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都市圈语境下南京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联

时间:2022-10-05 08:51:36

略论都市圈语境下南京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联

摘要:都市圈内部城际联系的紧密与否,直接关系到都市圈一体化的进程。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核心、涵盖苏皖两省八市在内的一个区域经济复合体。通过合理路径、多种渠道来加强南京与周边各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这对最终形成一个空间秩序优良的都市圈意义极大。

关键词:都市圈;南京;城市;空间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67-02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在城镇密集地区构建一种科学体系,使各城市协调发展,便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而都市圈理论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目前都市圈建设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在全国众多的都市圈中,南京都市圈出现较早且发展较快,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以南京都市圈为考察对象,对南京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联与互动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南京都市圈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一、南京都市圈的发展

2000年,江苏省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南京都市圈的概念。2002年2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对《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做出同意批复。以此为依据,江苏省建设厅、南京市政府等部门于2003年制定了《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作为南京都市圈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南京都市圈建设就此全面展开。此后,南京都市圈的区划范围又有不断调整。从经济空间上来看,南京都市圈地处中国重要的沿海和沿江发展轴线的交汇点,是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转换地带、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的交融区域,具有战略性的枢纽地位。从文化空间上来看,南京都市圈历史上既是吴楚文化、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带,同时又是近代文明兴起之地,集历史、近现代特色文化于一身,融吴楚文脉、南北文化、中西文明于一体,具有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征。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在江苏省内则兼跨苏南、苏中、苏北,加强南京都市圈的建设,既可以推动苏皖经济的合作与共赢,又可以促进苏北地区的发展以及苏中地区快速崛起并融入苏南板块,因此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南京都市圈的城市空间结构

都市圈实质就是一个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再辅以周边成员城市而组成的一体化发展网络。在这个空间内,各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赢。因此,有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辐射力强大的核心城市的存在,是都市圈形成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南京都市圈的核心便是南京,南京强大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南京都市圈形成的可能性。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承东启西,不仅是江苏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还是长三角及华东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重要的政治、军事、科教、文化、工业和金融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由此,在南京极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作用之下,形成了一个以南京为中心、以大致100km为半径、涵盖苏皖两省八市的城镇网络体系。

根据各城市之间的距离及发展状况,南京都市圈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圈层的空间结构布局。一个核心,即南京都市发展区,包括南京主城以及以主城为中心、半径大约30km范围的城镇和潜在的城镇发展地区。两个圈层,即核心圈层和紧密圈层。核心圈层是指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km范围内的城镇和区域,包括南京市、马鞍山市、仪征市、句容市、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等地。这个区域与核心城市联系紧密,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城市间相互作用也最强最广泛。紧密圈层是指与核心城市联系密切,接受核心城市的辐射,圈层地带节点城市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联系的功能地域。其范围为核心圈层、距核心城市中心约100km范围内的城镇和区域,包括扬州市、镇江市、芜湖市、滁州市的北部,以及更远一些的宣城市和淮安市。

在南京都市圈内,南京与周边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呈现出一种“点―轴系统”特征。“点”是指空间内的各级城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员、物资、信息、资金、技术等要素的集散地。南京是“点―轴系统”中的核心城市,是周边城市的增长极;扬州、镇江、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等地接受南京的功能辐射,是“点―轴系统”中的节点城市。而各个“点”之间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便形成了“轴”,“轴”是各个城市社会经济要素向外扩散的路径。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通道,便是一条条的“轴”。这些“轴”形成后,又会对其附近区域产生一种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一个个产业聚集带。目前,南京都市圈内“点―轴”空间结构形态已经初具规模,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各城市和产业聚集带也会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复杂也更为有序的点轴空间。

三、南京与周边城市空间关联的加强

从外部看,南京处于长三角的西端,与上海都市圈毗邻。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在上海都市圈强大的竞争压力之下,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结构空洞”中被固化,其发展战略与模式难以上升到国家一级战略。虽然南京都市圈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2010年国家推出的近20个国家级区域空间发展规划和战略中,唯独南京都市圈被淹没在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结构空洞”之中。

从内部看,由于南京都市圈地跨江苏、安徽两个省级行政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都市圈内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一方面,苏皖两省原先各有自己的工业体系,生产要素在省内各地之间的纵向流动,总体要比跨省之间的横向流动更为简单便捷。另一方面,苏皖两省的发展政策、发展思路、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因此行政干预不可避免。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市场,有时会人为地去限制生产要素的全流动。这些都会削弱了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城际联系,延缓都市圈一体化的进程。

水路方面,长江是都市圈内城市间联系的天然纽带。虽然由于速度相对较慢,长江现在在客运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但是在货运方面,长江干流的意义极大。南京都市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保证长江运道的航运能力,加强沿江东西向的港口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南京港由江港向海港的转型。同时,还要加快发展沿江公路、沿江铁路的建设,逐渐形成长江水陆综合发展轴,最终建立起江海联运、公铁水一体化的集疏运体系,使长江成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黄金水道。

陆路方面,以公路、铁路为主的交通网络的构成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依托,因为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与否,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可达性,进而影响着经济联系的强度与方向。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的交通可达性最具优势。一方面,以南京为核心的放射性公路交通网络格局已基本形成,因此要充分利用都市圈内的高速公路,以及众多国道和省道,将南京和其他周边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南京在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四纵”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和“四横”中的沪汉蓉高速铁路,均穿过南京。此外,沪宁城际、宁杭城际高铁也已开通,南京向外辐射的能力大为增强。南京要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都市圈内的城际轨道交通。

航空方面,2015年1月6日,淮安涟水机场为一类航空口岸对外开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1月7日,扬州扬泰机场开放一类航空口岸也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加上原先的南京禄口机场,南京都市圈内一类航空口岸数量将增至3个,这对于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大有益处。涟水、扬泰机场要发挥一类航空口岸的优势,设置合理的航线,提升航空口岸的使用率。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作为航空口岸的枢纽物流功能,发挥核心城市的集聚作用,继而带动周边城市的口岸经济发展。

南京是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因此南京应该多管齐下,不断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关联,进一步完善都市圈的建设和整合。这样既能积极对接上海都市圈,错位发展,形成互补;又能加强与武汉、重庆等长江沿线都市圈以及徐州、合肥等毗邻都市圈的分工与合作,最终实现南京作为联结江苏沿海与安徽皖江城市带、联结长三角与泛长三角、联结东部与中西部门户城市的空间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王薇.走向崛起-南京都市圈200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3]沈爱民.南京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1).

On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njing and the Surrounding Cities in the Context of Metropolitan Area

XU Che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s and Economics,Nanjing,Jiangsu 210000,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ner cities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Nanjing metropolitan is a regional economic complex with Nanjing as the core,covering two provinces and eight Citie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njing and the surrounding cities in order to achiev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resource sharing,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Only in this way can we finally form a city circle with excellent spatial order.

Key words:Metropolitan;Nanjing;city;space

上一篇: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下一篇:服务学习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