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果树食心虫特性及防治

时间:2022-10-05 10:00:41

三种果树食心虫特性及防治

摘要:文章描述了三种果树食心虫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并提出了适时防治的方法。

关键词:果树食心虫;高产稳产;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053-1

0 前言

食心虫是指蛀入果实的一类鳞翅目害虫,有些种类还可以危害新梢和嫩芽。这类害虫发生广、危害重,是当前果树生产上重要害虫。东北地区主要有桃小食心虫、苹果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和梨大食心虫等。吉林省发生和危害严重的食心虫主要是桃小、梨小和梨大食心虫。

1 分布与危害

1.1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是果园的一个重要害虫,属鳞翅目果蛀蛾科,又名桃小食蛾,主要危害苹果、梨、山楂等。

1.2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通称梨小。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李、杏等果实还能危害新梢。

1.3 梨大食心虫

梨大食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梨斑螟,俗称黑钻眼、吊死鬼等。主要危害梨。各种食心虫均以幼虫为害,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失去食用价值,造成减产减收。

2 形态特征

2.1 桃小食心虫

幼虫在果内纵横串食,果内充满便,果实变为畸形。成虫体长7-8mm,灰白色;卵橙红色,球形;幼虫桔红色,前胸背板深褐色,体长约12mm,体形肥胖;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树根的表土下越冬。幼虫在果内纵横串食,果内充满粪便,果实畸形。

2.2 梨小食心虫

幼虫多在枝梗结内蛀入果心食害,果实不变形,蛀道有虫粪。成虫体长6mm,灰褐色;卵乳白色;幼虫黄白色,前胸背板淡黄色,体长10-14mm;一年发生1-2代,幼虫在枝干裂缝内越冬;幼虫多在枝梗结内蛀入果心食害,果实不变形,蛀道有虫粪。

2.3 梨大食心虫

幼虫为害芽和果实,入果孔有虫粪。成虫体长10-12mm,体暗灰褐色;卵赤色闪光;幼虫体长16-18mm,暗绿色,头前胸背板均为黑色或黑褐色;一年发生一代。以小幼虫在芽内越冬。幼虫为害芽和果实,入果孔有虫粪。被害果干缩不脱落。

3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3.1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3.1.1 发生条件 桃小食心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果园土壤内越冬,越冬幼虫在茧内休眠半年多,第二年6月中旬开始破茧出土,1-2月后结夏茧化蛹,七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2-3天产卵;卵多产在果实的萼桂;卵期7-10天。幼虫多在清晨孵化,初孵化幼虫先在果面爬行,寻觅适当部位咬破果皮,大多数幼虫从果实胴部蛀入果内。蛀入孔小如针孔,外面分泌果胶,随果实发育,蛀孔逐渐愈合,只呈凹陷,不易发现。幼虫在果内纵横串食,直到果心,被害果变为畸形,幼虫在果内经过十多天后,咬一扁圆形的脱果孔脱出果外,落地入土做过冬茧越冬。

3.1.2 防治方法 综合果农经验和观察结果,根据桃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防治桃小食心虫要采用树上和树下相结合,化学农药与人工防治相结合的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树下防治可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先将树冠下周围的表土刨松,可撒施地虫净或辛硫磷颗粒剂之类的药剂,均匀撒在树干周1米距离范围内的土中,然后耙入2-3寸的土内。加强树上药剂防治,一定要在成虫产卵到幼虫孵化盛期蛀果以前喷洒,如桃小灵、阿维菌素、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类农药,但不能用胃毒剂。人工防治可摘掉虫果,拣除落果,减少虫源。

3.2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3.2.1 发生条件 梨小食心虫在我省每年发生1-2代,以幼虫在主干、主枝的裂皮结灰白色茧越冬。成虫白天大多静伏在叶、枝和杂草等处,黄昏后活动,对糖醋有强烈趋性,产卵于桃、李、杏的新梢及梨果上,梨果上的蛀孔多在萼挂或梗洼处,老熟后幼虫脱果或在果内化蛹。梨小有转换寄主为害的习性,可在桃、苹果和梨之间互相为害。梨小在雨水多的年份,湿度高,成虫产卵数量多,为害严重。

3.2.2 防治方法 消灭越冬幼虫,可在越冬幼虫脱果前,在树干离地面30cm处束草,诱集幼虫于草束内越冬,然后集中处理,也可诱杀成虫,采用糖醋液诱杀,剪除被害新梢,药剂防治可使用敌百虫、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类农药。适当混用药剂可以增加防治效果。

3.3 梨大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3.3.1 发生条件 梨大食心虫是果园的主要害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初令幼虫在芽内越冬。4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末开始自越冬芽转移另一芽上为害,梨开花时幼虫为害花梗,5月末幼果指头大时,幼虫蛀入果实,被害果渐渐干枯,变黑但不脱落。幼虫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化蛹,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当天产卵,孵化后为害芽,9月中旬蛀入芽内结茧越冬。

3.3.2 防治方法 采用药剂防治为主,人工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结合修剪除去虫芽或早春检查梨芽将被害虫芽摘除。开花后幼虫转移前,振动树枝或敲打,如鳞片不掉落或枯萎的花簇即有幼虫潜伏其中可人工扑杀。药剂防治,适期要在幼虫转芽期及时打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应用药剂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具有内吸性的农药或生物农药,发现幼虫转芽后,很快进入转芽盛期,必然抓紧防治。力争3-4天内把药喷完,当前比较理想的药剂为阿维菌素混用高效氯氰菊酯或辛硫磷高氯混剂。

作者简介:李长利(1960-),男,吉林东丰人,就职于吉林省东丰县植保植检站,研究方向:农药使用。

上一篇:不同浓度的拌种剂对先行5号玉米的影响 下一篇:果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