,在校园十分重要,它是学校教育任务和工作目标落实到班集体的直接责任人,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交涉面涉及校园各色人等、家长和社会各界,是教育网络的核心人物。可以说,当不好班主任的教师,永远成不了好教师。在这个岗位上,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切实的锻炼。

我们首先要端正认识。一方面,从客观上讲,不少学校没有真正重视青年教师担当班主任的问题。普遍认为,班主任是个“经验型”的职务,青年人缺乏经验,很难胜任。这一重任还是放给那些满腹经纶的“老舵手”身上更稳妥些。另一方面,从主观上讲,青年教师自己也不愿当班主任。一来不少人在求学阶段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熏陶(大学里没有专门设立这门课);二者论经验他们是“先天性不足”,因而缺乏信心,树立不起当好班主任的理想风帆,不能积极主动地向学校领导“请战”。再者,由于班主任人手紧缺,一些学校万不得已才安排青年教师“姑且为之”,没有慎重的态度,因而部分青年教师即使当了班主任,也进入不了角色,工作只是“马虎其事”,浪费了青春年华,错过了锻炼良机。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彻底改变这些不正确的看法,从根本上把班主任工作列为培养青年教师的一大教育战略来看待。

那么,如何才能让青年教师胜任班主任工作呢?

一、办好专题培训

学校通过专题培训,让青年教师填补大学教育中班主任工作理论方面的不足。非师范类高校课程体系中无教育教学理论这一块内容,一些师范院校只抓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教育,这些当然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必然要求,但是,他们同样没有把班主任工作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和对待,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忽视或轻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对于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很有必要系统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知识培训。培训内容要涉及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从中外教育史上撷取班主任工作的成功典型,激发青年教师的成功欲望,也大有必要。

二、搞好“接力”传带

青年教师要成为班主任工作的行家里手,确实需要一个艰苦的磨炼过程。这一过程蕴涵了从感性经验到理性认识的探索和积累,饱藏深刻的哲学机制。学校要做好“传、帮、带”的组织保障工作。带队班主任教师在此期间不能“有所保留”,要针对青年人的特点,不仅传授给他们班级管理的方法;还要注重帮助他们克服青年人的致命弱点,如:易冲动、易偏激;引导他们养成教育管理的机智。

三、配好新老班子

同年级的班级配备班主任新老搭配要合理。这样能保证年级工作既有朝气,又稳妥顺利。年级组长要瞄准学校的整体工作目标,立足于班级之间,协调好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另外,班级的科任教师也要注意新老搭配的合理化。一些具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的老教师,由于精力和体力的限制,虽然现在只担任学科教学任务,但他们在工作中“既教书,又育人”能成为青年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和阶梯。

四、选好学生干部

配备好学生干部(班委会和团支部等),可以有力地促进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青年教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我说了算。”这是青年人个性强的表现,但在班级中,几十名学生就有几十张面孔,心理特点各不相同。学生的个性,通过自己信任的学生干部能够集中的表现出来。所以,学校有关部门要帮助青年班主任选好班级学生干部,在选配中要克服“”和“片面性的认识”,真正做到“民主选配”。

五、做好经验总结

班级工作五彩纷呈。班主任的工作体会“酸甜苦辣,各有其味”。要帮助青年教师随时把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一待认识拔高后,就写出来总结成经验,这便是难得的收获。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不成功的教训,对于今后自己在教育岗位上的发展,益处匪浅。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再议语文教学的功能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