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时间:2022-10-05 11:08:39

小学体育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了生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很高,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良好心态进行课程改革。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发生着改变,所以说,《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是有生机的。但是,新的改革,也会有它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很多的疑问,或者在改革过程中走了很多的弯路。比如说,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却忽视了技能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等运用不恰当,对这些方式还没有足够深的理解,导致在运用中存在形式化,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所以,新课程的本质首先要得到我们教师的充分理解,吃透其精神,才能让新课程改革走得更远。要上出好的体育课,我们最重要的是看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如果教学效果好,那么,一切理念都可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中体现出来,而且呈现良性循环的姿态。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概念,我们只有深层次地理解有效教学,才能上出有实效性的体育课。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目标统领下的教学,所有的教学都是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之下。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新课程目标,然后细化到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大的就是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而又合理,如果一节课中没有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内容毫无意义,教学也存在着随意性。

目标有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每个层次的目标都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构成了一个目标群。在目标的达成时,我们要把目标的顺序做好合理的排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这样在目标达成之下,有效教学这一目的就会很顺利地实现。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有了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让课堂充实起来,如果没有内容,那么我们就不知道让学生做些什么,更谈不上怎么做了。要实施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选择内容是关键,这样能确保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对内容的学习实现全面素质的发展。体育的性质是这样定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这里,提高了运动练习,其实这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达到健康。而运动技术是促进学生身心提高的关键,也是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所以,运动技术是体育的核心,也是达成体育目标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要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当地、本校的实现情况而定,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与新兴的项目,使之更适合于学生的发展需要。通常,我们不仅要对地方教材进行改进,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补充教学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三、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有效教学应该是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之下完成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形成一种人人比赶超的学习的气氛,这样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融洽。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情境中心情愉快地学习,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努力与体育学习热情对其他同学也有帮助,从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如在障碍跑的练习中,几个同学合作,合作者与练习者组成一个小组,他们要共同努力与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小组的任务。这样,他们在完成动作的时候,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四、评价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只有学习而没有评价的体育教学,无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所以评价与学习是共同存在的。在学习时,通过教师与同伴的评价,来纠正他们的错误,发现他们的优点,能起到鼓励的作用。评价既有优点的评价,也有缺点的评价。评价也要注意贯穿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而不是等全部学习之后再评价,否则可能错过了最佳的学习与纠正错误时机。教师在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地发现他们的优点,为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等。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信心才会十足,为有效教学打下基础。

体育新课标的实施重在实质,而不是只在表面上做文章。教材的落实、目标的制定、内容的改革等,都要深入,而不只是换一下教科书就了事的,要真真切切地做好落实,加强教学管理,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独自爬出陷阱的男孩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提高“双速电动机调速电路”教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