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10-05 09:50:00

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之我见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融入数学思想的教育,充分挖掘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逐步培养独立思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能锻炼人思维的重要学科。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高中数学课本对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其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这关系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使用,关系到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创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同样离不开数学。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融入数学思想的教育,充分挖掘高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逐步培养独立思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那么,如何根据新课程数学教材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1 吃透新教材,掌握数学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数学新教材栏目设置新颖灵活,精美的图片喜闻乐见,贴切的语言风趣活泼,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栏目设置在内容上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了开阔的探索空间,富有启迪性和探究性,比原来传统的教材相比更具人性化。新教材的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素材数据真实可信,与原来传统的教材相比时代感更强,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基础,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新教材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努力培养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内容的编排力求互补性及递进性。这样螺旋上升、逐步递进的编排模式,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提出了新的知识内容。此外,新教材还关注了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强调了数学基础性学科的特性。新教材促进了教师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断丰富学科专业知识,提高驾驭和整合教材的能力以及娴熟的教学技能。吃透新教材、掌握新教材的特点是渗透数学思想的基础。

2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渗透数学思想的前提。准确理解数学概念是进行逻辑推理、数学论证以及数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既要重视概念的背景和条件的教学,又要把概念教学与培养与概念相关联的问题联系起来,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强加灌输,要创设概念产生的过程情景,从概念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理解、记忆和运用。在概念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中感知概念的形成,感受数学概念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最终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并深刻理解形成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用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实际问题。

要坚决杜绝机械地、不加思考地灌输数学概念,或死记硬背概念的教学模式。只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创设学生思维的平台和契机,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的本质,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学思想的作用。如在教学数学定理和公式时,不要急于给学生定理和公式或结论,要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通过再探索、再研究解决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推导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形成过程,理清问题之间的各种关联,领悟数学定理和公式与其他知识的形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体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所经历和应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这样才能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记忆才会更牢固,推理才会更加严密。

3 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信息,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用到数学的学习中来,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改变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合作小组的组建要科学合理,尊重学生自愿为原则,同时要注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要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培养挑战意识和探究欲望。如设计发散型问题、互变型问题、探究型问题,选择开放型问题和一题多解的试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小组成员之间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合作,要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与施展才华的机会。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要从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是否愉快、进步程度等四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

4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编排呈递进式螺旋上升的模式。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提出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从而充分调动所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接受能力,客观分析和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习基础不尽相同,学习方法的形成也有差异,接受能力有强有弱。这就要求在备课前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适合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会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突破点,为自主探索数学问题搭建平台;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点;上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吃透新教材,掌握数学新教材的特点,这是渗透数学思想的基础;要充分挖掘高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内容,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逐步培养独立思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信息,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用到数学的学习中来,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改革评价模式,优化合作学习的效果。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特点,努力探索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胡凯莉.漫谈高中数学思想教育的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苏丹红.如何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用到数学的学习中来[J].湖南教育,2010(11).

[3]江海关.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

[4]韦辉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

[5]孔令军.努力探索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模式[J].教育导刊,2009(8).

上一篇:活化数学课堂 彰显媒体魅力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