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材新用·苏章人生

时间:2022-10-05 10:45:33

【“熟”材展示】

早年章对苏轼极为推崇,曾致书苏轼劝诫他慎言。有一次,两人一起出游,走到一根独木桥前,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章提议一起走过去,在壁上题字。苏轼感到恐惧,不敢过去。章笑着快步走过,在石壁上写下“苏轼、章某来此”的字样,然后从容走回来。苏轼说,章日后做了官,必定能杀人。章问何出此言。苏轼笑说,连身家性命都不顾的人,还怕杀人吗?后来,苏章关系随着政见的不同,慢慢变得疏远。日后,执掌大权的章更是一路将苏轼贬到岭南、海南。风云变幻,东坡遇赦北归,章却被贬雷州,而此时,东坡却写信开导章的老母亲,说雷州半岛虽然偏僻,但尚无夺人性命的瘴气。他还对章的儿子说:“过去不愉快的再提它也没有什么益处,多想想以后吧。”东坡早就跳出了恨的圈子,这也是他能摆脱被流放时的恶劣的生活和心境的缠绕,终于北归而未葬身蛮荒之地的原因。

【运用方向】

1. 以德报怨,利人利己。苏轼用广阔胸襟铸就人格丰碑,给后人留下不竭的精神力量。今日,我们为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而奋斗,离不开这样的精神力量。

2. 一生坎坷,不忘初心。就算历尽磨难与屈辱,也要在风雨飘摇中高擎人性美与善的大旗,安贫乐道,诗意栖息。苏轼用他的诗意人生,战胜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与人心的险恶。

3. 放下恩怨,就是解放自己。章勇敢地跨过了绝壁天堑,却跨不过嫉妒与怨恨的坎,在爱恨纠葛中,模糊了是与非的界限。我们的一生这样短暂,与其怨恨,不如放下,走自己的路。

4. 宽容他人,才能善待自己。章对自己苛刻,甘冒丧失性命之风险也要豪赌一场,之后,果如苏轼所料,他一旦掌权,便对政治对手极尽打压之能事。而苏轼早就跳出了恨的圈子,也给自己留下一条生路。

5. 匹夫之勇,并非大勇。抛开偏执的念头,才能收获自在人生。有些事有害无益,行之者未必真勇士,何必执着一念呢?像苏轼那样潇洒地走开,不是更可以全身远祸吗?

6. 进退自如,坡教我们怎样热爱生活。爱生活,不无谓犯险;爱生活,不贪嗔痴怨;爱生活,就拄竹杖着芒鞋将风雨看淡。

【适用话题】

以德报怨 初心 恩怨

宽容 大勇 进退

【写作片段】

宽容他人,才能善待自己

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就像放飞小鸟,也解放了鸟笼一样。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只有宽容他人,才能善待自己。

宽容他人的人,不会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更不会将自己的痛苦复制到他人身上。苏轼,一生命途坎坷,但仍然乐观坦荡,宽容他人。他在耕读自给的落魄中,从不纠结于一己之得失。与其痛苦挣扎,不如善待自己,痛快地活着。于是他追求美食,饱览美景,结交良友,风花雪月赏遍,诗文书画精进。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以温润的文人情怀,消除水患,引进清流,为杭州留下“苏堤春晓”的诗情画意。反观他的早年好友章,就是不同的情形了。心胸气量狭小的章,官至宰相,却总是缺少安全感,对苏轼等人,无所不用其极。然而当年遭他疯狂迫害的苏轼却在他晚年失势被贬雷州时,对他表达了宽容的态度。不仅写信开导章的老母亲,说雷州半岛虽然偏僻,但尚无夺人性命的瘴气。他还百般安慰章的儿子。苏轼不仅没有追讨当年的“旧债”,反而早就跳出了恨的圈子,而这也正是他能摆脱被流放时的恶劣的生活和心境的缠绕,终于北归而未葬身蛮荒之地的原因。

【亮点评说】

这则写作片段论证了“宽容他人”与“善待自己”的辩证关系,引用苏轼和章的素材,运用对比的手法,比较了两位历史人物不同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选择,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中心论点。

上一篇:安徽省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非法集资犯罪的制度性成因分析以现行金融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