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10-05 11:13:50

5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001-01

【摘要】目的: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呼吸衰竭护理对策和要点。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9月5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结果:5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48人酸碱平衡紊乱,37人每年发作次数>3次,32人真菌感染。结论:酸碱平衡紊乱,每年发作次数>3次,真菌感染可影响COPD并发呼吸衰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做到早发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有效通气,降低病死率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死亡最常见原因,到2020年可能成为石阶上第三大致死性疾病[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120例COPD患者,其中并发呼吸衰竭50例,探讨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9月我院共收治COPD患者120例,男92例,女28例,并发呼吸衰竭50例

1.2 方法 对120例COPD患者年龄,病史时间,体重指数,COPD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例并发呼吸衰竭病人酸碱平衡紊乱,心力衰竭,院内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t检验(P

2 结果

酸碱平衡紊乱,每年发作次数,真菌感染与呼吸衰竭有关,为其相关危险因素。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与飞呼吸衰竭组计数资料分析如下(x±s)

n 酸碱平均紊乱 每年发作次数>3次 真菌感染 呼吸衰竭租 50 48 37 32 非呼吸衰竭租 70 16 22 113 讨论

3.1 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阻塞性疾病,严重时易发生呼吸衰竭,COPD多为老年人,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可表现为消化不良,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缺氧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本资料中酸碱平衡紊乱有统计学意义。因起病急,发展迅速,如不采取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1]。本资料中COPD患者每年发作>3次发生呼吸衰竭的例数明显增高。COPD频繁发作损害肺功能。在COPD病程中,反复炎症修复导致瘢痕组织形成,使气道狭窄,引起固定性气道阻塞。COPD病人抵抗力低下易造成真菌感染,本资料现实COPD伴有真菌感染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明显高于未伴有真菌感染。长期用药易造成菌群失调而引起内源性感染,与有些治疗措施有关,如今人工气道,机械通气,雾化吸入等,国内也相当多此方面的报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易造成菌群失调人工气道,机械通气,雾化吸入与治疗措施有关。

3.2 护理对策

3.2.1 一般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半卧位休息,以增加通气量。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理患者口鼻腔分泌物。每天给予2-3次口腔护理,给予生理盐水 ,3%过氧化氢,洗必泰口腔清洗。保持病室通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神志与生命体征变化,还应记录吸氧浓度,潮气量,通气量,定期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患者有无紫绀,神志,瞳孔,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困难。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随时调整呼吸机。长期COPD患者一般全身情况较差,正压通气对胃肠道产生影响,患者消化及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及适度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注意补钾。尿少患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

3.2.2 人工气道护理 做好人工气道护理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关键。①保持气道通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果患者口唇发绀气道压力进行性上升.呼吸机高压报警时应及时给予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的粗细要适中,选择多侧孔透明硅胶呼吸道专用导管,动作要轻,快,左右旋转向上,每次吸引时间约5-10秒,不宜超过15秒,负压不超过6.6KPa。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心率增加,患者面色发绀等情况时,应迅速接呼吸机 ;②保持气道湿化 湿化疗法是人工气道治疗中保证气道通畅的措施。湿化的目的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正常功能,保证分泌物引流通畅。湿化方式包括气泡式湿化器,间断推注湿化法,人工鼻与输液泵持续湿化。0.45%氯化钠溶液对气管无刺激性,输液泵或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的效果优于间歇滴注湿化[2];③加强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机械通气时,气囊充气过多,压力过高,可阻断局部粘膜的血液供应,导致粘膜坏死,气管变形,溃疡等并发症[3],气囊最佳充气量5-8ml为宜。提高气囊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减少气囊对病人气管壁的损伤,提高呼吸机的效果。护士应重视气囊压力的检测,每天测定3次,维持一定的压力;④气管插管和切开的护理 气管插管能改善通气功能。导管应用两条胶布交叉固定气管插管,松紧以容纳一指为宜,防止移动,损伤气管粘膜。搬动时应防止脱管,及时清理更换脏污的胶布。观察患者有无皮下气肿。对使用呼吸肌者,管道连接气管导管后要有一定的移动度。支架与呼吸机衔接处应靠往呼吸机方向,并留有一定活动空间,以保证头颈部活动时导管不发生滑脱[4]。

参考文献

[1] 杨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239例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8(1):20

[2] 张学玲,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9(19):23

[3] 李玲,待高英,文吉莲.2种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5-7

[4] 傅营.5例高龄老年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J].沈阳部队医药,2011,4(12):20

作者单位:200080 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

上一篇:31例帕金森病吞咽困难的护理及效果评价 下一篇: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中的实施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