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构建和谐的油地关系

时间:2022-10-05 09:40:04

试论如何构建和谐的油地关系

摘 要:和谐的油地关系,是油地共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油田企业与地方之间一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本文提出了构建和谐油地关系的具体途径,以期使油地双方互惠互利,共兴共荣,和谐发展。

关键词:油田;地方;和谐;途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和谐的油地关系,既是油地共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油田企业,作为社会的 “经济细胞”,除了营造自身和谐的“小环境”之外,还应当实现与当地社会的“大环境”相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建设和谐的油地关系,既需要油田企业的努力,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只要双方提高认识,共同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油地双方一定会互惠互利,共兴共荣。

一、确立油地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油地双方应该是唇齿相依、肝胆相照、共同发展的关系, 任何一方得到了发展, 对另一方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因此, 两者的根本关系应是协作关系, 而不能有为难、对抗、逆反心理。油田企业要想与政府建立和谐发展关系, 就要树立油地融合发展的理念, 立足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切实拆除地方与油田之间因体制原因造成的两大经济社会“藩篱”, 建立起统一协调、俱兴俱荣的发展关系。油田是没有围墙的工厂,其生产地散落在各地。油田企业发展依赖的是石油资源的开发,开发过程中牵扯到的土地征用、关系协调、纠纷处理、秩序维护等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油田企业只有树立互利共赢的理念,通过主动参与当地文、教、卫等社会事业, 加大对地方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 及时做好捐资助学、抗灾救灾、扶贫帮困等工作,努力解决好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创造一个共享发展成果的基础。让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油田企业的发展能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由衷地支持油田企业的发展,壮大油田经济。

二、建立油地利益共同体,夯实和谐油地关系经济根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油地之间已经发展成经济共同体,双方相互依赖,彼此依存,难以割开。油田企业需要借助地方所拥有的资源、市场、政策、区位等诸多优势,为其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和外部环境。地方需要油田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油地双方只有携起手来,真诚合作,充分利用特殊的地缘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依存关系,建立利益共同体,将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另外,在油田企业的建设过程中,诸多生产环节如土地征用、道路修筑、三废排放、管线维护等都涉及到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油田企业,既要及时足额补偿当地群众,还要着眼于当地群众的长远发展,力所能及地帮助当地群众劳动致富。例如,在劳动用工方面,要采取具体措施,适当倾斜,尽可能多地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通过增加当地群众的劳动收入,逐步缩小当地群众与油田企业职工的收入差距。只有真正照顾好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才能赢得他们的真心支持。和谐的油地关系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三、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搭建互动平台

沟通创造价值。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执掌着公共权力。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与完善的过程中, 市场因为其盲目性、自发性,还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规范。油田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政府调控的主体, 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与政府合作, 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通过高层会晤、联席会、座谈会等方式,放下架子,摆正心态,主动向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汇报工作,反应问题,提出建议,争取政策支持。要主动地与地方规划部门相结合,将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过去,使地方规划部门在制定具体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到油田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使企业的发展规划能够与当地社会的整体发展规划相衔接。在重大项目决策之前,应当坦诚布公地跟当地政府交换意见,平等协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 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加强沟通,增进交流,从而实现相互了解和信任。对一些油田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善于借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和谐发展。把那些经过多年实践检验且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认真总结,不断完善,转化为体制机制,固定下来、坚持下去,使之在促进油地和谐、保障科学发展中长期发挥作用。

四、切实抓好环保和节能工作, 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油田企业来说,就是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了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油田企业一定要真正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园,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小心呵护着,时刻关爱着。一是要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推行环保、节能技术,在严格控制地面上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大力加强地下污染的防治,尤其是在废水回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要确保地下水层的安全,切实做到“零排放”。力争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二是要推行清洁化生产,大力开展节水减排、节能降耗工作,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三是要切实加大安全环保隐患治理投入, 加大生产过程的隐患防治力度, 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合理利用资源,为地方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

[2]汪明元 曾丽容 张尚芬.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思考[J].《石油政工研究》 2007年04期

[3]王煌今. 石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思考[J]. 《中国石油企业》 2007年09期

[4]王保生.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上一篇:张掖市保障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调查报告 下一篇:园区网络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