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定居社区社会关系重构研究

时间:2022-08-01 02:22:53

牧民定居社区社会关系重构研究

徐君和冯倩在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四期上发表文章,论述游牧民定居工程使牧民从“游牧”到“定居”,生产与生活场域的改变,促使新社区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社会资本视域,以社会关系为切入点,通过描述青海省玉树州曲县H社区定居牧民从游牧到定居的转换及适应过程,展示牧民在新环境中的交往需求变化以及社会关系的重构情况。研究发现,牧民在定居后重视传统亲缘关系的同时,也逐渐建立起基于新生产生活场域的新型社会关系,而社区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又是牧民在地缘关系等基础上把各种关系作为社会资本运用的结果。

论白马藏族族源记忆与传说——以陇南为例

蒲向明在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四期上发表文章说,白马藏族的族源记忆与传说比神话出现要晚,一些传说追溯了远古先祖通过艰难的迁徙得以使族群存留下来的历史过程。白马藏族以传说映现了他们民族的集体想象,不断实现着他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着其族群意识和认同感,其中的人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动物传说是主要种类和存在形式,他们多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变化的手法并经口头辗转加工创作而成,因而形成很多奇特生动的情节,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和文学性。这些传说结合叙述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以十分明显的地方性、民族性引人入胜,至今还具有重要的文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和意义。

《三边赋》之《赋》的史料价值

李军在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四期上发表文章说,蒙古和宁的《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新疆赋》等《三边赋》,既是赋作精品,也向来被视为史地著作。《赋》作者和宁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以副都统衔,充办事大臣。于嘉庆二年(1797)撰成《赋》。和宁在藏前后八年之久,对藏区历史非常熟悉。正是在其亲身经历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使得《赋》对历史的叙述有了客观细致和求实求真的可能。本文就《赋》的史料价值,从藏族源流史、藏传佛教史、清朝前期治理史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对今天研究清代中叶及以前的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欧洲传统游记中的嘉绒藏区社会

尼玛扎西在《民族学刊》2013年第5期上翻译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地理系教授维姆·范·斯本根的文章,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游历于藏区东缘嘉绒地区的外国传教士、探险家、动植物学家和驻华领事官员络绎不绝。他们留下了不少考察观光型文字资料,对土司关系和土司领地内的社会制度、宗教和寺院制度、外来移民在嘉绒地区的政治和物质影响研究等方面有很多描述。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比饺阅读,可以获得不少相关区域的有价值的资料,加深我们对藏汉边缘区域嘉绒藏区经济、政治、语言、宗教与族群认同的了解。

土司制度下藏族传统社会秩序的法律调控分析——以川、甘、青、滇地区为例

杨华双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 3年第8期上发表文章称,近年来法学领域对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民族学界的专家学者在土司制度研究方面也有丰硕成果,而将传缔去文化与土司制度相结合的研究前景还比较广阔。藏区各地土司法律有大同也有小异,但无论哪一部分藏区的土司法律,阶级社会的烙印无处不在,都缺乏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现代法制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法律中有民族习惯,土司法律客观上对藏区社会和谐发展有所促进。土司制度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研究土司制度下藏民族的传统法律文化,对于了解藏族社会历史变迁仍具有重要意义。

藏传佛教宗派无别的起源与发展

同美翻译了巴黎第十大学教授卡尔梅·桑木丹教授的文章,作者认为近些年藏传佛教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名利之争日渐加剧,使藏传佛教各宗派无别的观念渐渐淡化,甚至出现了各宗派之间相互不尊重的现象。藏传佛教各宗派在本质上无差别的思想观念藏语称之为“瑞麦”,其历史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前后。17世纪,班禅洛桑曲吉坚赞明确提出了各宗派在本质上无差别的思想,并培养出了五世达赖这样持各宗派无别观念的历史性人物。19世纪,先后出现了嘉央钦泽旺布、贡珠元丹嘉措、夏察扎西坚赞等主张践行“瑞麦”的藏传佛教大师。面对21世纪,随着藏传佛教走向世界,深刻理会“瑞麦”观,依法践行“瑞麦”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悠悠古藏香 千年传承事 下一篇:一句话开启欲望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