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时间:2022-10-05 08:57:28

铜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摘 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并针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铜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铜仁市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08-02

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资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大多数生态环境日益遭受严重破坏和威胁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一影响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土地利用方面,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大的突破,但现在仍存在严重的土地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现象[2]。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更为严重,存在顺坡耕作、陡坡开垦、超载过牧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地生产力日益下降、生态恶化和水土资源利用不可持续。土地资源作为人类最必不可少的一种自然资源,既为人类生存居住提供场所,也是人类生活生产所必须的载体,土地资源所拥有的自然生产力是决定土地能否合理利用的前提,只要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可使其成为可更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地发展。然而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3]。本文以武陵山区的贵州省铜仁市为例,探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与对策。

1 研究区概况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与湖南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相邻,西接遵义市,北靠重庆市,是西南连接中部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桥头堡,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全区土地总面积18 006.41km2,下辖1市、8县、1特区,69个镇、95个乡、5个办事处,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392.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69万人,农村人口314.15万人,城镇率为20.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5‰。区内旅游、文化、生物、能源、矿产、气候、人力等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欠发达、欠开发”是目前铜仁市的基本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性。

2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根据铜仁市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资料,截至2005年底,土地总面积1 800 641hm2,其中,农用地1 597 31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8.71%;建设用地60 787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38%;其他土地142 53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91%。

2.1 土地利用率处于全省中上等水平,但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低 铜仁市2005年土地利用率92.08%,高于贵州省89.85%的平均水平和全国72.47%的平均水平。但人均土地资源0.46hm2/人,人均耕地0.12hm2/人,与全国相比,铜仁市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低。

2.2 农林牧用地是主体,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其中农林牧用地是主体,耕地、牧草地及林(园)地、其它农用地占铜仁市土地总面积的88.71%。铜仁市森林覆盖率38%,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相对来说,江口、铜仁、松桃、玉屏、石阡等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印江、思南、德江、沿河等县生态环境较差。

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用地比例低 2005年交通运输及水利设施用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0.36%,如将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特殊用地作为生活用地,(下转48页)(上接8页)则生活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仅为2.89%。

3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建设用地强度低,影响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铜仁市城镇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比例较低,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不合理,使得城镇引领农村发展的功能发挥受到限制,使全市尽快摆脱“欠发达、欠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3.2 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还有较大的潜力 与发达地区相比,铜仁市土地利用在增加投入、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掘。如铜仁市2005年亿元GDP耗地量为470hm2/亿元,高于全省平均273hm2/亿元,为全省土地利用效率的最低水平。

3.3 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 铜仁市东部以低山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地面起伏较大。全市耕地中平缓耕地较少,坡耕地比例较大,15°以上坡地227 351hm2,占耕地面积的48.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74%),其中大于25°陡坡地72 534hm2,占耕地面积的15.57%。陡坡耕种现象的存在,是铜仁市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和耕地贫瘠化加剧,涵养水源减少,河水枯竭,雨季洪水泛滥,水毁地面积增大的重要原因。

4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4.1 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以规划为依据,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对下级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综合规划和行业规划的用地审核[4]。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实现经济与土地资源的和谐发展。加强立法和执法,确保土地资源合理、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内在机制;增强监督职能。

4.2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农用地 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保证铜仁市人均拥有0.07hm2以上基本农田,规划期末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应达391 800hm2以上,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自给有余。统筹安排农用地:①适度增加园地,加强对现有中低产园地及新建园地的改造和管理,建立茶园及柑橘、梨、特色水果等优质果园基地,提高园地单产和效益。规划园地主要分布在印江、石阡、玉屏、松桃、沿河等地的丘陵山坡,河滩地;②按照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的需要,实施以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为主的林地保护和利用战略,稳定东部林地面积,适度增加西部林地面积,管好公益林、放活商品林。通过管好现有林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非耕地进行造林,加快受损林地的恢复和重建,加快低产、低效林地改造,不断提高林木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产出效益,增强林地生态防护功能。③规划期间,根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切实加强农村道路、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烟水配套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用地和农村道路等面积有所增大,田土坎面积受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及耕地整理等影响,将有所减少。

4.3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重点保障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坚持以需求引导和供给调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保障科学发展用地。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农用地的转用和其他土地的开发利用。①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按照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乡建设用地,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配置,促进人口流动,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城乡发展整体能力;②继续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改善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③切实保障以风景旅游为主的其他建设用地。梵净山处于铜仁市内,是我国中部地区海拔第二的高山,随着上山索道和各景点的建设及使用,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业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形成以梵净山为主,石阡温泉、思南石林、百里锦江、乌江画廊和湘西凤凰等景点为辅的精品旅游线。

4.4 合理开发利用其它土地 合理开发利用其他土地,首先在各项建设用地项目选址上根据条件优先安排使用其他土地,尽量把其他土地开发为建设用地;另外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中尽可能地把现有的荒草地、裸地建设为园地、牧草地和林地。其他土地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下进行合理开发,宜农则农、宜建则建,防止因土地开发而造成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

参考文献

[1]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刘黎明,林培.土地资源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田中文.广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林培如,李满春.区域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以廊坊市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责编:陶学军)

上一篇:论牛津英语中考复习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荒芜毛竹低产林恢复期经营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