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10-05 09:06:02

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2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A组的100例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糊剂做根管治疗,B组的100例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根管治疗。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都得到明显的缓解,在A组中100例患者中,治愈70例,显效21例,总的有效为91%。在B组的100里患者中,治愈50例,显效18例,总的有效率为68%,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P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氢氧化钙糊剂;临床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5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41-01

氢氧化钙糊剂英文名称:Calcium Hydroxide Paste,是临床上进行根管治疗时常用的糊剂之一,同时还可用于任何需要氢氧化钙治疗的地方。氢氧化钙的PH值>12,具有良好的杀菌及抗菌的作用。临床上使用氢氧化钙的临床条件主要有:牙周囊肿、抗菌敷料、根管填充等。在本次研究中,对A组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治疗,现做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牙周炎医学研究活动所选择的对象为在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共计200例,根据其病历资料和治疗记录作为实验活动的数据基础。采用回顾分析法对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病症情况、检测过程和治疗方法展开研究和探讨。其中男患者118例,女患者82例;患者的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45.7岁。本次研究排除了妊娠期与哺乳期的女患者、精神病患者等。

1.2方法将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患者100例,对A组的患者均采用含有氢氧化钙糊剂的小棉球做暂封处理,通常需要暂封3次左右,待患者的病症有所缓解就采用氢氧化钙糊剂做根管填充剂,最后用磷酸锌黏固粉作垫底进行永久填充。B组为对照组,患者100例,对B组的患者给予FC做暂封,平均5天左右做一次暂封,最后用根管填充剂进行永久行填充。填充完成后,每半年对患者进行一次检测。

1.3评定标准经查阅相关的文件、文献得出牙体牙髓病的评定标准:治愈即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牙槽骨停止吸收、无松动现象;显效即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牙龈红肿、疼痛的现象消失,牙体的松动在Ⅱ度或者以上。无效即患者的病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原理ESS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都得到明显的缓解。在A组中100例患者中,治愈70例,显效21例,总的有效为91%。在B组的100里患者中,治愈50例,显效18例,总的有效率为68%。由下表可以看出,A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的有效率(P

3讨论

牙体牙髓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有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患牙有深牙周袋,牙龈反复肿痛,牙松动Ⅰ-Ⅱ度有浮出感,有牙槽骨吸收的X线影像,邻牙健康。牙体牙髓病主要是由于牙齿受到细菌的感染而致病的,特别是厌氧型细菌感染。我们针对致病的原因,适当的采用一些能够有效抑制厌氧型细菌生长与感染的药物,这样才使我们的牙齿更健康。人牙体牙髓疾病临床症状轻,但病变程度重,往往导致患者错过早期治疗时机。同时,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调,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降低,牙髓疾病很容易并发感染,牙周的感染物可通过血液导致心内膜炎的发生

氢氧化钙糊剂作为一种廉价易得的根管充填材料,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氢氧化钙理化性质稳定,其中的Ca2+和OH-解离形成碱性环境,使其对感染根管内的数种厌氧菌有较好的抑菌杀菌效果,可以消除根管内残余感染,并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氢氧化钙糊剂还有以下优点:①溶解速度慢,有持续消毒效果;②不致敏;③具有收敛性,对根管渗液者有良好效果;④强碱性可使蛋白质变性水解,能溶解根管内坏死组织,有利于根管清洁;⑤不使牙齿变色;⑥不刺激根尖组织;⑦价廉和使用方便。

综上,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充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岩,李萌,曾光,每晓朋,补蔚萍,范继红,王捍国,赵守亮,王光华.牙体牙髓病学离体牙口内模型的研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07).

[2]Brett PM,Zygogianni P,Griffiths GS,et al.Functional gene poly-morphisms in aggressive and chronic periodontitis[J].J Dent Res,2005,84(12):1149-1153.

上一篇:糖尿病治疗展望 下一篇: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异常淋巴结反应4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