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千年古刹作海寺

时间:2022-10-05 09:53:29

偶遇千年古刹作海寺

在旅途中,你可能会有很多的不期而遇,正是这些有缘的相遇,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了光彩。回忆起去年冬天的甘南之旅,最让我震撼和无法忘怀的是一座千年古寺——作海寺。在这里,我经历了一年一度的瓦塞金刚本尊坛城法会,还近距离地接触到一位法相庄严、智慧慈悲的活佛,进而了解到了活佛真实的生活。

12月的甘南是极寒的,我们先是辗转到了夏河县的拉卜楞寺,在这里俯视大夏河水、遥望桑科草原,独特的藏族风情与开阔的草原风光集中展现。从拉卜楞寺出来,我们在一个小商店里遇到了前来买米的作海寺僧人格桑扎巴。他会说汉语,通过格桑扎巴介绍,我们才知道,离这里不远还有一座千年古刹——作海寺。作海寺坐落在夏河县东北方风光优美的大象山之下,距县城34公里,是众多善男信女进行顶礼、朝拜、祈祷等积累功德的重要宗教场所,来到甘南去了作海寺才能算是不虚此行。

格桑扎巴详细地介绍说,作海寺又称“泽秀雍仲温丹普吉林”,藏语“泽秀”二字中的“泽”是活佛血统传承中的家族姓氏。该寺已有900多年历史,由自在成就者泽秀东尼夏普大师于十二世纪初创建而成,是安多藏区显密双修雍仲苯波十八秀钦道场之一。为了让众生净治业力和积累福德,作海寺每年都举行多次法事活动,而此次,我们正好赶上了最盛大的瓦塞金刚本尊坛城法会。

我们坐上了格桑扎巴的吉普车,一路上风驰电掣地开了30公里左右。汽车比较旧,自学成才的司机格桑扎巴把这辆破车开得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太刺激了。这辆车也是信众捐给寺庙的,为的是方便僧众有事来县城。

作海寺信奉的是雍仲苯教。雍仲苯教是整个源远流长的藏族文化的源泉,它体现了藏民族对宇宙的起源、星系的运行、大自然的形成、生命的诞生、人类的繁衍、大自然与万物的深度认知。作海寺也是甘南藏区历史最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一路上,听格桑扎巴的介绍我们得知,历史上作海寺也是历经磨难。在期间,寺院遭到全面的毁灭,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后,现任的寺主活佛被认定,作海寺才开始重建。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努力,作海寺已基本恢复原貌。目前寺内供奉着一些当年留下来的圣物:泽秀东尼夏普大师的牙舍利,上面自然生成普贤如来圣像,也是作海寺的镇寺之宝;空行杰玛沃措大师头盖骨舍利,上有天然生成的藏文“阿”字;众多被信教群众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下来的历代大成就者们的舍利等;用金、银、铜、檀香、泥等塑造的各种佛像近三千座;大量制作精细、内容丰富的绘画、刺绣、堆绣唐卡以及生动别致的壁画;无上密乘五大本尊坛城、具有很大加持力的各种法器;绘有苯教始祖辛饶弥沃且的十二本生传、十六罗汉业绩图、十二大仪轨诸圣坛城图等珍贵唐卡三百六十余幅;历代泽秀大师的法体宝塔、藏有显密大圆满经典约七百余部等珍贵的文物。

说到现任的寺主活佛,格桑扎巴一脸虔诚。他说,现任的寺主活佛——第四世泽秀仓·喜饶丹贝达哇仁波切,是作海寺曲杰亲王金刚师第三世喜饶雍仲龙珠活佛的转世、泽秀东尼夏普大师的后裔。由于“”时期的断层,活佛直到11岁才进入作海寺继承泽秀仓法脉。在之后的30多年里,活佛勤学苦修,曾到过甘、青、川藏区的主要寺院学习,不仅对经律论有很深的研究,而且也是戒定慧的实修者。他每年都要进行密宗本尊、大圆满等多种形式的闭关,十分受人爱戴。听了格桑扎巴的称赞,让我们十分渴望拜见这位活佛。格桑扎巴说我们运气好,活佛正在寺院里,应该能见到。

听着格桑扎巴滔滔不绝的故事,不觉间车已行至山脚下。我远远望见现在的作海寺十分宏伟,建筑占满了一面山坡。这些建筑错落有致,造型新颖,结构精巧,既显富丽堂皇又不失庄严肃穆。几经颠簸,我们终于进入了作海寺,但看见可容纳三四百人的主经堂、度母殿、文殊殿、财神殿、护法殿、藏经阁、佛学院等建筑,着实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尤其是度母殿的是全玻璃造型,十分时尚。能在这个静谧、甚至有些原始的地方看到这样风格的建筑太让我们吃惊了,没想到如此前卫的设计,竟然能和它周边的大山用某种很奇妙的感觉和谐共处在一处。

在寺院里,我们如愿地见到了活佛。泽秀仓·喜饶丹贝达哇活佛是一个亲切随和的人:我跪下磕头的时候,活佛没有阻拦;我们一起聊天的时候,活佛没有一丝傲气。正如格桑扎巴所说,活佛的汉语讲的很好,汉字也写的很帅,让我们这些汉族人感到汗颜。

泽秀仓·喜饶丹贝达哇活佛是一个学者型的修行者。由于活佛的修为,让信众感受到他无比慈悲的强大精神支撑力量。周边的牧民不但能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对作海寺的修复工作具有十分的热情,真正做到了安居乐业、一派祥和。在作海寺,我们有幸与泽秀仓·喜饶丹贝达哇活佛相处了三天。如果说刚见面时,我们的内心是怀着敬畏的,不敢太接近活佛,但是在看到了他日常处理的事情、尤其是在事情很多很繁琐的时候仍能保持的那份淡定,让我钦佩不已。

第二天早晨起来,我们被邀请去寺院的食堂和僧人们一起共进早餐,吃的是糌粑和酥油茶。没想到的是,一手重建起这么大的寺院的活佛每天的伙食也和大家一般无二。在食堂,我们还看到很有趣的一幕:寺院附近有一只猫,每天只要听到食堂响铃它就会前来就餐。僧侣们会把省下的糌粑给它。猫很胖、眼神纯净,活佛说这也是佛缘,它天天听经,也在一起修行。

在寺院里,我们发现了很多小沙弥。这些孩子都长得十分伶俐,可爱出众。我问格桑扎巴,他们是不是受到了佛祖的保佑,才这么挺拔俊秀、与众不同的。格桑扎巴告诉我,藏族人笃信宗教,家里的孩子只有聪明漂亮的才会送来当沙弥,人们会把将孩子送到寺院当做家庭的骄做。

早饭过后,有村民来请活佛去家里。听格桑扎巴告诉我们,来请活佛的这户人家里有了病人,需要活佛前去念经。我们也希望一起去看看,这个请求得到了活佛和当地淳朴牧民的首肯。活佛准备停当之后,就带着我们出发了。

其实,活佛一天遇到的事情可能很多都是琐碎平常的。比如说去村民家就会有很多原因一一村民家有生老病死的事活佛要去,调解牧场纠纷也要去。另外在寺院的建设方面,从日常水电到僧人的吃用都要活佛操心。说着话,我们一行人到了牧民的家里。那户牧民早已把房间布置了一番,并在床上挂上了哈达,作为一个临时的佛龛让活佛坐下念经。活佛念经的时候,全家人都跪在地上,十分虔诚地听着。活佛念经之后,几个家庭成员又用藏语提了几个问题,活佛耐心地——作答。之后我再看那病人已是满脸带笑,精神与之前相比大好了。

在藏区,活佛就像一个大家长,他负责着教育、解惑、安慰、评判等一切职责。牧民们有了什么问题都会来问他,他会用最适合那个人的语言方式给出答案。别看他有那么大的学问,可是回答起牧民的问题来一点不深奥,通俗易懂。回来的路上,因为跟活佛熟了,我们就和他聊起天来。活佛给我最大的感动就是,他能用最通俗的话讲述难以理解的话题,跟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方式。通过短暂的交流,我们也受益不少。

回到寺院后,活佛继续忙他的事务,我们则在格桑扎巴的带领下对寺院进行参观。我们了解到,寺院还有两位活佛——次成南杰活佛(常住青海贵德东曲寺)和敦群夏仲的转世白玛活佛(常住青海化隆阿贡多希寺)。二位尊者常亲临寺院,关心僧众的各项事宜。而其中一位就是早晨在食堂帮助我们烧火做饭的那个,那时候我还以为他是负责伙食的普通僧人。听到这里,我再一次被震撼了。

在寺院不远处的白石崖山上有泽秀东尼夏普大师修炼密宗拙火定和大圆满的山洞,在寒风中,我们远远地看见几个僧侣穿着露臂的袈裟在光秃秃的山顶打坐。对于眼前的这个情形,我又大惊小怪了。格桑扎巴告诉我,不仅如此,僧侣们还会在严冬最冷的季节全身在雪地里打坐修习自身拙火,并用沾湿的袈裟披在身上。等打坐结束,不仅身上的袈裟会干,而且身体周围的一圈雪会融化掉。说实在的,将近傍晚时分,我缩在两件羽绒服里还觉得扛不住呢,实在无法想象僧侣们静坐山顶的感受,这可能就是精神力量所带来的差异吧。

第二天就是瓦塞本尊法会,这是作海寺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宗教活动。在法会上,活佛穿着红袈裟,外边套着代表戒律与传承的黄色法衣,头戴五方佛冠,端坐在大经堂中间最高的法座上,神情凝重而庄严,口中诵念着具有强大震撼力和威慑力的经文,两手不断做着代表不同寓意的手印。僧众们敲打着各种法器,诵经声伴随着有节奏的法乐,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超脱!信众挤满了经堂内外,他们各个双手合十,凝神祈祷。在这种热闹中所带来的静谧之感,使我们这些大城市人的浮躁和妄动显得如此渺小,不由得赞叹信仰的力量!

下午我们来到了距寺院10余公里的西北的一座禅洞,叫“尼玛隆白螺禅堂”。据当地百姓传说,泽秀东尼夏普大师遵照喜贡赤秀上师的旨意来到此地精心修炼密宗,最终修成了飞行自如的神通。目前在此地的一些坚硬巨石上能够清晰地看到塞瓦格造(啊嗡哄,啊啊噶萨勒俄阿雍嗡嘟)、断除恶趣真言,以及天然形成的三世佛身像以及泽秀东尼夏普大师的手印足迹等。但这些天然圣物已遭到严重破坏,所有有识之士看到此景均会感到十分的惋惜。据说,泽秀仓-喜饶丹贝达哇活佛每年都会在这里闭关。我想,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山洞里,每一次的闭关修炼确实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一定能帮助闭关者与宇宙更加紧密地接触吧。也许正是这样的自然造化,才练就了我们所见到的返璞归真的活佛。

第四天早晨,我们离开作海寺,在寺院门口,活佛指着光秃秃的山告诉我们,每年的七到九月,这里就会山花绿草遍野。随着活佛手指的方向,我似乎看见眼前展开了一片似锦繁花。我在心里默默说道:“夏天,我还会再来拜访您,我尊敬的泽秀仓·喜饶丹贝达哇活佛,我神圣的作海寺。”

上一篇:一句话开启欲望闸门 下一篇:“淘宝第一村”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